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職業危害安全管理現狀及計策

時間:2022-11-23 04:12:33

導語:試議職業危害安全管理現狀及計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議職業危害安全管理現狀及計策

企業是承擔職業病防治措施的責任主體,有義務承擔職業病危害因素申報,組織職業病健康檢查和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管理。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相當部分企業主體意識淡薄,沒有能夠認真貫徹職業病防治法。僅僅只有半數的企業進行員工健康體檢制度、員工職業衛生培訓,加上很多企業本身設計不合理,職業病防護措施不到位,存在嚴重的職業病危害隱患。

一、相應對策結合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區域地方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職業危害都比較嚴重,要改善企業的職業危害狀況,需從多方面入手科學治理。

1.強化職業危害評價

職業病危害評價,以預防為原則,最大限度地降低項目投產后可能造成的職業病危害。在項目建設階段,預防控制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這樣不僅僅可以從源頭上控制職業病發生,而且還能夠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區域地方企業的職業危害評價整體不高(40%),這需要強化職業危害評價的力度,使得中介機構能夠更多介入企業的職業危害安全管理,更好的促進企業完善自身的生產環境,改進作業條件。通過評價提出預防、減弱和消除職業病危害的對策措施,從而得出建設項目應如何設計、管理才能達到職業衛生指標要求的結論。

2優化企業作業環境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優先采用有利于防止職業危害和保護從業人員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逐步代替產生職業危害的技術、工藝和材料,這樣可以從根本上降低職業性危害因素的數量,達到強化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對于危險有害因素影響較大的因素如噪音、粉塵等,需要針對企業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規范化標準,在條件許可的時候,推行強制化實行。

3.強化政府監管力度

由于從事職業衛生監督的人員較少,同時企業鉆政策空子,很多時候限期整改的整改措施常常難以落到實處。為有效防控職業危害,保護勞動者健康,需要形成政府在監督、監測、治療各部門通力合作的綜合防控職業危害預防和處置體系。各級人民政府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上,加強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為本,正確處理勞動者健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將職業病防治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實行職業病防治目標管理和責任追究制。

4.提高企業主體意識

中小企業對職業病防治重視不足,用人單位往往更是只追求企業的經濟利益和自身的發展,以犧牲勞動者健康為代價,有意逃避職業病的防治責任。這需要從行政與市場的兩個方面,通過監管和經濟杠桿,共同提升企業的職業危害安全主體意識。當然也存在有些企業本身對我國職業病防治法就不太了解,不知道企業應該承擔哪些職業病防治義務和責任,導致無意的忽視了職工的職業危害影響,這就需要加大對企業主體的教育培訓。

5.提高員工防范意識

企業員工需要充分認識到職業病的危害,增加安全防范意識,從被動的遵守企業安全規章制度,轉為主動的保護自我安全,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職業衛生培訓體系。由于勞動力過剩,且流動過大,勞動者因為害怕失去勞動,不會、不知、不敢使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一個合理的企業員工安全保障體系也是不可缺少的。

二、總結

針對調研的區域地方企業中存在的職業危害安全管理問題,需要從源頭上預防和控制職業病危害,保護勞動者健康,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的迅速發展,新型生產性企業、新型產品在不斷增加,職業病危害問題不斷出現,對生產性企業作業場所進行有效的監管是目前職業病防治的重要目標。因此,無論是政府、個人、生產企業、評價機構,都應該充分認識到職業病危害,切實的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并制定有效的對策和措施。

作者:張巍單位:江蘇中安科技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