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銀行關聯貸款研究論文
時間:2022-04-16 05:55:00
導語:民營銀行關聯貸款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關聯貸款是困擾我國民營銀行發展的重要因素。民營銀行是否必然產生關聯貸款、關聯貸款是否必然對民營銀行不利等問題的廓清對民營銀行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國內外學者對關聯貸款的界定、產生原因、利弊及與我國發展民營銀行的關系等問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現對關聯貸款問題已有的研究成果進行綜述。
關鍵詞:民營銀行;關聯貸款;信息優勢
根據中國銀監會公布的數據,2006年第三季度末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總資產占我國銀行業總資產的比重為52.2%,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總負債占我國銀行業總負債的比重為52%。我國國有及國有控股銀行在銀行業中仍處于絕對控制地位。高集中度和高度國有化導致了我國銀行業的效率低下。按照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的競爭力指標(IMD)來衡量,我國金融體系的效率是所有產業部門中最低的部門之一(謝平、尹龍,2001)。金融體系效率的低下決定了發展民營銀行是我國銀行體制改革總體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尹龍,2002)。然而,民營銀行的關聯貸款問題制約著民營銀行的發展。針對關聯貸款問題,國內外的專家、學者進行了大量有價值的研究和討論。
一、民營銀行關聯貸款的界定
(一)民營銀行的界定
我國對關聯貸款問題的關注是從討論是否要發展民營銀行開始的,關聯貸款問題和民營銀行似乎緊密相關,因此,研究關聯貸款問題首先要明確什么是民營銀行。對此問題,第一種觀點從產權結構入手,認為民營銀行是國家沒有掌握控股權的銀行;第二種觀點從資產結構入手,認為民營銀行是為民營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和服務的銀行;第三種觀點從治理結構入手,認為民營銀行應具有完善的治理結構,以市場化機制進行經營。上述觀點從不同角度界定了民營銀行,目前比較一致的觀點認為民營銀行基本屬性至少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私人(民間)資本控股,經營活動不受政府控制或干預;(2)具有現代企業治理結構;(3)從事商業銀行業務。
(二)關聯貸款的界定
中國銀監會2004年4月出臺的《商業銀行與內部人和股東關聯交易管理辦法》第十八章第十三條規定:“商業銀行關聯交易是指商業銀行與關聯方之間發生的轉移資源或義務的下列事項:(1)授信;(2)資產轉移;(3)提供服務;(4)中國銀監會規定的其他關聯交易。”其中,關聯方是指能夠直接、間接、共同控制或可對商業銀行施加重大影響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
二、民營銀行關聯貸款產生的原因
民營銀行的發展對我國金融業的完善和經濟的發展有重要意義,但是,近年來,民營銀行發展緩慢,一個原因是關聯貸款問題。關聯貸款產生的原因是什么?民營銀行是否必然產生關聯貸款?
(一)信息優勢
Diamond(1984,1991)提出,銀行的信息優勢指銀行搜尋、處理信息方面的優勢,以及銀行在監督合約實施過程中所具有的優勢。信息優勢理論認為,關聯貸款的產生是因為與非關聯方相比,銀行和關聯方之間的信息共享程度更高,銀行對關聯方掌握更多的內部信息,進而關聯貸款具有篩選(Screening)和監督(Monitoring)兩種優勢。就搜尋、處理信息的優勢而言,Aoki、Patrick&Sheard(1994)認為,如果銀行和借款企業有歷史關系,銀行更容易掌握借款企業的相關信息,從而銀行就能更好地評估貸款項目的風險和預期收益。利用這些內部信息,銀行可以對關聯企業的財務困境是否是暫時的、關聯企業將來的利潤是否能夠償還它的債務做出判斷。在這個基礎上,銀行可能對關聯企業追加貸款額度,然后從關聯企業的未來利潤中收回初始和追加的貸款。就監督合約實施的優勢而言,JaffeeandRussell(1976)指出,在關聯貸款發生之后,銀行可以利用關聯關系對關聯企業的投資活動進行調控甚至否決一些風險過高的項目。所以,關聯貸款可以通過篩選機制甄別出信貸風險過高的企業,并且可以通過監督機制影響關聯貸款企業的經營行為。
(二)銀行的股權性質、結構
就股權性質來說,一種觀點認為在我國民營企業缺乏良好的融資平臺,存在融資困難的問題,民營資本進入商業銀行的原始動機就是解決融資問題,因此,關聯貸款在我國只會而且必然產生于民營銀行;另一種觀點認為,關聯貸款和股權性質無關,在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對象主要是國有企業,國有商業銀行和國有企業同屬國有,從某種意義上講,國有商業銀行向國有企業發放的大量貸款也是關聯貸款。關聯交易并非民營銀行所獨有,只要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地方,就有可能發生關聯貸款等內部人行為(劉煜輝,2006)。
