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業安全模式探究

時間:2022-10-14 03:02:37

導語:施工企業安全模式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施工企業安全模式探究

1.建筑業項目安全管理的現狀分析

綜合其因主要有:①人的不安全行為是釀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例如:操作錯誤(啟動操作不給信號、忘記關設備)、冒險進入危險場所、未使用防護用品等不安全行為。人出現一次不安全行為,不一定就會發生事故,造成傷害。然而不安全行為,一定會導致事故。②物(設備)的不安全狀態和不良的生產環境,也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對建筑行業來說,“物”包括施工過程中所涉及的設備、材料、半成品、燃料、施工機械、機具、設施等。如: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生產場地環境不良等。③安全意識淡薄,是事故的重要原因。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安全生產事故往往就發生在那些安全意識淡薄的人身上,由于他們安全意識差,在工作時盲目蠻干、麻痹大意、心存僥幸或圖省事等,他們的不安全行為,釀成悲慘事故的發生。特別是,領導對安全工作的重視不夠,員工相應的安全意識淡薄,因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更多。④安全管理基礎薄弱,是事故的主要原因。由于一些人安全意識淡薄,重效益、輕安全,致使安全生產基礎工作薄弱,安全生產投入嚴重不足,安全培訓教育流于形式,施工現場管理混亂,安全防護不符合標準要求,“三違”現象時有發生等諸多原因最終追溯為安全管理模式跟不上時展,

2.項目安全管理新模式的建立

為了切實改變現在的安全管理狀況,必須認真做好現場安全管理,樹立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建立新的符合建筑工程管理規律和項目管理特點的安全管理模式。這個新的安全管理模式不僅應該是符合項目管理規律、有效整合安全管理資源、程序化、標準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它還應該發揮最大限度降低和杜絕安全事故的作用。新的安全管理模式應該是:①工程項目全過程的安全管理。工程項目的各個階段:決策階段、勘察設計階段、施工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和竣工驗收階段,每一個過程中都要具有安全意識。不應該只局限在項目的施工階段。②工程項目全因素的安全管理。要覆蓋包含人為因素、管理因素、環境的因素、物質因素等。③工程項目全手段的安全管理。要善于運用法律手段、制度手段和教育手段等,增強生產人員的安全法制觀念、安全管理責任制和掌握安全生產的基本知識,增強生產人員的安全意識,實現工程項目的安全管理。通過科學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探索建立一個適應市場經濟和科學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①全員安全管理模式:全員安全文化是新的項目安全模式的核心。充分調動全員安全管理的積極性,全員參與,形成全員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模式的核心,這種全員安全管理模式是“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全天候”的管理。②安全目標管理模式:是生產企業將確定在一定時期內應該達到的安全總目標,分解展開、落實措施、嚴格考核,通過組織內部自我控制達到安全目的的一種安全管理方法。它以總的安全管理目標為基礎,逐級向下分解,使各級安全目標明確、具體,各方面關系協調、一致,把全體成員都科學地組織在目標體系之內,使每個人都明確自己在目標體系中的職責職能,目標量化,便于考核和衡量。從而通過每個人的積極努力來實現階段、項目、企業安全目標。③安全動態監控管理模式: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不應僅停留在整章建制,完善制度上。而應遵循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處理的原則,重在對各項安全規章的執行落實上。落實系統的安全責任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責,事事有制度,事事能受控”。建立科學、高效的安全生產動態監管體系,提高安全網絡系統執行力。④安全綜合管理模式:樹立正確的安全觀點,擺正安全與生產的關系,依然是施工安全一再強調的工作態度,安全與生產緊密結合,要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同步安排安全工作,相輔相成或保駕護航,把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工作和促進施工生產進度、效益的管理水平同部署、同監控、同促進。樹立良好的企業社會形象,增加在市場競爭中的綜合實力,實現安全生產零事故的管理目標。

3.運行項目安全管理模式應注意要與安全管理體系的運行緊密結合

新的項目安全管理模式是對傳統項目安全管理模式的改進,是安全管理理念的提升,其核心是通過對全員安全文化的塑造,最大限度地減少安全事故;其重心是樹立安全責任意識,加強制度措施的貫徹落實。在推行新的安全管理模式過程中要:①提高認識,強化安全管理。②加強安全技術教育、培訓,提高全員素質。③認真落實各級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④充分發揮安全保證體系,加強安全動態監管。⑤與時俱進積極開展安全評價和風險評估工作,加大對危險源的管理和監控,科學有效地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

總之,安全管理是事關國家和人民生命和物質財產安全的大事,每個單位、每個人對此都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作為高危行業的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肩負著更加艱巨的使命,需要不斷深究探索、有效運行和持續改進完善安全管理模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強化事故預防能力,努力實現安全事故零目標。

本文作者:崔虎梅工作單位:陜西省西安鐵路機械化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