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與我國小額信貸的可持續性研究

時間:2022-09-10 03:03:24

導語:福利與我國小額信貸的可持續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福利與我國小額信貸的可持續性研究

一、基于福利視角的小額信貸機構可持續發展概述

(一)小額信貸福利的含義

從小額信貸的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來看,小額信貸福利分為小額信貸客戶的福利和小額信貸機構的福利。小額信貸客戶福利主要關注小額信貸為客戶或客戶家庭帶來的收入、資產、消費、財富等經濟福利方面的影響,同時也關注非經濟福利的影響,如社區地位、信譽度、參與權、培訓機會、平等和心理滿足等方面的影響。小額信貸機構的福利可以認為是機構自身獲得的財務績效和社會績效,以及由此產生的經營可持續性、盈利能力和對客戶、社區的影響等。財務績效衡量了小額信貸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是小額信貸機構維持生存進而更好地為目標客戶提供持續服務的基本保障。小額信貸社會績效體現了機構的使命和社會目標、服務的范圍、對員工的責任和對社會的責任等。本文針對福利視角的小額信貸機構可持續發展研究將主要關注機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小額信貸機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可持續能力包括財務可持續能力和機構可持續能力。財務可持續是小額信貸機構的利息和費用收益能夠覆蓋經營成本,從而實現商業上的可持續;機構的可持續能力是在機構實現財務可持續的基礎上能夠獨立經營,而無需依靠捐贈資金或項目援助,同時還包括機構組織形式、治理結構、管理構架、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等方面的能力。國際上使用較多的評估小額信貸機構可持續能力的指標體系有以下幾種:行動國際(ACCION)的CAMEL方法用來評估小額信貸機構的業績狀況,并作為一項內部評估和管理的工具來使用。信貸聯盟世界委員會(WOCCU)開發了自己的定量分析PEARLS系統,提供了一套評價指標體系和系統標準,共涉及44個財務業績方面的比率。沛豐評級(PlaNetRating)使用GIRAFE評估定級方法對分屬風險的6個方面26個指標進行評價。印度小型企業發展銀行(SIDIB)使用M-CRIL的評估方法是應捐贈機構的要求,作為其向小額信貸機構捐款和貸款前的盡職調查,重點關注小額信貸機構各種運營風險和還款能力。小企業教育促進會(SEEP)精選了小額信貸財務術語的定義、比例及調整項目,設計了SEEP18指標體系,包括機構的持續性、資產負債管理、貸款質量、效率及生產力共18個指標比率。世界銀行扶貧協商小組(CGAP)的評級格式起初是用于對小額信貸機構的投資決策評估,其財務分析指標也涉及了盈利能力、效率和貸款質量方面的15個比率。

二、基于福利視角的小額信貸機構可持續發展運行機制

(一)案例概述

四川省儀隴縣鄉村發展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是1995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扶貧與鄉村可持續發展項目”支持下建立起來的一個非營利社團組織,主管單位為儀隴縣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委員會,其宗旨是“以人為本的鄉村扶貧與可持續發展”,主要活動涉及農民組織建設、小額信貸服務、鄉村扶貧與婦女參與、社區能力建設與推進鄉村可持續發展。儀隴縣的樣本在國內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意義,充分反映了福利視角下的我國小額借貸的可持續性,因此被用作本研究的典型樣本。

(二)以貧困和中低收入為目標群體

協會服務的目標群體是鄉鎮以下農村中低收入者,凡具有良好的社區信用基礎,且具有自我發展意識的農民(包括貧困人群)均是協會小額信貸服務的客戶。小額信貸分支機構在確定目標客戶時并沒有嚴格的篩選制度,只要符合機構貸款條件的當地農民均可方便的獲得貸款。即使有些農戶并不符合貸款條件,如年齡超過65歲,或沒有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貸款需求,因家庭發生重大事故或意外支出急需資金,協會本著公益組織扶持貧困的理念,仍會向其提供小額度的信用貸款。協會在目標群體的設定上體現了福利經濟學中的扶持弱勢群體和公平的配置信貸資源的理念,在保證自身可持續運作的同時,堅持以人為本、扶弱濟困和提升社區建設的宗旨,將福利經濟學理論的思想運用到協會機制運作和發展中。

