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行政管理專業課程設置探討
時間:2022-09-12 02:51:20
導語:現今行政管理專業課程設置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教育學界,行政管理這門學科雖然仍顯稚嫩,但正茁壯成長。我國當代行政管理課程的設置,有著鮮明的特點及不足,作者在分析了這些專業課程設置的特點及不足之后,提出了優化行政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行政管理;課程設置;實踐
行政管理是一門新生的學科,它形成于19世紀末期。這門學科雖然起步較晚,但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現今已成為一門熱門學科。行政管理學專業是非常綜合的文科專業,它所培養的人才具有“通才”特點,需要掌握政治學、行政學、管理學、人事管理、公文寫作等基礎知識,就業適應性強。
一、現今行管專業的課程設置之簡明特征
1997年我國高教學科專業調整中,新設置了管理學門類以及公共管理一級學科,將原屬于法學門類政治學一級學科的行政學專業(二級學科)歸入公共管理學科之中,并更名為“行政管理”。[1]這意味著該專業為了適應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對應用型的管理人才的需求,人才培養方向由傳統的學術型調整為應用型。在行政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方面,各個大學相差無幾,尤其是在專業必修課的設置方面更是如此。基本分為四大類型:
1、政治類:比如政治學原理、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西方行政思想史等。
2、公共管理和政策分析類:比如公共管理學、公共政策、政府學、社會研究方法等。
3、法學類:比如法學概論、行政法學、憲法學等。
4、基本技能類:比如公文寫作與處理、社會調查與方法、公共關系與公務禮儀等。
二、現今行管專業的課程設置之不足之處
正如我們所知,行政管理是一門具有高強實踐性的學科,然而,從我國院校當前專業教學實施情況來看,還存在明顯的不足,總結為下列幾點:
(一)實踐教學的體制不夠完善,學校特點不夠鮮明
中國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他主張“教、學、做”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行政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也當如此。然而,當前該專業的教學情況是實踐性教學在整個教學體系中所占的比重非常低,并且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無法有效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發展。很多大學所設定的教學安排都大體相同,學校特點不夠鮮明。
(二)師資力量不足,教師專業素質水平普遍不高
現今,大部分教師只是具備基礎理論知識,缺乏在政府或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實際經驗,讓這些教師去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是很片面的,不利于開展關于實踐的教學課程以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課程設置規劃不合理
從專業課程設置來看,其特點主要有:第一,政治類別的課程同經管類別的課程相比,政治類別的課程較多;第二,理論性的課程同操作性的課程相比,理論性的課程較多;第三,課堂的教學課時同實踐課時相比,教學課時較多。這樣的課程設置難以滿足學生培養實踐操作能力的需求。
(四)專業教材的不足之處
教材是為學生提供系統知識,并輔助他們學習的主要資料,同時,它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基礎工具。課本內容的編寫除了需要從該項學科基礎知識的理論性和科學性著手,還應當關注學生身心發展成長性、階段性的特點。但是,我國當前行管專業的教材還存在以下缺陷:
1、教材內容的適應性不強
許多行政管理專業教材內容不夠新穎,理論知識偏深,缺乏實際性,使得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沒有得到充分訓練與培養,這難以滿足行政管理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
2、教材形式多樣性不足
當前行管專業教材內容不夠靈動,形式缺乏多樣性,除了紙質的課本教材,相關專業的多媒體教學資源相當匱乏,專業課學生輔導書和教師參考書供小于求,這些都不利于教學的開展。
三、現今行管專業的課程設置之可做的改進
(一)提高實踐類教學的地位,完善實踐類教學的活動
我國有句古語:“南人善舟,北人善馬”,這句話形象地表達了實踐活動對人的能力的形成與開發的促進作用。同理,實踐教學在行政管理專業教育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這是由該學科的特點以及該學科的人才培養目標所決定的。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的理論知識,只是對學科內容和知識體系具備了粗淺的了解,只有通過實際操作,他們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才能進一步深化掌握。所以,我們應該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指的是教師依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以公共部門管理案例為基礎,引導學生應用有關公共管理理論知識對實際公共管理情景進行分析、討論、交流,從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2、實踐基地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讓學生進行崗位實習。學校應該與政府、企事業單位簽訂協議,在實踐基地中打造出行政管理的工作環境氛圍且真正讓學生感受到行政管理工作的流程[2]并參與其中,增強他們剖析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處理問題的實踐操作能力。
(二)健全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授課質量的提升
教師團隊的師資力量是保證授課水平的關鍵,當下我國高校的行管專業必須從健全教師團隊建設著手,提升教師授課質量。從而提高教師專業基礎知識與實踐教學活動的授課質量。具體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建立完善的教師團隊教師隊伍的發展應該結合行政管理的專業特色,建立一支以專職任課教師為主體,兼職和聘請客座教授相結合的高素質師資隊伍[3]。兼職教師應當聘用那些在行政機關或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實踐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妥淌趹s請在學術界具有較高認可度的資深學者,以舉辦講座的形式進行教學。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專業學術知識,還可以使學生的視眼更加開闊。
2、由老教師引導,新任教師觀摩授課新生教師踏入教師行業工作的最初階段,不提倡立刻登上講臺授課,而應當觀摩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的授課方式,從中獲得啟發并付諸實踐。在觀摩學習期間,主要安排他們從事聽課、助課以及學生作業批改等輔助教學工作。
3、健全教師考核和激勵機制這樣能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表現突出的教師進行一定的獎勵,這樣可以起到教師模范帶頭作用。
4、安排教師去企事業單位“取經”學校要盡量為教師安排去企事業單位實習的機會,定期組織他們去企事業單位進行交流、培訓、取經,提高其專業技術水平和實踐能力。
(三)適當修改和完善課程體系
行管專業的課程設置應以實用性和操作性為主,著重培養實際操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是以,該專業的課程設置優化應該從課內課程和課外實踐兩個方面進行改革。
1、對課程設置要合理規劃,重整那些過時、重復、理論與實際相脫節的課程,削減公共基礎課程所占比例,增加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與邏輯思維方式的實踐性課程所占比例;
2、轉變現有重理論輕實踐的授課理念,應重視提高學習者的實踐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增加實踐性課程學時,促進公共管理資源優化配置,豐富學生知識體系,開拓學生視眼。
(四)完善教材運行機制
1、增強教材選用的適用性?!懊鞔_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選用符合學生能力發展的教材。合理規劃教材的內容,教材編寫應與專業建設相聯系,與課程開發體系相結合,要使課程設置具有針對性,實用性?!盵4]
2、增強教材選用的靈活性。行政管理專業教材應對單一紙質教材進行改革,加快立體化教材建設步伐,整合教材資源,持續開發網絡教學資源。
作者:郭媛媛 單位:長春工業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
參考文獻:
[1]戚煥麗.“通才”教育理念在行政管理專業本科課程設置中的應用[J].岱宗學刊,2010(14).
[2]程中美,吳勝,高海紅.論新時期行政管理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4(11).
[3]陶加煜.關于高職院校行政管理體制的思考[J].華章,2011(36).
[4]唐賢衡.“校企協同”視閾下的高職行政管理專業教材建設路徑分析[J].理論觀察,2015(8).
- 上一篇:行政管理專業培養困境問題研究
- 下一篇: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專業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