就股權結構來說,一些成果研究了股權集中度和關聯貸款之間的關系,一種觀點認為,股權過于集中容易導致關聯貸款。GrossmanandHart(1988)認為,如果企業存在持股比例較高的大股東,就會產生控制權收益,這種收益為大股東享有,而不能為其他股東分享。而且Johnson等(2000)發現大股東常常通過各種手段,將控股企業的資產和利潤轉移到自己的企業中。民營銀行作為現代企業也存在大小股東之間的委托問題,當股權過于集中時,大股東就可能利用關聯貸款侵占小股東的利益。因此,樊綱(2003)主張股權分散,股權分散可以避免大股東操縱銀行;蕭灼基(2003)認為要避免民營銀行成為私人的“錢袋子”,就必須有合理的股權結構,不能搞“一股獨大”。
(三)銀行股東的利益
AkerlofandRomer(1993)的研究表明,當銀行的資產價值下降至一個極限之后,持有銀行股份的關聯企業將對銀行進行掠奪(looting),即通過關聯貸款把銀行的資金轉移給自己。LLZ(2002)指出,企業可能以自己擁有的銀行資產凈值為代價,不履行與之關聯的銀行貸款。特別是當銀行股東的企業的利潤高于所持銀行股份的收益時,關聯企業就有動機通過關聯貸款對銀行進行掠奪。高冬民(2005)認為,商業銀行是經營貨幣的特殊企業,民營資本投資于商業銀行可獲得兩種收益:一是正常的股權利益,包括參與商業銀行的管理、獲取紅利、轉讓及處置其股權;二是正常股權利益之外的收益,這是股東利用其話語權、與內部人員的關系或交易,通過獲取優惠貸款等非公允的、過度的關聯交易所獲得的收益。這兩種收益在獲取上存在利益沖突,而且受經濟波動、政策環境等外在因素影響,兩種收益的相對價格會發生變化,從而影響銀行股東進行關聯貸款的可能性。
(四)金融環境
已有的研究以政府對金融活動的介入程度為視角,結果表明,在政府介入不足和過度的情況下都存在關聯貸款發生的誘因。現實中契約總是不完備的,在正式契約之外,存在著“隱契約”(Coarse,1994)。隱契約是包括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家族勢力、個人感情等多種非制度因素在內的非正式約束,是對正式契約的重要補充,隱契約的存在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費用和風險。MaurerandHaber(2005)研究了1888—1913年間墨西哥的關聯貸款問題。當時墨西哥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司法系統不公正、產權保護不夠,在政府缺位的情況下比較關聯貸款和非關聯貸款,關聯貸款反而因為銀行和關聯企業隱契約的非正式約束更具優勢,所以關聯貸款在墨西哥各大銀行的貸款總額中都占很高的比例。高冬民(2005)分析了政府對金融活動介入過度的情況。政府對銀行經營活動的過度介入弱化了股東參與管理的權利,在股東無法通過有效的管理保護自己投資的情況下,就會產生一種逆向激勵,誘使股東通過關聯貸款獲取正常股東利益之外的收益。
銀行的外部環境還包括政府對銀行的保護制度,如存款保險制度。在存款保險制度下,銀行的控股股東有強烈的動機進行更高風險的經營活動,或者以優惠條件向自己擁有的企業發放關聯貸款(CPR,1999;LLZ,2002)。Toobigtofail(SternandFeldman,2004)也可以解釋關聯貸款的產生。如果政府認為一個銀行的破產可能因為溢出效應導致該國整個金融系統崩潰,政府就會給這個瀕臨破產銀行提供擔保等形式的保護,以恢復人們對金融系統的信心。銀行太大而不能破產也會產生控股股東的道德風險,通過關聯貸款向自己的企業轉移資金。
(五)我國民營企業的融資環境
近年來我國民營企業發展很快,但是也受到融資困難等問題的制約。民營企業融資困難問題和我國的金融體制有關。在我國,商業銀行以國有為主,而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發放對象主要是國有部門,民營企業在銀行信貸資產中占的比重很小,同時民營企業也難以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因此,一些學者認為民營企業參股銀行就是為了搭建一個資金平臺,可以利用股東的身份進行關聯貸款,從而,民營企業融資難也是民營銀行產生關聯貸款問題的一個原因。特別是德隆通過入股方式控制株洲、南昌、昆明等城市商業銀行并套取大量資金的事件之后,上述觀點更加突出。
三、關聯貸款的利弊
(一)支持的觀點
Aoki、Patrick&Sheard(1994)、JaffeeandRussell(1976)分別分析了信貸活動發生前后關聯貸款的信息優勢,銀行可以利用和關聯企業的內部關系篩選和監督企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信貸質量。MaurerandHaber(2005)則利用1900年前后墨西哥的數據對關聯貸款是否必然導致掠奪(Looting)進行實證檢驗,結果發現當時墨西哥的銀行家并沒有利用關聯貸款掠奪外部股東、存款者等的利益;而且在外部制度供給不足導致信息成本高昂、契約難以正常履行的情況下,關聯貸款反而成為事前評估信貸風險、事后約束契約履行的重要手段。另外,1900年前后墨西哥的銀行關聯貸款沒有導致掠奪還有一個背景:當時墨西哥各個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均在24%左右,遠高于現在《巴塞爾協議》規定的8%。較高的資本充足率弱化了銀行股東的投機動機,并且激勵銀行股東對其他股東的關聯貸款進行監督,因此,高資本充足率也為關聯貸款的質量提供了保證。
