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課堂參與度研究

時間:2022-12-09 09:14:36

導語:高中物理課堂參與度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物理課堂參與度研究

摘要:要想學好高中物理知識,學生必須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但是物理知識比較抽象難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教師在物理課堂中應采用多種教學策略來吸引學生對物理課堂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

關鍵詞:高中物理;方式;參與度

1前言

當今社會,由于新課改的實行,很多學生都覺得物理比較難學,學生不想學習物理。但是,2019年4月江蘇省公布的新高考方案(3+1+2模式)中,文科必選歷史,理科必選物理,同時,高校招生專業要求物理學科的也偏多。目前我國正在倡導科技強國,物理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2通過課堂引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教師一節課的成功關鍵在于課堂引入,引入得當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注意力集中。在一節物理課中,新課引入起著關鍵的作用。新課引入要做到貼合學生實際,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與教師進行提問互動??梢酝ㄟ^不同的引入方式,提高學生對物理課堂的參與情況,譬如鞏固舊知識引入新課、物理史引入新課、演示實驗引入新課等。2.1鞏固舊知識,引入新課。通過對上節課所學知識的復習來起到引入新課的作用。學生不僅能夠復習之前所學知識,達到鞏固的效果,還能對接下來學習的新知識產生好奇。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5“力的分解”這節課,可以帶領學生回顧上節課所學的知識,提問學生上節課大家學習了什么,學生輕松地回答:“力的合成。”緊接著教師提出:“我們是怎樣定義分力與合力的?”學生通過回顧上節課的內容做出相應回答。教師這樣做可以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2.2物理史導入新課。通過物理史的引入,學生能夠了解有關物理的歷史,從而了解物理這門學科。通過對一些經典歷史故事或者物理學家背景的介紹,讓學生知道物理是一門極其有趣的學科。例如學習高中物理選修3-2“歐姆定律”這節課時,可以向學生介紹德國物理學家歐姆:“歐姆家境貧寒,但這并沒有阻礙他對物理的熱愛。當時電阻還沒有被發現,電流表也還沒有出現。聰明的歐姆用了十年的時間發現了電阻,又發明了電流表,最終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提出了歐姆定律。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踏著偉人的足跡,重溫歐姆走過的路。”通過故事引出新課“歐姆定律”,讓學生對歐姆這個人有所了解,對歐姆這位偉大的德國物理學家產生好奇和興趣。從而對《歐姆定律》這節課產生求知欲。通過故事引入新課,這是學生能夠參與課堂的第一步。2.3演示實驗引入新課。物理實驗在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教師進行物理教學的基本手段之一。演示實驗是一種特殊的物理實驗,它主要是由教師通過教具展示實驗,學生進行觀察。作為一名優秀的中學物理教師,要學會創新思維,選擇符合教學內容的演示實驗。學會利用演示實驗來引入新課,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與思考等能力,也能激發學生對物理課堂的關注度,培養學生對物理課堂的興趣,進而使學生對物理課堂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想要進一步了解本節課所學內容。要想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和教師一起參與課堂,教師在做演示實驗前要讓學生明白實驗的目的,要告訴學生怎樣去做,給學生介紹實驗的器材,提示學生需要觀察的現象。教師在做演示實驗時要與學生互動,在做完實驗后得出實驗所觀察到現象,引出本節課內容。實際上,學生參與實驗的過程也是學生學習的過程。

3多媒體設備的利用,提高了學生對物理課堂的參與度

物理是一門具有探索性的學科,在教學中,會遇到難以用語言表達的物理現象,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來解決這一問題。學校教學設備的配備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課堂教學能否更好地進行。如今的教學正由以往陳舊的傳統教學轉變為多媒體教學,教學方式發生了轉變。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的特點來設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利用現代化教學媒體將信息傳達給學生[1]。有效地利用教學媒體產生的教學效果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教師通過巧妙的方式,把學生的關注度吸引到多媒體展示的內容上,達到教學的效果[2]。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有很多優勢,例如:通過豐富多樣的多媒體素材和新穎的展示方式,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的信息,能夠明顯地提高教學效率,從而節約課堂時間等。這在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和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教學設備的利用雖然對教師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教師要清楚,教學設備是輔助教學的工具,教學的重點是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知識水平和教學內容等來設計適當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設備利用得好,能夠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使教學內容豐富多彩,進而提高學生對物理課堂的參與度;而利用得不好,就會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

4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有利于學生的參與度

一般來說,當學生喜歡某一課程的教師,那么學生對該門課程就會產生興趣。也就是說,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所以,教師要做到關心、愛護學生。學生是有思想的,教師要公平地對待班級的每一位學生,對學生要像家長對待自己孩子一樣,嚴厲與慈愛相結合,要做學生的好朋友,這也是教師綜合素質的體現。這樣學生才會對教師產生尊重與欽佩之情,愿意聽教師所講的課程。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結合。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做到教給學生物理知識,其次還要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學生,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物理的方法,讓學生感覺到物理教師關愛自己,讓學生從內心接受物理教師,從而讓學生對物理課程產生極大的興趣。在如今的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處于主導地位。教師在課堂中要讓學生在思考中發現問題,然后再做出解答[3]。物理課程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教師要用巧妙的語言把物理知識呈現在學生眼前。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還有利于學生參與課堂。在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自信心,因為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大家的認可,當學生對物理學習有自信時,自然會愿意參與課堂。例如當學生回答完問題后,教師要予以肯定,讓學生產生自信。這就要求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將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所教內容結合,有針對性地提問處于不同知識層次的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愛和信任,學生就會由內而外地感受到物理學習的樂趣。

5聯系學生生活,有利于課堂參與度的提高

在高中階段,學生在學習抽象的物理知識時,教師要學會把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由于知識比較抽象復雜,教師長期使用一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就會造成學生對物理課堂產生“厭學”心理,從而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4]。教師可以用聯系生活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將枯燥無聊的物理課堂轉變成貼合實際的生活課堂,讓學生對物理課堂產生興趣。譬如學習高中物理選修3-4“光的顏色色散”這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小時候同學們經常玩的吹泡泡游戲,讓學生聯系日?,F象進行思考:吹出的泡泡在太陽的照射下,可以觀察到什么現象?進而提出另一個問題:把泡泡棒的一端放在泡沫水里浸一下,然后放在點燃的酒精燈的火焰附近,能看到什么現象?教師通過泡泡和酒精燈實驗讓學生觀察現象,從而使學生對物理課堂產生好奇,讓學生自主地參與課堂。

6結語

作為高中物理教師,要想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就要學會采用多元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學習物理產生興趣,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師要想引導學生主動分析、解決問題,探索物理的奧秘,就要通過與實驗、故事和生活實例等結合的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對物理產生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進而使學生的學習成績獲得進步。

參考文獻

[1]李莉萍.利用多媒體設備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果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8):192-193.

[2]姜元章.高校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辦法[J].黑龍江教育,2010(9):70-71.

[3]劉廣亞.談在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J].華夏教師,2018(30):21.

[4]朱先均.關于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J].數碼設計,2017,6(11):188-189.

作者:張學改 張國前 單位:寧夏師范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