大學物理在線教學質量探索

時間:2022-11-09 04:52:54

導語:大學物理在線教學質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物理在線教學質量探索

摘要:由于肺炎的影響,很多高校都開展了線上教學.本文以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大學物理”課程為例,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實際,從線上教學準備、線上教學手段、教學內容、考核方式、學生反饋及學校協調等方面入手開展探索,研究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如何有效開展在線網絡教學,體現“保基礎、重能力、重應用”的教學特色.自制調查問卷對教學班學生的線上學情進行調研,結果表明62.2%的學生對現階段的線上學習非常滿意或比較滿意.本文最后提出了疫情結束后長期有效實行線上線下教學有機結合,進行教學改革的思考.

關鍵詞:肺炎;應用型本科;在線教學

目前,以“互聯網+”為平臺的網絡教學已成為教學發展的趨勢,線上教學突破了教與學的時空限制,有效實現教與學的無縫對接.學習者可自由選擇學習方式、內容和資源,實現了跨時空、跨地域、實時或非實時的學習和交流.尤其是在當前疫情下,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學校教學模式都發生了變化,許多高校都實施了線上課程教學[1].2月初,全國大部分省市已經推出明確的在線教學指導方案[2],一些一本院校利用直播、錄播、慕課(MOOC)、視頻會議以及專屬定制(SPOC)等多種教學模式,比如西安交通大學利用思源學堂教學平臺+直播工具,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探索“MOOC+課程輔導”的線上教學方式,這些一本院校教師經驗豐富,教學資源豐富,學生基礎較好,因此線上教學可以有效開展.而以獨立院校、民辦高校為代表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目標與普通本科院校相比有所不同,更加突出人才高水平專業技術和應用能力的培養,但由于相應的在線教學資源短缺,學生層面基礎薄弱,使得應用型院校學生不適合現有的一本院校的MOOC教學形式.因此如何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以及學生實際,有效實施線上教學,保證教學質量是需要解決的迫切問題,也是本文要著重研究探討的.我校也于3月份全面啟動線上教學工作.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觀察和實驗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發展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這和應用型本科培養目標不謀而合,在應用人才培養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以“大學物理”課程來討論應用型本科的線上教學問題是具有說服力的,對其他科目的線上教學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根據學生實際,調整線上教學內容

為了做好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工作,我們大學物理教學組依據學校相關文件精神,召開幾次視頻網絡會議,討論修訂了線上教學方案和計劃,確定采取以下3條具體措施:一是每個班建立微信群或QQ群,用于資料、交流輔導和批改作業,形成直播教學和線上促學相結合的查促方案;二是老師對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進行重新梳理和整理,研討調整出新的基礎知識體系,明確了教學思路,重點解決“高中大學物理銜接”問題,教學過程中“重學”為先,以“應用”為的,重點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三是老師、學生和學校管理部門緊密聯系,及時和系里輔導員交換學生學習情況,為保證線上教學的順利實施和教學效果做好準備工作.

2以學生為中心,調整線上教學方式

網上直播課和線下面對面上課有很大區別,作為一種異步在線教學,教師要無時無刻監控學生的學習效果.經過分析發現,我院大一學生進入大學只有一個學期的學習,自主學習意識不強,尤其是自我管控能力較弱,再加上疫情防控期間長時間在家,對居家學習認識不足等,都會對教學效果帶來影響.為此,應調整教學方式,發揮我院大學物理教學特色.2.1利用線上和線下資源,做好課前預習任務現在的網絡在線資源除了傳統的文本、聲音、動畫、圖片,還包括微視頻、課件、電子書、習題課、學習筆記、演示實驗等[2].我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動性較差,基礎較薄弱,為此我們采用了以下兩個預習措施:一是布置預習任務.教師上課前把必備資源,比如課件、演示實驗視頻、微視頻等到QQ群或微信公眾號,布置預習問答題,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上傳答案,預習納入平時成績的考核計算中;二是利用網絡資源對現有的學習資料進行補充.比如“全國高校微課教學平臺”上的微課視頻講解時間較短,知識重難點突出,可反復觀看,比較符合我院學生的預習需求,學生在預習過程中也能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2.2開展實時交互式直播教學,突出互動對于教學手段的選擇,目前進行線上教學的直播平臺有雨課堂、騰訊課堂、騰訊會議、超星學習通和釘釘等,各類平臺各有優勢.本文采用的是騰訊課堂,因為它可以通過QQ客戶端之間進入課堂,憑借QQ客戶端的優勢實現在線及時互動教學,支持PPT演示、屏幕分享等多樣化的授課模式,還可為教師提供白板、提問等功能[4].直播教學模式強化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能夠產生“教與學”和“學與學”之間的實時交互.但是網絡直播不是現場教學,很難觀察及約束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因此需要教師當好“主播”這個角色,隨時根據學生學習反饋調整教學方案,少講,精講,在督促學生的同時要加強和學生互動,通過分析實時測試情況,加強重點知識的講解,在推導反演和例題分析中配合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板書,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不降低教學要求的前提下,直播教學更加重視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理解.適當降低數學推導過程,增加對知識的應用,啟發學生思考,在討論區和學生及時互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2.3保證基礎,重視應用,突出能力培養由于中學應試教育占主導,過分注重題海戰術,淡化了對基礎概念、定理和定律的理解和應用,在基礎知識還沒理解透徹的情況下做題,難免死記硬背,沒有發揮物理課程本身的作用.因此在線上課堂教學中,除了解決“是什么”,還要解決“為什么”,需強調物理思想、物理圖像、物理模型,使學生從應試教育中解脫出來,從能力、方法與科學素養上鍛煉人,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比如在習題的講解中,教給學生解題思路,規范的解題步驟,最后才是正確答案.除了講授基本知識點,在課堂中加大知識的應用,多放視頻、圖片增強直播間的活躍度,語言組織盡量貼合00后學生的說話方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我校自主編制的《大學物理》講義已經使用了一屆學生,每周上傳電子書和學習資料供學生預習,講義后面的習題新增思考題、應用題,在線教學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應用題目展開問題分析、求解思路,要求學生課后完成作答,體驗問題求解的全過程,經批改后在下一次的線上授課中拿出好的范本再進行討論,反復練習,鍛煉了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2.4采取線上輔導答疑開展課下學習在課后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利用“老師助手”及時給學生答疑、討論和學習指導,指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搜集學生的共性問題,適當進行集中答疑,及時答復學生提出的個別問題,鼓勵學生通過多個群互相答疑,互相學習[5].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針對學生居家學習時間長、上網查閱資料方便等優勢,布置知識應用的探究式的題目,鼓勵學生查閱資料寫出小論文,輔導答疑時間展示學生的探究結果,其他同學提問互動,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意識和一定得創新能力.