KrosznerandStrahan(2001)指出,關聯貸款是發達工業國家快速增長時期金融體系的重要特征,即使現在關聯貸款也在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國大量存在,所以關聯貸款必然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二)反對的觀點
持反對意見的學者認為銀行的董事或管理人員會通過關聯貸款的掠奪效應或隧道效應(Johnsonetal,2000)侵害存款者和小股東的利益。LaPorta等(2000)指出,在存款保險制度下,或者當銀行股東自己企業的收益率遠高于銀行股權收益率時,關聯貸款就會降低銀行的資產質量,甚至造成銀行破產。LaPorta(2003)分析1995年墨西哥銀行體系發現與非關聯貸款相比,關聯貸款通常利息率較低,對風險不敏感,并且有更高的概率變成不良貸款。PeekandRosengren(2003)的研究指出,日本的銀行關聯貸款傾向于財務狀況較差的企業,而且經營狀況越差的銀行,這種傾向越強烈。RajanandZingales(1998)認為,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應該部分歸因于東南亞國家關聯貸款的盛行。
(三)辯證的觀點
Cull,HaberandImai(2006)提出三個假說:第一個假說是法律法規不健全時關聯貸款對金融體系的發展有負面影響,反之有正面影響;第二個假說是存款保險制度對銀行的保護程度較高時關聯貸款對金融體系的發展有負面影響,反之有正面影響;第三個假設是銀行內部治理混亂時關聯貸款對金融體系的發展有負面影響,反之,有正面影響。Cull等驗證了三個假說,認為關聯貸款本身是中性的,銀行的外部制度環境和內部治理結構完善與否決定了關聯貸款對銀行以及金融體系影響的好壞。
四、關聯貸款與我國民營銀行發展
無論從理論還是實踐上看,我國發展民營銀行都會產生關聯貸款問題,那么目前到底要不要發展民營銀行?
邱兆祥(2003)等認為,民營資本參股銀行的最大問題就是企圖利用銀行來圈錢,在這種動機支配下,民營資本很有可能把銀行當成“提款機”。一旦關聯企業出現問題無法歸還貸款,民營銀行就會面臨巨大風險。因此,目前我國民營銀行的發展應該慎之又慎。
徐滇慶(2003)等認為,我國金融市場的改革和開放內在地要求發展民營銀行。對于關聯貸款問題,應該在全面開放民營銀行之前,努力推動金融改革制度創新,制定民營銀行準入、監管、退出等方面的法規。
參考文獻:
[1]Akerlof,GeorgeA.,PaulM.Romer.1993.″Looting:TheEconomicUnderworldofBankruptcyforProfit.″BrookingsPapers
onEconomicActivity.
[2]JohnP.Bonin,MasamiImai(2005).″SoftRelatedLending:ATaleofTwoKoreanBanks″.WesleyanEconomicsWorkingPaper.
[3]LaPortaRafael,FlorencioLópez-de-SilanesGuillermoZamarripa(2002).″RelatedLending″NBERWorkingpaperNo.8848.
[4]MingmingChiu,SungWookJOH(2004).″LoanstoDistressedFirms:Cronyism,relatedlendingandgovemance″.Working
paper.
[5]NoelMaurer,StephenHaber(2005).″RelatedLendingandEconomicPerformance:EvidencefromMexico″.Workingpaper.
[6]RafaelLaPorta,FlorencioLopez-de-Silanes,andGuillermoZamarripa(2000).″SoftLendingandHardLending:Related
LendinginMexico″.Workingpaper.
[7]RobertCull,StephenHaber,andMasamiImai(2006).″ALLBad,ALLoftheTime!RelatedLendingandFinancial
Development″.Workingpaper.
[8]尹龍.發展民營銀行:幾個關鍵問題的爭論[J].金融研究,2002,(11).
[9]高冬民.完善對城市商業銀行關聯交易的監管[J].中國金融,2005,(21).
[10]孫世重.發展民營銀行需要進一步澄清的幾個關鍵問題[J].金融研究,2003,(2).
[11]邱兆祥.關于民營銀行問題的若干思考[N].金融時報,2003-10-13.
[12]劉煜輝.民營銀行的關聯貸款不能因噎廢食[N].21世紀經濟報道,2006-03-10.
[13]夏英.以“金融制度創新”為旗幟,三堂會審民營銀行試點[N].南方周末,2003-07-31.
[14]蕭灼基.民營企業進入金融業,關聯交易易出黑幕.大洋網
[15]徐滇慶.民營銀行準入不宜緩行.南方網
- 上一篇:國有商業銀行內部研究論文
- 下一篇:建設銀行影響經濟學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