(三)動態激勵的信用貸款管理機制

1.貸款范圍涉及廣泛

協會小額信貸機構面向鄉鎮及農村中的農民個體,向從事農業生產、小型農業加工業、農村集鎮小工商業、服務業等行業的生產和經營活動提供小額信用貸款。小額信貸貸款服務的范圍包括了農村地區幾乎所有的生產經營活動領域,涉及范圍廣泛,可以有效地滿足客戶不同的貸款需求。

2.貸款額度較小

信貸額度根據不同的生產經營活動設置不同的貸款上限,同時根據還款情況對客戶實行動態激勵。協會規定農村集鎮小工商業戶貸款最高額度為10000元,為純農業生產者設定的貸款最高限額為3000元,農戶經營農業生產的同時兼營小商業和小作坊加工的客戶貸款的最高額度為5000元。貸款可分多次進行發放,但貸款余額不得超過最高貸款額度。對遵守協會的規定、守信用、無違規違紀的客戶,可提高其授信的額度,體現了小額信貸機構動態激勵的制度設計。

3.貸款期限較短

貸款期限分為1年期、半年期、3個月期三種。協會提供小額信貸一般不超過1年,雖然貸款期限較短,但其期限的設定符合小額信貸服務的貸款經營活動特點,一方面能夠滿足小額信貸客戶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效的控制了貸款的長期風險,提高的資金周轉效率。

4.貸款利率透明

貸款利率統一執行10%的年固定利率(名義利息)。貸款利息透明且在一定時期內固定不變,所有的客戶不需要付出額外成本即可方便快捷地獲得小額信貸,避免了客戶在貸款中付出的交易成本過大而引發違約的風險。

5.貸款分期償還

(1)還款原則:所有貸款和利息均實行等比例分期償還。即:(借款本金+年利息)/還款次數=分期還款額(包括當期應還利息和本金)。(2)還款頻率:由客戶根據自己經營狀況及還款能力提出,經分支機構同意后達成協議書,原則上每10天或每半個月償還一次,但最長分期償還期限不能超出一個月一次。

6.動態激勵的貸款續借政策

對于上一輪貸款使用3個月后的老客戶,或第一輪貸款使用半年后的新客戶,因為需要擴大經營規模、拓展新項目需緊急用款,機構允許其在貸款續借管理范圍內獲得續借貸款。在滿足協會貸款續借條件下,續借者最多可同時享受兩筆貸款,續借貸款的還款周期最長不超過15天,續借貸款客戶的貸款總余額不得超過客戶調查時核定的最高貸款限額和信貸政策中規定的最高限額。

(四)體現效率的貸款申請和審批機制

1.貸款申請

協會分支機構采用多種途徑宣傳信貸政策和協會宗旨,使當地農民了解相關貸款政策和服務業務,有貸款需求的客戶直接向信貸員咨詢申請??蛻羯暾埡螅刨J員指導客戶填寫貸款申請書,記錄客戶基本信息,明確貸款品種、額度、用途,貸款擔保類型,還款方式、時間,確定去入戶調查時間。

2.貸款審批

信貸員入戶調查實地了解客戶情況,包括客戶家庭住房、經營場地、資產和負債、貸款及項目的真實性、還款能力測算和信譽度考察等信息,將相關資料交分支機構主任審查。主任對新客戶逐戶實地審查,老客戶實行抽查(抽查的比例必須達到30%以上),并提交機構審批委員會審批。經分支機構所有成員達成一致意見后,由主任向協會信貸監管部進行預報。預報審核后,符合放款條件的客戶申請由分支機構主任組織貸款審批委員會共同討論通過。分支機構貸款審批委員會在預報的基礎上負責審批10000元以下額度的貸款;超過10000元以上的貸款,分支機構貸款審批委員會無權審批。

3.貸款發放

信貸員填寫貸款合同書、客戶借款憑證、客戶還款卡,主任對客戶相關證件確認后,在貸款合同和借款憑證上簽字。貸款多實行現金放款,出納與主任一同到銀行取出批準的當日放款金額,如數發放到客戶手中。放款后,出納員建立客戶手工臺賬,業務員將放款客戶的詳細信息錄入信貸管理軟件系統。