3嚴格要求學生,建立詳實的過程檢查

居家學習自由度較大,學生難免出現懈怠和僥幸心理.只有建立詳實的過程檢查,各個環節嚴格要求,檢查督促學生,才能確保線上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同質等效.3.1依據教學目標開展同步和異步結合的考核模式在前期老師們探討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按照我校學生特點,開展多方面的驅動式教學.課前發預習資料和預習作業,課中不定時的簽到,提問學生回答問題.課后定時開展線上答疑、討論,實現網絡直播和線上答疑與討論的同步教學,跟進中間上課環節(查筆記)和批改課后作業的任務驅動式學習的異步教學.要求學生記錄筆記課后隨機抽查,被抽查的學生要在短時間內上傳筆記.課后布置作業,學生要在規定時間內以圖片的形式上傳到QQ的小程序“老師助手”,教師批改后點評作業,對不交作業或者抄襲作業的同學單獨對話批評教育,對認真完成作業的同學送小紅花,評比優秀作業;對基礎較好、認真學習的同學布置知識應用的探究式的題目,加強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3.2學校協調、輔導員協同合作保證教學有合力相比任課教師,輔導員與學生接觸最為密切,了解學生的信息渠道更廣,接觸時間更長,對學生的情況了解最清楚.所以課后與系里的學生輔導員緊密聯系,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及時發現問題,采取相應措施,收集學生上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和教學進度.對一些沒有按時上課和寫作業的同學,教師聯系輔導員,反饋學生學習問題,讓輔導員對這部分學生進行思想工作,提高他們課后學習的積極性,保證在線教學效果.

4抗疫期間線上教學效果反饋

通過前期的調整和修訂線上教學方案和計劃以及線上授課和過程學習的追蹤考核,老師們普遍認為教學模式行之有效,教學效果較好.經過了幾周的線上學習,為了更好地從學生層面了解他們對線上教學的認可度,本文編制了“線上學情調查表”對學生發起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只有11.9%的學生不適應線上教學,如圖1所示.62.2%的學生對現階段的線上學習非常滿意或比較滿意,而比較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只占6%,如圖2.從問卷調查可以看出,學生對線上授課的滿意度還是比較高的.

5總結

線上教學有利有弊.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學生認為線上教學形式新穎比較便捷的占53%,線上學習效率比較低下和非常低下的占32.8%.但同時,要求返校后留時間復習網課內容的占98.4%.通過問卷調查和教師的線上探索實踐,本文認為線上教學有更多的自主空間,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反復觀看學習回放視頻等.但由于我院學生的基礎較差,部分學生學習主動性不足,線上教學監督存在一定困難,不易照顧到一些接受能力較差的同學.所以,學生返校后可以采取線上線下想結合的教學模式,預習還是延續線上模式,把預習資料下發到QQ群或微信公眾號,學生提交相應的預習作業.把課堂上不方便演示的實驗以及知識拓展部分放在線上供學生學習;課后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答疑輔導,學生的共性問題和重難點知識可開展線上復習答疑,學生的個性問題采取線下單獨解決.以學生為中心,全面開展對學生線上線下學習的監管,而這種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也是未來主流教學改革的內容之一.

參考文獻:

[1]王青.識變、應變:面向未來的在線大學物理教育———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關于推進在線物理教育教學研究的工作[J].物理與工程,2020,30(196):3-6.

[2]焦建利,周曉清,陳澤璇.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案例研究[J].中國電化教,2020(3):106-113.

[3]馬驍飛,馬亞魯,田昀等.疫情背景下“完全線上”遠程混合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大學化學,2020,35:1-9.

[4]李浩.高等院校提高線上教學質量方法探究[J].河北農機,2020,2:90.

[5]侯德亭,柳青峰,楊華,等.抗疫期間提高大學物理線上教學效果的探索實踐[J].物理與工程,2020,30(197):11-15.

作者:韓星星, 竹有章 ,牛海波 單位:西安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