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銀行在消費服務的信貸優勢
時間:2022-04-09 09:38:04
導語:淺析銀行在消費服務的信貸優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消費金融服務供給的現狀
(一)我國消費金融服務的主要提供者1、商業銀行我國消費金融產品的主要提供者是商業銀行,最初的各種消費信貸產品都由商業銀行開辦。2、汽車金融公司2003年,汽車金融公司經由中國銀監會批準設立,為中國境內的汽車購買者及銷售者提供金融服務。一些汽車企業集團的財務公司也辦理汽車消費信貸業務。截至2010年末,汽車金融公司法人機構有13家,從業人員2391人。3、消費金融公司2009年,消費金融公司經由中國銀監會批準設立,為中國境內居民個人提供以消費為目的的貸款。截至2010年底,北京、天津、上海、成都的4家消費金融公司累計發放貸款7587筆,貸款余額5866.99萬元。(二)我國消費金融市場供給存在的問題我國的消費金融服務雖然獲得了長足發展,但在規模和服務方面還遠遠不能滿足個人消費的需要。消費者在汽車貸款、信用卡和個人貸款等主要產品領域中的選擇機會很少,消費金融在業務范圍、服務內涵、客戶結構以及技術手段等方面都有待提升。造成消費金融的有效供給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1、缺乏合理的消費金融制度設計,未建立起完整的消費金融業務體系。商業銀行雖然具有資金雄厚、網點覆蓋面廣、風險控制技術先進等優勢,但由于消費金融業務具有小額、分散、管理成本較高的特點,使得有著更多業務選擇機會的商業銀行往往不會將消費金融業務作為重點發展領域。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專業性服務機構由于資金來源單一、業務范圍限制、分支機構少等原因,業務發展比較緩慢,消費金融公司甚至尚未打開局面。2、提供消費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核心競爭力不強,產品結構單一,創新性產品少,模仿性產品多。3、金融資源過于集中在大中城市的發達地區,中小城鎮和經濟落后地區很難獲得完善的消費金融服務。目前,消費金融產品集中在中長期住房貸款上,這種產品結構決定了目前消費金融市場的主要服務對象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城鎮居民,欠發達地區和農村居民很難獲得相關服務。(三)完善我國消費金融市場供給的途徑1、構建多層次的消費金融體系,提升消費金融服務競爭力在改革原有商業銀行體系的同時,應當加快建設完善汽車金融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有計劃地發展社區銀行和村鎮銀行等微型金融機構,構建多層次的消費金融體系,提升金融競爭力。2、加快消費金融產品的創新金融機構可以實行差別化信貸服務,有針對性地推出消費金融業務品種,在深度和廣度上不斷開發創新,最大限度滿足消費者需求。比如,針對具有現代消費意識、預期收入高、償付能力強的消費領先者群體開發新型消費金融品種;為適應老齡化社會的要求發展倒按揭等金融服務;積極探索適合農村的消費信貸。此外,消費信貸業務還要運用電子化、自動化等現代技術,創新管理技術手段,降低消費金融業務成本。3、積極擴大消費金融服務的主體43財政金融國有商業銀行幾乎壟斷了消費信貸市場的全部業務,這使得消費信貸的機會成本極高,造成消費信貸發展緩慢??梢姡瑪U大主體隊伍可以推動專業消費金融服務機構的發展,除了傳統的商業銀行外,應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地區的消費水平和不同的服務對象,大力發展專業性的消費金融公司,發揮中小型地方銀行在消費信貸方面的優勢作用。4、重視農村消費金融服務目前我國各金融機構針對農村消費的金融支持明顯不足,國有商業銀行基本未在農村開展消費信貸業務。農村信用社作為農村消費信貸的主要機構,資金實力和業務范圍都十分有限。“十二五”時期我國農民人均收入必然會有進一步增長,消費需求也會隨之增長,農村消費金融市場將成為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
我國中小商業銀行在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我國中小銀行主要是為支持地區經濟建設,服務中小企業和當地居民百姓而成立的。中小銀行的健康發展在有效提高資金配置、解除地區金融風險,促進地區經濟和金融體系和諧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據統計,我國目前有160余家中小銀行,主要包括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等,其中城市商業銀行所占比例較大,約有110余家,是我國中小銀行的主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中小銀行面臨以下問題,使其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一)資本充足率不足、業務競爭力不強資本充足率不足是我國中小銀行普遍存在的問題,這嚴重削弱了中小銀行的業務競爭力。2004年銀監會頒布的《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中規定:到2006年底各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要達到8%,核心資本比率要達到4%,截止到2005年9月,統計數據顯示,全國117家城商行平均資本充足率僅為2.7%,而核心資本比率僅為1.8%,能夠達到銀監會規定的資本充足率8%要求的只有23家,資本充足率為負數多達42家。