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信貸操作風險研究論文

時間:2022-04-09 09:40:27

導語:商業銀行信貸操作風險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業銀行信貸操作風險研究論文

商業銀行信貸業務操作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隨著我國金融監管部門不斷完善操作風險管理層面及信貸業務的規章制度,在監管當局對各類金融機構加強操作風險層面的制度建設,加大操作風險的控制力度的嚴格要求下,我國各商業銀行在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制定有效地內控制度、培養全員風險意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我國商業銀行信貸業務操作風險管理還處在一個不斷探索和發展階段,通過以上分析研究,可以發現我國商業銀行信貸業務操作風險管理還存在如下幾方面的問題:(1)公司治理結構還不完善我國商業銀行目前已經基本形成了全面的操作風險管理架構,制定了明確的操作風險管理戰略和政策,但是在銀行實際運作過程中還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在總行層面,操作風險管理職責依舊分散在風險管理部、內部審計部門、法律與合規部等部門,缺乏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進行統籌協調。由于每個部門都是就其自身職責發現風險,對其發現的風險評價會有一定的片面性,致使風險未能得到全面暴露。在支行層面,支行的風險管理崗同時受總行風險部門和其所在支行行長的領導,而操作風險多發的信貸業務直接關系到支行的效益和行長的業績,風險管理員在自身利益和行長態度的雙重壓力下,很難客觀的評價和披露信貸業務的操作風險。(2)內控制度的執行力度不夠我國商業銀行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內部制度,但是制度的執行往往流于形式。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針對信貸業務操作風險制定了很多具體的制度,簡單的概括就是已經形成了信貸業務的貸前調查、貸中審查和貸后管理的全方位內部控制流程,在制度制定中規定了信貸業務各崗位全流程風險控制的關鍵風險點及控制措施,但是部分基層管理者面對業務發展和同業競爭壓力,在經營上出現重營銷輕管理的理念偏差,盲目追求業務發展規模,從而忽視風險的管理和防范。部分基層操作人員缺乏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有的員工以感情代替內控制度,員工之間盲目信任,排斥“認制度不認人”的法理性控制機制,常常有意或無意的忽略信貸業務操作流程,甚至違規做業務,使業務操作環節上的監督制約形同虛設,風險問題得不到及時發現,留下風險隱患。從近幾年銀行發生的案件看,幾乎都與員工違章操作有關。(3)授信管理的內外部環境建設還不完善我國商業銀行近年來將風險管控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國銀行業信貸業務操作風險控制還處于初級階段,相關崗位人員專業能力不足,從業人員的風險防范水平普遍不高,授信人員的專業知識不能適應信貸業務的不斷創新,還沒有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風險防控意識,尤其對是基層業務人員而言,尚未意識到自身對于信貸業務操作風險所承擔的義務和責任。同時加大控制操作風險防范力度,無疑會加大基層人員的工作難度和成本,可能會使基層業務人員對風險控制產生抵觸情緒。銀行業的信息披露制度還待完善。在對我國操作風險事件的統計中發現,我國大部分銀行出于自身原因,對操作風險信息披露不足,使得決策層難以真正了解操作風險的真實情況,結果失去了較早采取補救措施的機會。同時由于信息披露不及時,各銀行間不能及時掌握已發生的風險事件,導致相似的事件在不同銀行重復發生。

結論與政策建議

隨著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在我國的逐步實施,以及我國銀行業對外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快、新業務的不斷推出,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操作風險壓力將越來越大。只有及早轉變風險管理理念,積極探索、大力推進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理論,充分發揮操作風險管理理論在商業銀行具體業務中的風險防控作用,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盡快建立一個有效的操作風險管理體系,才能保持我國金融體系的安全、穩健發展。(1)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強化監督機制良好的法人治理結構和治理機制是商業銀行穩健經營和持續發展的基礎和保障。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已經基本形成了全行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但是在實際風險的防控過程中還是受到銀行內部行政管理架構的限制。為了使風險管理更加順暢,應該建立獨立的以業務流程為中心的風險管理部門,直接對風險管理委員會負責,下級的風險管理部門直接對上級風險管理部門,而不再向所在機構的行長負責,并且支行風險管理部門的人事任免、績效考核、業績評價也統一歸上級機構管理。(2)加強內控制度的執行力內控制度是否有效,執行是關鍵,再好的制度得不到執行也就是一紙空文。在內控制度的制定上改變對員工控制較多,對管理層控制制約較少的現象,不但要強化信貸工作操作環節控制,還要加強授權、分權管理,規范決策程序,通過科學合理地分配責權利,在各級、各部門之間實行權力制衡,減少決策失誤。杜絕任何個人或部門獨立完成某一業務而不受監督和制約情況的發生。為了確保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執行。商業銀行必須擁有一支獨立運作、訓練有素、業務精良的內審隊伍,而且必須保證內部稽核監督部門的獨立性和權威性,讓內審部門直接對董事會負責,實現內審部門的垂直管理。(3)構建良好的信貸風險管理環境,加強信息披露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就是要管理者及時報告早期預警信息,為決策者做出正確判斷提供依據,從而實現對風險的早發現、早預防、早化解??梢詮膸讉€方面開展工作:要建立嚴密的風險監控機制,加強各風險點的稽核監督、內控約束和責任認定。建立定期分析制度,為風險預警提供準確的早期信息;建立分級預警預控機制。按風險程度應將預警風險分成若干等級,并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設置相應的處置方案;借助計算機網絡和分析軟件系統提高風險預警能力,我國商業銀行應盡快開發用于風險監控和預警的系統平臺,對每項業務進行連續跟蹤、監測和預報提示,輔助管理人員更有效、更及時地防范業務風險。

本文作者:段正偉工作單位:北京農村商業銀行公司業務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