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研究

時間:2022-05-13 03:05:33

導語:物理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理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研究

摘要:教學制度的不斷更新和完善,使得物理學科的教學逐漸受到各學校的重視。初中教師要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抓住“創新”這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注重對學生物理知識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的魅力,幫助學生思考和探究,真正學好物理。

關鍵詞:初中物理;創新教學;創新能力;教學理念

創新是一個民族不斷發展與進步的靈魂,同時也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基礎。創新作為永不過時的主題,為經濟社會發展所起到的作用和課堂教學效果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凸顯。一個民族需要創新意識,物理課堂教學也同樣需要以創新作為有力保障。物理教師要做到有效教學,在課堂教學中起到引導學生的作用,加深他們對數字化和信息化的感悟,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在實驗活動中的動手操作能力。本文對如何加強物理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進行探討。

一、注重創新課堂教學理念,強化物理知識學習

教師要明白創新教學的關鍵是培養,要把創新思維潛移默化地注入學生的頭腦中,將物理理論知識與實際運用相結合,讓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學校是我國人才培養的搖籃和基地,也是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鍛煉自身創新能力的主要場所。要想培養出更多有思想、有頭腦、更專業的人才,就需要教師不斷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多渠道引入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讓學生明白物理與生活實際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系,主動融入課堂中。例如,物理中的“路程”和“位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位移有方向,而路程只表示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移動距離。如下圖所示,一輛卡車從0s開始運動,請利用物理知識判斷這輛卡車3s的位移和路程。學生通過速度公式可以計算出v2-3s=21=2m/s,所以在2s~3s的時間段內,卡車移動了2m,總路程為4m,而位移只有2m,方向為正方向。

二、構造課堂創新內容,豐富物理課堂的教學活動

物理學科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中開展有價值的活動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必須做他們學習的榜樣。教師不能只依靠傳統的思想和理念,而要引進新興的教學元素,制定良好的教學方案,讓初中物理教學活動呈現出規律性、直觀性等特點,方便學生的理解和學習。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多動手、多動腦、多思考實際問題,探索出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加強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感悟。當學生真正理解了物理知識,就能形成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學習方向,在和同學不斷交流討論中探索出一套屬于自己的學習模式,合理地規劃物理課堂的學習步驟,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引入物理課堂創新實例,培養學生的物理創新意識

物理常常涉及許多復雜的數學函數和圖像,教師可以在平時的練習題中引入圖像問題讓學生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例如,教師可讓學生根據下圖溫度和時間的關系,結合相關物理知識描述物理變化規律。物理圖像中的一條線段往往表示一個物理過程,下圖中的點A可以表示冰在吸熱升溫過程中的狀態,即溫度為-4℃時的固體狀態,當到達B點時,溫度變為0℃,即冰已經完全融化,而C點表示冰的融化現象即將結束,溫度逐漸上升,將會呈現“汽化”的現象。這樣的物理例題能幫助學生思考和探究,從本質上理解物理知識,在頭腦中有深刻的印象。實驗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配合教師的教學,鍛煉自身的物理思維意識。教師要充分利用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在探究“加速度的變化規律”時,教師可讓學生在實驗中自行改變小車移動的速度或者增減小車上的貨物重量,從而達到訓練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目的。當學生真正融入到物理實驗中,就能很快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向其他同學和教師請教,彌補自身的學習漏洞,加深理解和記憶。

四、創新物理教學方法,構建合作關系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合作關系。教師要經常性地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思考課堂教學,創造民主的課堂氣氛,建立平等的合作關系。尤其是在實驗課教學中,這種合作關系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尤為重要,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很好地完成實驗,而且能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傾聽學生的意見,了解學生的感受,使教學成為對話、交流和知識創新的活動。這樣,師生之間不再是命令和服從關系,而是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真誠交往、共同探索與交流的平等關系。這種平等合作的關系,還能夠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五、創設物理問題懸念,激發學生求知欲

有好奇心就會主動地探索新知,就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問題設置懸念,使學生主動探究,并逐漸形成創新意識。例如,在教學“聲音的傳播”時,教師可先讓學生聽玻璃鐘罩里的鐘聲,然后邊抽空氣邊聽,提問學生“為什么聽不見了”,讓學生思考并回答。這樣,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不斷發展,有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尊重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的物理創新能力

教師要通過恰當的教學方法,形成自由、民主的課堂秩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帶著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必須在班上倡導有效合作,這有利于集體創新能力的發揮,有利于形成培養創新能力的“氣候”和“土壤”,有利于創設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質疑的場所。教師要以啟發式教學思想為指導,嘗試運用發現法、探究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充分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使教學成為有利于學生產生穩定的積極探求心理和積極實踐的過程。教師要友好地傾聽,積極地肯定和鼓勵,使合作過程成為民主、自由和充滿智慧挑戰的過程。

總之,物理教師要挖掘促進學生成長和進步的物理教學材料,讓學生在物理課堂上充分發揮創新思維,在強化學生對物理知識記憶的同時自覺擴展想象空間。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循序漸進地引入物理課堂創新實例,培養學生的物理創新意識,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養成愛動腦的好習慣,促進創新思維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羅瑛.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8(17).

[2]趙東明.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甘肅教育,2018(10).

[3]李霞,趙濟芳.初中物理實驗的改進和創新[J].物理教學,2017(08).

作者:王虎德 單位:甘肅省通渭縣平襄鎮店子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