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對教育質量的意義
時間:2022-01-28 04:39:56
導語:教育行政對教育質量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我們正面臨著三個比較大的挑戰。第一,城市化加速帶來的城市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據統計,我國目前每年約有1300萬農民進城務工。與此同時,其子女也從農村轉向城市就學?,F在,杭州市區小學一年級新生中超過60%的學生是外來務工子女。再講一個例子,為解決學生上學難的問題,江干區近三年新建了50多所中小學,但是,合適的校長人選嚴重缺乏。第二,如何實現因材施教。什么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應該能因材施教,幫助學生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才華與能力,即人盡其才。因材施教、人盡其才的問題是教育管理現在面臨的重大課題,解決這個問題的核心是進行課程改革,具體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三方面改革。教學內容應該能夠符合整個社會的發展,讓學生學習更具核心意義的知識。此外,中國的課程還應該逐步增強彈性,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內容。至于教學方法,我認為中國的教育過度強調傳授,西方的教育過度強調發現,兩者可以互相借鑒,找到一種折衷的方法。對于教學評價的改革,我在這里不展開講了。第三就是如何建立終身教育體系。以上就是我想講的第一個問題,即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們關心、關注的問題。那么,浙江省教育廳在解決相關問題時做了哪些努力?第一,調查研究。教育行政部門要想了解本地教育的真實情況,就必須做深入的調查。我在浙江省教育廳工作了11年,其中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各地搞調研。通過調查研究,我們不但可以發現有哪些矛盾尚待解決,還可以發現各地在推進教育發展中的先進經驗和做法。此外,浙江省還經常通過開現場會與大家進行深入交流。在此基礎上,我們制定教育規劃,推動改革,加強督促檢查,抓好落實工作。第二,制定標準。我們先后制定了很多標準,比如學校設備設施使用標準,校長、教師職業標準,課程建設標準等。第三,建立制度,如教育督導制度。最早實行教育督導制度的國家是英國。改革開放以后,我國開始全面建立教育督導制度。但是,我國的教育督導跟英國的教育督導有很大的差異,英國的教育督導主要是督學,中國的教育督導除了督學之外還有督政。督政的主要任務是檢查各級政府對教育規劃的實施情況,對人、財、物的保障情況。此外,督政的另一個重要任務是檢查各單位完成階段性目標的情況。
例如,2001年,浙江省政府提出了創建教育強縣的目標。之后,我們用了10年的時間使全省90個縣、市、區的絕大部分達到了這個標準,進一步提高了浙江省的教育水平。2011年,浙江省政府又制定了教育現代化的標準。我們準備再用10年時間,讓全省90個縣、市、區達到上述標準。督學的第一種形式是檢查各校對教育常規的落實情況。比如,我們這段時間比較關注的是“三條底線”問題,即開足、開好、開齊各門課程;學生們的休息時間、體育鍛煉時間有沒有得到保障;另一個比較關注的是教育秩序問題,包括招生情況。督學的第二種形式是通過發展性評價,對學校進行督導。在督學時,對所有的學校提一樣的標準是不公平的,各校的生源不同,學校所處的位置也不同。因此,我們根據各校的具體發展情況對其監督、評估。第四,為校長、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我們有一批專門為校長、教師發展提供服務的機構,比如教研室、教育科學研究所。他們可以指導教師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研究教育的微觀問題,研究課堂教學。有時,我們還會把在學校里發現的問題變成課題,由教育科學研究所立項,并集中一定數量的專、兼職人員進行研究。
通過課題研究,教師們可以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獲得專業發展。此外,我們還制定了教師進修制度,每名教師每年必須完成規定的進修課時。浙江省現在為教師們提供的是“菜單式”培訓,可供選擇的培訓內容非常豐富。教師們可以在一些師范院校參加培訓,比如華東師范大學、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師范大學,也可以在一些綜合性大學或者專門的教師進修機構參加培訓。第五,推動改革,比如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現代學校制度的核心是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此外,建設現代學校制度還要實行“民主管理、自我糾偏”。校長要想用好手中的權力,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推進民主管理,在學校管理過程中自己發現問題、自己糾正問題。為了做好這件事情,浙江省積極引導校長們將精力向四個方面轉移。第一,研究學生。學校所有工作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學生更好的發展,因此,校長必須研究學生。我們一直說以人為本,如果校長不研究學生,其工作就不能真正地做到以人為本。第二,研究課程,加強校長的課程領導力。校長的課程領導力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必修課的校本化,即根據本校學生的特點、水平制定相應的要求;二是選修課的使用和開發,讓學生有更多的涉獵,在選擇中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潛質、學會對自己負責、知道今后想干什么;三是把學校的活動課程化。第三,關注課堂。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里度過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溝通交流的重要平臺,因此,校長必須關注課堂。中國基礎教育階段的課堂要重點關注三個問題:一是如何讓學生成為主體,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我們的教師在課堂上講的太多,孩子們的參與度低;二是如何讓能力為本在課堂教學里得到充分的體現;三是如何通過知識傳授提高學生的能力,在知識爆炸的今天,我們不能只關注知識的傳授,比這更重要的是知識背后的東西。第四,研究教育教學資源。一名優秀的校長應該懂得如何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此外,校長還應積極開發各方面的資源,為教育服務。
作者:張緒培單位:浙江省教育廳
- 上一篇:試議縣域教育行政文化的轉型
- 下一篇:教育行政問責的發展趨勢及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