4.貸款回收

信貸員按客戶還款現金填寫還款卡、還款憑證后轉交出納。出納核實無誤后,記錄客戶臺帳,同時將客戶還款情況錄入信貸管理軟件系統。出納填寫銀行進賬單,當日到銀行存款。當天業務結束后,出納員完成現金日記賬和銀行日記賬,向會計辦理憑證移交。會計收到出納所交的票據后,完成記賬憑證,同時將當天的所有會計信息錄入管理軟件會計系統。分支機構主任核實當天業務狀況。

(五)謹慎的信貸風險管理機制

協會貸款風險管理制度將風險貸款定義為,當借款人在分期還款中出現一次拖欠1元以上的應還款,其所有貸款余額定義為風險貸款,具體內容包括:

1.提取風險貸款損失準備金的標準。風險賬齡在0-30天的按風險貸款額的10%提取,31-60天的按25%提取,61-90天的按50%提取,90-120天的按75%提取,大于120天按100%提取,按月實行動態管理。

2.按年度在年終決算時,對此時點風險賬齡大于主營收入中提取等額的貸款損失準備金,進入各分會當年的120天的全部貸款余額在當年的經營成本進行核算。

3.對風險貸款賬齡大于120天提取了貸款損失準備金進行成本核算的風險貸款的管理方法:(1)在年終決算時貸款風險賬齡大于120天的貸款,全額提取貸款損失準備金并進入各分支機構當年成本核算。(2)對貸款風險賬齡低于120天,實行動態管理的風險貸款,仍將作為正常貸款進入下年度的貸款質量考核。(3)對上年度轉入應收賬款科目大于120天的風險貸款,各分支機構按照等比例全額分攤到當年每季。

三、小額信貸機構可持續發展的財務績效分析

(一)財務概況

截至2012年6月,協會共發放小額貸款2457筆,發放金額約1.11億元;客戶數量達到3854戶,貸款余額612.40萬元。貸款質量良好,到期還款率為99.65%,風險率為1.15%,累計拖欠率為0.45%(農村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研究課題組,2013)。由于調研數據的可得性和完整性,以下將對協會2007年至2010年協會的財務狀況進行系統分析。

(二)基于SEEP指標體系的財務績效分析

上文提到對于機構可持續發展能力評估的幾種方法中,小企業教育SEEP的財務指標方法是涉及指標體系最完整的評價方法之一,下文將使用SEEP的指標評價體系對協會小額信貸機構的財務績效進行系統分析。

1.可持續性和利潤性??沙掷m性和利潤性指標反映了小額信貸機構未來的持續經營和發展能力。經營自足率(R1)是最基本的用來衡量可持續性的指標,它反映了營業收入是否足夠支付所有的營業費用,其盈虧平衡點是100%。資產回報率(R2)是用來衡量機構運用資產獲取收入能力的指標,它反映了小額信貸機構通過對資產的管理實現利潤最大化的能力。凈資產回報率(R3)反映了一個機構通過其核心財務活動創造利潤的能力。從調研數據來看,協會2008年至2010年間可持續性指標和利潤性指標均有明顯提高。

2.資產負債管理??傎J款收益率(R4)測量了小額信貸機構在一段時期內從客戶中實際收取的現金利息、服務費和傭金。資產組合比率(R5)反映了管理者將資源分配到小額信貸機構最主要的盈利性經營活動(即發放小額貸款)的能力。融資成本率(R6)是綜合小額信貸機構所有的平均融資負債、存款和借款給出的一個混合利息率。與R4相比較,融資成本率反映了通過借款的融資成本率與總貸款收益率之間的關系。債務權益比(R7)通常被稱為杠桿比率,是用來衡量一個小額信貸機構的資本是否充足的指標,它反映了機構能夠承擔損失的抗風險能力,也顯示了通過財務杠桿擴大資本的能力。流動比率(R8)衡量了小額信貸機構是否有足夠的貨幣資金向存款人、借款人和其他債權人支付短期負債的能力。從2008年至2010年協會資產負債管理指標來看,收益率指標呈現良好態勢,融資成本下降,流動性提高,資產組合比率和杠桿比率變化不大。

