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與創新中學物理實驗教學

時間:2022-07-15 02:54:54

導語:改進與創新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進與創新中學物理實驗教學

物理課目是中學生的必修課目,掌握了物理知識,可以解釋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現象。因此,學好物理對于中學生來說意義非凡,不容忽視。隨著新課改的快速推進,中學物理教學也在不斷變革和創新,教學中的實驗部分日益受到教育界的推崇,份額逐漸加重。本文首先分析了改進創新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意義,接著提出了改進與創新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策略,有理有據,可資借鑒。

一、改進與創新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可以有效提升中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中學生的自學能力比較低,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多加引導。教師要以新課程理念為總綱,緊緊把握物理科目的特點,尊重中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發揮中學生的主體作用,著力培養中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中學生一旦擁有了創新思維能力,便會自覺破除常規,以新的視角去思索問題、探求問題,用獨具一格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通過改進和創新物理實驗教學,可以引導中學生尋找到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不斷獲取更多新穎的知識,并在反復的實踐中對習得的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和運用,最終一定會獲得創新的成果。當下,我國的中學物理教學大多還是沿用著注入式的教學模式,把學習結果放在第一位,對中學生的探索過程似而不見、漠不關心,導致了中學生的自主學習遭到扼殺,不能運用實踐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和反思,最終使中學生的創新思維之火遭受嚴重壓制。因此,要想提高中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就必須對教學實施大刀闊斧的改革,而實驗是中學生動手實踐的最佳渠道,所以,對中學物理教學中的實驗教學進行改進與創新,對培養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具有重大的意義。(二)可以顯著增強中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對中學物理實驗教學實施改革,可以顯著增強中學生的動手能力,為中學生創設出優美的課堂學習環境。當前,我國不少學校的中學物理教學中的實驗部分,絕大多數被教師演示實驗所占據,很少讓中學生動手參與,這樣根本不可能提升中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對此,我們教師必須引起重視,在全面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把教材中安排的實驗課程深入剖析研究,探索其中包含的物理知識,教學中積極引導中學生親自動手實驗,深刻領會物理知識,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探索物理問題。這樣一來,中學生參與物理實驗的興趣會與日俱增,動手、動腦能力不斷提升。

二、改進與創新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策略

(一)教師要從思想上重視物理實驗教學。中學階段的物理知識多數來之于實驗,經過無數次的實驗歸納出物理知識,反過來,每完成一項物理實驗,又必須得由相應的物理知識作支撐,兩者相輔相承,互為促進。因此,作為中學物理教師,一定要對物理實驗教學高度重視,在課堂教學中多為中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積極引導中學生在切實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二)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陳舊落后的教學模式激發不起中學生參與物理實驗教學的興趣,因此,作為中學物理教師,必須把高效的物理實驗教學方法引入課堂教學中。只有大膽創新教學形式,才能讓物理實驗教學活起來,吸引中學生自發動腦、動手,從而切實增強中學生的物理實踐能力、豐富中學生的物理理論知識。(三)教師要對中學生進行科學分組。中學物理實驗教學大多都需要多人合作完成,這就要求中學物理教師對中學生要科學分組。當前,比較常用的分組方法主要有兩種:混合分配和自由組合。混合分配,就是教師從中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出發,把不同能力的中學生混合編組,這樣每個小組中都有能力強、中、弱的三種層次的中學生。這種分組方式公平、公正,可以讓小組內的成員以強幫弱,提升能力。自由組合,就是積極發揮中學生的自主性,讓他們自行組合小組。這種方法可以使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顯著增強中學生參與物理實驗教學的積極性。作為中學生必修課目的物理科目,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我們知道,擁有了物理知識,就可以輕松地解釋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諸多問題。隨著新課改的快速推進,中學物理教學也在不斷變革和創新,教學中的實驗部分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視,理論與實驗是物理教學的兩大要件,兩者相輔相承,缺一不可,理論能為實驗導航,實驗能使中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由此可見,我們只有不斷改進和創新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才能使物理教學成效更加理想,促進中學生理論知識水平和動手實踐能力得到雙提高。

作者:方維國 單位:內蒙古北京八中烏蘭察布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