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業工會論文

時間:2022-09-26 08:52:19

導語:煤炭企業工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煤炭企業工會論文

一、堅持“以人為本”,維護職工群眾的利益。

職工群眾是企業的主人,尤其是在生產一線的職工群眾,他們長期默默的奮戰在基層,任勞任怨,用他們的勞動創造著企業的利潤,因此他們更需要得到尊重和支持。工會做好職工群眾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做到和堅持“以人為本”,即在思想整治工作中充分發揮職工群眾的主體地位,幫助職工群眾,在他們之間建立溝通的橋梁。首先,尊重和理解。工會作為黨群組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從職工的心理基本需求為出發點,了解職工基本的思想情緒,充分尊重職工的勞動、認真落實尊重勞動、勞動光榮的政策,通過各種方式聽取職工呼聲,造就積極進取、和諧發展的企業環境;其次,將依據職工實際需求,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比如,通過“困難職工幫扶、退役軍人幫扶、助學行動”等活動,凝心聚力,發揮工會的橋梁作用。再次,以情感交流溝通為基本紐帶,用柔性管理的方式,用將心比心,贏得職工的認可,,與職工融為一體,成為團結的一家人。

二、堅持工作方法創新

社會進步,企業發展、市場變化引發企業員工在需求、思想觀念和行為等方面的多樣化、多元化、復雜化,單一的思想觀念和簡單的工作方法無法滿足不同的層次需求。隨著煤炭企業的發展變化,有些傳統意義上的工會思想政治工作出現了一些與職工新情況、新形勢不完全適應的形勢,因此必須加強煤炭企業工會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創新。比如心理學方法的運用。“蜂舞法則”:管理心理學中著名的“蜂舞法則”揭示,信息是主動性的源泉,加強溝通才能改善管理效果。運用心理學原理,可以為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平等、準確、廣泛、及時、零障礙的“全員溝通環境”。員工中的“文化心理”。心理科學的普及和相關原理方法的運用,優化了員工職業道德、強化了員工忠誠意志、內化了企業愿景理想,培育了員工的責任心、自豪感、歸屬意識,有利于企業內部先進的集體意識與優秀文化心理的形成。因次,煤炭企業工會應該充分發揮其聯系廣大群眾的這個實際,通過建立職工群眾的心理咨詢室、定期談話交流制度、員工心理檔案等,與員工平等對話、真誠交流、換位思考,就能極大地改變職工群眾因工作、薪水、人際關系等產生的情緒、思想問題或思想矛盾,科學有效的提高工會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三、完善工作體制機制

工作體制機制是保證工作常規運行和制度落地執行的重要支撐,完善煤炭企業工會思想政治工,最基本的路徑就是從民主管理這個最主要的組織制度入手,比如以職工代表大會為載體,充分發揮民主與集中的關系,鼓勵職工群眾積極獻言獻策,尤其是對職工代表的選舉上,要做到選拔面的廣泛性、更加注重從基層生產一線選舉職工代表,優化代表名額的比例配置;隨著80后、90后職工的加入,在職工代表的推舉時,還有注意的代表年齡的梯度結構,只有這樣才能最廣泛地聽取職工群眾的呼聲、代表最廣大職工的利益,拓寬與職工群眾的多元多樣化溝通渠道,

四、思想文化陣地

職工思想領域陣地,也是煤炭企業工會必須占據的。煤炭企業工會不僅要通過傳統的紙質媒體黨報、黨刊、電視等宣傳手段引導職工思想發展,而且也可以通過新媒體網絡:企業qq群、BBS、公共微博、公共微信等方式簡名扼要地傳播主旋律,積極宣傳正能量;同時也通過職工喜聞樂見業余文化生活方式,熏陶職工群眾,更好地為企業發展做貢獻。

五、加強煤炭企業工會政工隊伍建設

工會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質與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成正相關關系,一個思想素質高,作風優秀的工會政工隊伍必然給工會工作帶來極大的收獲,給職工群眾解決許多實際的思想、工作或生活問題,反之,一個享樂主義盛行、工作軟弱渙散、自身素質都尚不合格的隊伍,如何能幫助職工群眾呢?!因此,加強煤炭企業的工會政工隊伍建設,首先要加強作風建設,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認真踐行黨的群眾性教育路線活動,深入基層一線,做好職工群眾的工作;其次,就是要加強政治理論的學習,黨的政策、大政方針是堅持走“三個自信”的力量之源,只有夯實了理論基礎,才能在開展職工群眾工作的思想升值工作時,做到“成竹在胸”。再次,就是要加強業務技術知識的學習,煤炭企業是生產型的業務單位,職工工種包羅萬象:水工、電工、瓦斯工、采煤工等等,工會工作者要真正想職工所想,就必須對職工的工作有所了解,否則就可能出現“治標不治本”的“半拉子工程”。

作者:侯靜林單位:潞安集團常村煤礦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