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公共服務概念建立和諧人事行政
時間:2022-03-30 10:48:00
導語:優化公共服務概念建立和諧人事行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七大報告特別指出:“要加大機構整合力度,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健全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精簡和規范各類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事機構,減少行政層次,降低行政成本,著力解決機構重疊,職能交叉,政出多門等問題?!卑础笆叽缶瘛钡囊笸菩写蟛恐聘母?,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深化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的需要,是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使之與經濟體制改革相適應和協調的根本舉措,對于行政體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人事行政是國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人事行政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政府工作的成敗以及國家命運的興衰。從某種意義上說,古人所謂“人存政舉,人亡政息”講的就是選官、用官之于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性?!盀檎?,唯在得人。”因此,現代國家政府無不竭盡全力試圖構建行之有效的國家人事行政制度,制定公平合理、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人事行政政策。
一、大部制改革的內涵和本質
所謂大部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門設置中,將那些職能相近、業務雷同的事項相對集中,由一個部門統一進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職能交叉、政出多門、多頭管理,從而達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標。所謂大部制改革,就是調整政府部門之間的職能和管轄范圍,把那些職能相近,業務雷同的政府部門,經過合并重構,整合為一個更大的機構,使其管轄的范圍較寬,側重于橫向的微觀管理,避免和減少政府部門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活動。推行大部制改革,不只是部門之間的簡單合并,而是一種權力結構的重組和再造。它的本質是行政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的合理劃分和相對分離,從而實現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為此,既要在政府部門整體層面上構建決策,執行、監督適度分離的組織架構,也要在部門內部建立決策與執行相分離的機制。從而達到整體功能不僅大于部分功能,整體功能更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用公式表示就是:行政成本1+1<2,行政效率1+1>2。
二、我國人事行政改革的原因及歷程
當前,我們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的歷史起點,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為不斷適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以及和諧的人事行政關系,必須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步伐,對人事行政機構和制度進行改革。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建立精簡、統一、效能的政府機構,更好地推動黨的方針政策的執行,緩解財政壓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在我國,人事行政的管理機構主要是依據干部人事管理體制而設置的。
在革命戰爭年代和建國初期,我國的干部除了軍隊系統實行單獨管理之外,其余的都是由黨中央和各級黨委組織部門統一管理。
建國以來,人事行政的管理機構隨著歷史條件的不同發生過多次較大的變動,具體變動如下:政務院人事局(1949.10-1950.11)———人事局作為政務院的直屬機構,協調中央組織部管理政府機關的干部工作。
中央人事部(1950.11-1954.9)———這是由政務院人事局和政法委、財委、文教委、內務部五家人事機構合并而成,這一時期,政府人事管理權相對集中,權限范圍較大。
國務院人事局(1954.9-1959.7)———這是為適應1953年干部管理體制改變的新情況和貫徹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國務院組織法》的規定對中央人事部作出的調整。
內務部政府機關人事局(1959.7-1969.12)———這是根據二屆人大常委會四次全體會議關于精簡機構而作出的調整。
民政部政府機關人事局(1978.3-1980.7)———粉碎“”后,全國各方面工作進行調整,逐漸趨于正?;?,成立民政部政府機關人事局,負責政府人事行政工作。
國家人事局(1980.8-1982.5)———1980年,國務院決定將民政部政府機關人事局與國務院軍隊轉業干部安置辦公室合并,成立國家人事局,直屬國務院,負責綜合管理政府系統的人事工作。
勞動人事部(1982.5-1988.4)———根據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精神,本著重疊的機構撤銷,業務相通的機構合并的原則,將國家勞動總局、人事局、國家編委和國務院科級干部局合并,這時的勞動人事部業務范圍很廣,權限比其他時期都大。
國家人事部(1988.4-2008.3)———為適應中共十三大提出的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形勢的需要,為加快建立國家公務員制度,加強政府人事工作,七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建立國家人事部的決議。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08.3至今)———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決定成立國家公務員局,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管理。
三、大部制下人事行政改革解析
(一)轉變管理理念,強化服務意識