3.貸款組合質量。貸款的質量對一個小額信貸機構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風險貸款率(R9)是在小額貸款行業中廣泛使用的并且普遍接受的用于衡量貸款狀況的指標,逾期30天以上往往是風險貸款開始面臨較高風險的開端。核銷比率(R10)反映了小額信貸機構貸款回收的問題。風險覆蓋率(R11)反映了貸款損失準備是否足以抵消潛在的貸款損失。協會的風險貸款比率在2009年有所提高,經過貸款管理和風險控制,2010年有所降低;此外,核銷比率也有所減少,貸款損失準備金計提較少,風險覆蓋率比率降低。

4.效率與生產力。效率及生產力指標能夠反映出小額信貸機構對其所有資源,特別是資產及人力資源的使用程度,小額信貸機構使用很多不同的效率及生產力指標(R12-R18),對其調整后用來反映機構的結構、生產線以及監督權限的情況。2008年至2010年期間,機構小額信貸的效率和生產力顯著提升。

(三)財務可持續發展績效的國際比較

1.可持續性和利潤性(R1-R3)。從可持續性和利潤性三個比率來看,協會小額信貸機構的情況沒有亞洲經營可持續性小機構的可持續能力和利潤性能力強,但好于亞洲經營不可持續的小機構狀況,與世界水平相比,資產回報率水平稍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經營可持續比率和凈資產回報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資產負債管理(R4-R8)。協會小額信貸機構的總貸款組合收益水平較低,說明協會通過貸款產生的利息、服務費和傭金中收取現金的能力相對還較弱。資產組合比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亞洲經營可持續小機構,但高于亞洲經營不可持續小機構,說明協會將資源分配到貸款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3.貸款組合質量(R9-R11)。協會風險貸款比率高于亞洲經營可持續小機構,但低于亞洲經營不可持續小機構和世界平均水平。核銷比率較高,但不同小額信貸機構的壞賬核銷政策可能不同,因此也不能由此判斷協會小額信貸機構的壞賬比例最高。風險覆蓋比率顯著地高于其他三個比率水平,說明其對逾期30天的貸款損失準備相對較充分。

4.效率與生產力(R12-R18)從經營費用比率和每個客戶的貸款成本來看,協會這兩個指標值小于亞洲經營不可持續小機構和世界平均水平,略高于亞洲經營可持續機構。

四、結論及完善小額信貸機構可持續發展內在機制的建議

(一)結論

協會小額信貸內在運行機制體現了福利經濟學的理論思想,作為非營利組織,以扶持貧困和為中低收入群體提供持續的小額信用貸款服務為目標,通過一系列制度設計,實現了機構的可持續發展和盈利性,其財務績效的綜合水平接近小額信貸機構的世界平均水平,但與亞洲經營可持續的小額信貸機構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二)完善小額信貸機構可持續發展內在機制的幾點建議

1.構建普惠金融體系,擴大小額信貸機構客戶服務的可及性。首先,在微觀層次上,要構建在競爭基礎上為中低收入群體和微小型企業提供微型金融服務的小額信貸組織機構體系,包括NGO小額信貸組織、郵政儲蓄銀行、信用合作社、社區金融組織,區域性、地方性的私營和國有商業銀行等。其次,在中觀層次上,構建保障小額信貸機構競爭性運轉的制度基礎。包括客戶誠信體系、小額信貸機構評級體系、審計監督機制、支付體系、信息披露機制等。再次,從宏觀層次角度,要有健全的小額信貸法律框架、規章制度。

2.完善小額信貸機構創新機制,增強可持續能力。小額信貸作為扶貧性金融制度的創新,為了實現扶持中低收入群體和商業可持續發展的雙重目標,還必須在體制上和組織基礎上植入不同于純粹的商業金融市場的業務運作機制,關注自身的制度創新、機制創新和服務創新功能。包括完善客戶主動還款的激勵機制,堅持分期還款制度安排,改進自動瞄準中低收入群體的機制,避免信息不對稱的業務拓展機制。

3.堅持市場經濟的運作原則,保障機構可持續發展。小額信貸的發展需要按照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實現市場化的利率,不宜人為壓低利率,也不應人為助推高利率。

4.促進小額信貸機構的信用文化建設。小額信貸利用社區聲譽和社會壓力替代抵押擔保形式,是信用貸款機制的一大創新。小額信貸機構在社區開展信用貸款業務的同時,也應幫助社區培養良好的信用文化和金融生態環境,從而促進社區發展和綜合福利水平的提升。

作者:李雅寧 趙睿 單位:北京聯合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