我國中小商業銀行的資金現狀與銀監會的規定相差甚遠,由于中小銀行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地方政府和民間資本,有限的資金補充渠道使得其資本擁有量嚴重不足,無形中為中小商業銀行業務的開拓和發展增添了障礙。四大國有銀行擁有了全國90%營業網點,80%金融資本和85%以上市場份額,而中小商業銀行由于成立時間短,且受到區域限制,營業網點很少,客戶數量有限,營業成本分攤困難,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小商業銀行的市場競爭力和化解風險能力。(二)不良貸款率高一方面,由于中小銀行服務于地方經濟和受地方政策的約束,再加上歷史等多方面原因,使得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對地方政府有較強的依賴性,在有些地區地方政府甚至掌握了城市商行和農村信用社的決策控制權。中小銀行在服務于中小企業和居民的同時,逐漸演變為地方政府財政融資的工具。另一方面,由于不能對市場做出準確預測以及經營過程的出現的不合理放貸,進一步導致不良貸款率的提高。(三)中小銀行經營環境不容樂觀金融危機導致金融業的競爭日益激烈,中小銀行由于其自身的營業網點和自助終端設備有限,以及受地方經濟發展制約,再加上專業優勢不足,經營環境不容樂觀。中小銀行資金來源主要靠地方中小企業貸款,金融危機的到來,使得眾多中小企業破產,因而集資相對困難。中小銀行業務進展對地方經濟的依賴性大,其經營業績很容易因地方經濟變動而出現大幅度波動。美國的次貸危機以及我國人民幣匯率的升值,使得江、浙、閩、粵等沿海一帶從事外貿出口的企業受到雙重打擊,大量的中小企業因資不抵債紛紛破產。破產企業沒有能力償還貸款,必然給曾經與其辦理貸款業務的中小銀行造成巨大損失,使其不良貸款率大幅提高。據統計,僅2009年上半年,我國就有6.7萬家中小企業倒閉,其中,浙江江龍控股技工有限公司這家全國最大的印染企業的倒閉直接導致12億銀行貸款和8億民間借貸的流失。此外,地方經濟也會因眾多企業破產遭受重創,這勢必會制約中小銀行的經營和發展。
中小銀行在消費金融服務中的信貸優勢
盡管面臨著這些制約發展的問題,但中小銀行機動靈活的信貸服務優勢卻非常適合發展消費金融服務。(一)信息優勢1、信息搜集深度上的優勢中小銀行因其地區性強而在信息搜集的深度上占據優勢。中小銀行與其有著業務往來的客戶處于同一地區,有著相同的金融環境,因此在信息收集的時間和空間上都占有優勢。另外由于處于同一地區,銀行的信貸員也有可能與客戶的利益相關者有著密切關系,或存在其他關系鏈,因此中小銀行在通過正常途徑獲取客戶的信息外,還可以利用信貸員的人際關系獲取更有價值的“軟信息”,從而為中小銀行的信貸決策提供強有力的依據。2、信息激勵優勢中小銀行在對潛在客戶信息搜集的激勵優勢方面略勝一籌。第一,由于中小銀行資金規模有限,并受到一定的政策控制,其目標客戶主要為當地的客戶,銀行信貸員在經營目標的驅動下或由于與目標客戶的利益相關者存在人脈關系,其工作積極性高,能主動搜集到含金量較高的客戶信息。第二,中小銀行的組織結構相對簡單,客戶信貸信息可以在收集到后及時、快速的上傳至銀行決策者手中,有效的降低了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失真、失效的機率,因此信貸員的工作成就感較強。第三,中小銀行的信貸決策機制較為靈活,信貸員在信息搜集時就可以行使一定的信貸決策權,從而有效降低了問題和層級貸款權的委托。(二)成本優勢中小銀行在其經營中由于其組織結構簡單,而具有較低的成本,因此在競爭中占據有利的成本優勢。根據企業組織理論學的研究,當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發生分離時會產生委托關系,進而產生問題。人以委托關系為掩護,為滿足自我利益從事有悖于委托人目標利益的經營活動,從而給委托人帶來經濟損失和經營風險。為了有效控制和解決委托關系所引發的問題,委托人需制定一系列合理的控制和激勵辦法,由此而產生的成本稱為成本。組織結構越復雜,成本越高,反之成本越低。由于中小銀行股權結構集中,股東與經營者大都存在著較為密切的關系,甚至有些為家族企業,經營者從事違背股東目標利益的活動可能性很小,因此其成本往往很低。此外,中小銀行由于股東和員工少,股東授予經營者日常管理勸和控制權,并適當采取合理的員工持股制度,能有效的控制和激勵目標經營,使得成本始終維持較低水平。最后,組織結構越復雜,信息傳遞越慢,信貸決策周期越長,成本越高。小銀行相對來說層級少,鏈短,決策周期短,因此成本也會保持低水平。(三)地域優勢從網點設置上看,大型銀行在規模較大的城市都設有分支機構,卻很少顧及農業和偏遠的鄉村地區。中小銀行可以抓住這一機遇,避開與大銀行激烈競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農業和偏遠鄉村地區開拓業務、擴展市場。另外,中小銀行也可以走進社區,利用其靈活的機構設置更好的為居民服務,進而贏得基層老百姓較高的信譽度。在美國,許多中小銀行都選擇將分支機構設在小城市和鄉村,在有效的避開了與大銀行直接競爭的同時,也達到了對區域市場的直接控制。目前,我國許多城鎮和鄉村的金融服務還處于空白階段,中小銀行應抓住市場機遇,盡快著手覆蓋這一空白點。(四)費用優勢中小銀行在服務收費上相對于大型銀行要低很多,相對較低的資金占用,更有利于客戶的資金運轉。有研究表明,小銀行相對于大型銀行能為客戶節約18%-42%的服務費用,中型銀行能節約1%-20%的服務費用,這大大提高了中小銀行對客戶的吸引力。總之,這些信貸優勢將成為中小銀行在消費金融服務市場中的競爭優勢,使其化解金融危機帶來的經營風險和生存壓力。
本文作者:張霞工作單位:北京青年政治學院財金系
- 上一篇:淺議民間信貸現狀及影響
- 下一篇:商業銀行信貸操作風險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