“與世界接軌,讓思想先行”,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是政府職能轉變的前提,更是人事行政改革的關鍵。受長期封建傳統文化的影響,某些官員由“公仆”變“主人”,官本位意識嚴重。這部分人以權力最大化為目標,追求權力背后的利益最大化,當了官似乎就要比別人更闊綽些。但現行的公務員工資制度顯然與他們的期望有很大差距,于是,他們在工作待遇上尋找補償,千方百計揩國家的油,更有甚者,特權思想嚴重,“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把其特權蔭及家庭成員。這一部分人嚴重地敗壞了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極大地損害了黨和政府形象。我國是人民群眾當家做主的國家,我們黨的執政地位、國家的一切權力都來自人民,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說到底都是人民賦予的。對共產黨人來講,職務是責任的標志,權力是服務的手段。“領導就是服務,干部就是公仆”,這是共產黨人對權力的應有態度。尤其是如今提倡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我們的黨政干部就更要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和公共服務水平,實現在服務中實施管理,在管理中體現服務。
(二)規范行政權力“,法治”與“善治”相統一
行政權力是一種稀缺性資源,行政權力行使的目的在于讓行政客體服從行政主體。行政主體擁有相應的資源,操縱了相應的事物,便具備了支配客體的資本。人事行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人事行政制度的實際運作,人事行政的總體目標是追求政府中“人與事”的協調,達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并在適才適所的情況下達到事竟其功?!胺ㄖ巍蓖ǔEc“人治”相對應,其基本主張是古希臘思家亞里士多德提出的法律至上和良法之治。在現代,法治作為一種觀念主張,不僅僅指一套規則和制度體系,其價值取向是與平等、民主、人權緊密相關的。由于法治在立法層面上的模糊性、滯后性,執法層面上對強制權力的依附性、社會功能層面上的單一性等,使得法治就有必要從“善治”中汲取營養。所謂“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會管理過程?!吧浦巍钡谋举|特征在于政府與公民對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一個還政于民的過程。如果沒有公民的積極合作和參與,最多是“善政”而不是“善治”。事實上,近年來,在公共管理實踐中大量出現的注重公共服務“、柔性執法”、協商對話、平等參與等,已經顯示出二者之間的相互包容和相得益彰。
(三)完善公務員制度,建設高素質公務員隊伍
我國從1993年正式頒布《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到2006年1月正式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制度建設正在不斷完善。但制度的運行還要靠人的遵守和監督,因此,核心還在于如何培養高素質的公務員。亞當•斯密的“經濟人理論”認為人是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布坎南的公共選擇理論認為“政治人”和“經濟人”一樣,也是利己和理性的,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他說“:當個人由市場中的買者或賣者轉化為政治過程中的投票者,納稅人受益者,政治家或官員時,他們的品性不會發生變化,既不比常人更好,也不比常人更壞。”人有私欲是不爭的事實,人的私欲在個人道德心不夠強且缺乏制度規范的情況下,就容易膨脹,容易造成對公共利益的有意或無意的侵害。不可否認,在干部隊伍中確實有一心為公、鞠躬盡瘁的人,但相當多數的人還達不到這個境界,廉政建設要以多數人的思想境界為基點。因此,通過建立他律和自律機制,即通過其他政治權力以及行政客體的制約,通過利益分配協調機制、行政責任機制和行政倫理機制等共同作用,使公務員能忠誠努力,遵守紀律,執行法律,履行行政職責,服從上級指揮,使其行為真正符合于公共利益,從而達到推動社會進步,實現人事行政和諧,實現社會建設和諧。
四、人事行政改革對我省的啟示
18世紀的法國政治哲學家孟德斯鳩提出了氣候影響政治的學說,他指出:“人的內在氣質和情感傾向與氣候有一定的關系。生活在寒冷地區的人們,充滿了精力,有較強的信心和勇氣。生活在炎熱地區的人們缺乏勇氣,身材矮小瘦弱,但感受性特別強?!焙幽系靥幹性?,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因此,我們既有吃苦耐勞和較強的信心和勇氣,又有著細膩的情感。河南既不靠東,又不靠西,沒有東部沿海的優勢,也沒有西部開發的機遇。河南人矜持保守,又豁達開放。在這樣的地理文化背景之下,公務員隊伍也是深受影響的。行政管理生存和發展的土壤是具體國家的具體國情。隨著思想大解放的深入和中部崛起的興起,我們更要搞好人事行政改革,服務經濟大局的發展?!叭诵凝R,泰山移”,只有充分調動各級各條戰線上人的積極性,才能有更大的發展。
一直以來,我國公務員的數量都是人們熱議的焦點之一,到2005年年底,按照最小的數值估算,我國吃財政飯的人和不吃財政飯的人的比例是1∶32。因此,通過精簡人員來減輕納稅人的負擔已成為改革的習慣性思維??墒俏覀儗Ρ纫幌?998年時美國的公務員數量,美國公共雇員是1925萬人,當年美國人口共計2.8億,官民之比為1∶15,但美國人并沒有要求政府對雇員大裁員。因為政府雇員大多數都從事的是學區管理人員、環境衛生人員、就業服務人員和社會救濟人員,這都是一線的崗位。而我們的公務員一直習慣在辦公室工作,習慣的是決策、管制和審批。這樣往往造成有事沒人干、有人沒事干。因此,我們重要的是要重新安排功能公務員的崗位配比,充實一線、充實基層,真正提高效率,真正搞好服務。郭庚茂省長在省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的第三次記者招待會上明確指出:“我省政府機構改革后的部門設置,原則上和中央的機構設置上下對口,這樣便于銜接和提高效率,同時也根據河南自身實際和發展特點,設立有河南特色的部門?!庇纱耍虾蟛块T的人事安排應盡量向一線和前沿陣地上安排,形成“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盡量向農業、教育和醫療這些行業傾斜,吸引高素質人才,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協調機制,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從“要我改革”轉變為“我要改革”,使公務員在工作上兢兢業業,為人上光明磊落,保持良好心態,守住清貧,耐住寂寞,經住誘惑,把住自我;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強化服務理念,構建和諧人事行政,打造服務型政府,建設和諧社會。
- 上一篇:全縣應急管理目標考評情況匯報
- 下一篇:紀檢監察工作實施意見
精品范文
9優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