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病房安全管理實踐研究
時間:2022-03-15 03:49:05
導語:婦產科病房安全管理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病毒肺炎(以下簡稱“肺炎”)疫情期間,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全方位保護醫護和患者安全,可有效避免肺炎感染的發生。依賴于完善的制度、有力的監督、有效的防護及各方人員的積極配合,該院婦產科全體醫護人員、婦產科患者及家屬、所有新生兒均未出現感染。
[關鍵詞]病毒肺炎;安全管理;婦產科
病毒具有潛伏期長、傳染性強等特點。研究顯示,病毒可以人傳人,主要以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為主[1]。患者在說話、噴嚏、咳嗽時會排出分泌物和飛沫,病毒會附著在飛沫上傳染給周圍的人。因此,病房內切斷感染途徑,保護醫護人員及住院患者是降低感染控制病毒肺炎(以下簡稱“肺炎”)的關鍵。婦科患者具有人員復雜、急腹癥多等特點,孕產婦又是病毒性疾病的易感人群之一,同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沖擊,必然會引發個體繼而產生相應的群體心理應激反應。消極的情緒和行為會導致心理障礙,包括急性應激障礙、創傷后應激障礙、抑郁癥及自殺[2]。本科在疫情期間,制定了相關程序及對策,從全方位保護醫護及患者安全。
1婦產科患者特點
本院婦科就診患者多為外地患者,接觸史復雜。來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途中有被病毒傳染的危險。而且,本科住院患者50%以上化療患者,其抵抗力差,易被傳染。產科就診人群主要是即將分娩或有特殊情況的孕婦,需要立即進行專科處理,這給肺炎的常規檢測帶來困難。目前,全社會對下一代都非常重視,往往1名孕婦到醫院就治,2個家庭陪同,人員較多,給接診者詢問接觸史帶來困難,增加了工作量。
2婦產科安全管理特點
(1)人員安全:疫情初期,正值新春佳節,大部分醫務人員外出探親訪友,其中部分工作人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同時又參加各種家庭聚會,給傳染造成很大的機會。而且,無癥狀感染者也具有一定的病毒傳染力[1],醫護人員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2)環境安全:醫院環境包括病房、醫療工作區、生活區、運送患者車輛及外環境。該環境每天進出人員多,接觸機會大,病毒傳播概率高。(3)物資安全:特殊時期,口罩、帽子、酒精物資緊張,而這些消耗品、必需品是保證臨床醫護人員安全的重要屏障,必須保證每一物品用到實處。
3肺炎期間安全管理措施
3.1對人員的管理。(1)工作人員方面:為了做好應急準備,同時減少感染機會,本院通知全體工作人員在最短時間內返回,在家待命。鐘南山團隊指出,在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最常見的癥狀是發燒(入院時43.8%的患者有發熱,住院期間88.7%的患者有發熱)和咳嗽(67.8%),潛伏期中位數為4d,最長可達24d[3]。因此,本院要求有特殊情況(途經湖北、接觸高危人群)的人員及時上報并自行在家隔離14d??剖医⒐ぷ魅藛T體溫登記制度,監測并記錄體溫,每天2次,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人員??剖颐刻煜蜥t院上報醫護人員返崗、隔離及身體情況。加強個人防護操作的練習及考核。做好防護是隔離病毒的必要措施,通過分時段觀看視頻、分組練習的方式進行佩戴醫用口罩、正確洗手、穿脫防護服、護目鏡等各項操作,并將考核結果記錄在個人學分冊,納入績效考核范圍。(2)對患者及陪護的管理:門診收住入院的手術患者,先入住醫院設立的手術準備病區,核酸檢測2次陰性再轉入各科病房。急診發熱就診患者,按制定完善的轉運、收治流程(圖1)處理,并簽訂肺炎流行病學調查表,明確患者及家屬的接觸史、旅游史,強調隱瞞病情的法律責任。對所有患者均實行單間管理。加強健康宣教,對在本院建卡未住院的孕婦,建立微信聯系,專人負責,每天詢問體溫及身體情況,并囑其盡量減少外出活動,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場所。做好個人防護和手衛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體質提升免疫力。在家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有任何情況及時聯系在院醫生。通過微信宣傳孕產婦和兒童肺炎防控知識。為減少人員的流動性,每位患者只允許1名固定陪護人員,避免交叉感染。陪護人員登記身份相關信息,建立體溫監測記錄,每天2次。為在院患者及家屬培訓正確佩戴口罩、“七步洗手法”等具體操作。要求患者及家屬在院期間均需佩戴口罩,尤其外出檢查等活動時,并要求其經常洗手,保持手部衛生是有效預防和控制病原體傳播最基本、最簡單且行之有效的手段。把細節護理管理模式融入至護理管理中[4],護理效果更為顯著,可降低感染發生率,強化護理滿意度。(3)對新生兒的管理:新生兒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感染為主,其次為皮膚、胃腸道感染。加強母嬰同室的有效管理,對降低新生兒的醫院感染率、保障母嬰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5]。接觸新生兒前后務必做好手衛生及鼻腔衛生,可有效降低帶菌率[6]。母乳喂養前,做好母親的乳腺及手衛生。每位新生兒間隔時間沐浴、接種等。根據室溫,指導新生兒的衣物添加,避免因過度保暖引起體溫過高。對疑似肺炎新生兒,參照《圍產新生兒病毒感染防控管理預案》[7]進行處理。3.2對病區環境的管理。(1)依托醫院三級感染管理網,各部門之間加強配合保障感染控制的順利實施[8-9]。制定責任架構圖,責任到人。各班責任護士對病房區域、治療區域、辦公區域分片區消毒管理,避免消毒盲區。同時確保能夠追究到人,保證消毒的質量。設立門禁管理方法,勸阻隨意外出閑逛、抽煙人員,對入科人員進行信息登記,以防一旦出現疑似肺炎病例,能夠及時追蹤到接觸人員。電梯按鍵、開關等公共接觸較多地方,設立免接觸設備,以防病毒接觸眼膜等地方造成感染。完善隔離分娩間,制定并更新流程(分娩室肺炎觀察流程、肺炎疑似患者接診流程;分娩室肺炎疑似患者及觀察患者標本送檢流程等)。護士做好環境介紹,及時將疫情期間醫院和病房的新環境及新規定介紹給患者及家屬,提高執行依從性。(2)合理、正確使用消毒方法。病毒對熱敏感,56℃30min、75%乙醇、含氯消毒劑、乙醚、過氧乙酸、氯仿和紫外線等均可有效殺滅該病毒[10]。建立紫外線等使用登記記錄,患者出院后病房終末處理前均需紫外線消毒。辦公區域中公共用品,尤其電話、鼠標、鍵盤等使用頻率較高物品,使用75%乙醇擦拭,每天3次。病區入口處放置鞋底消毒設備,配置0.2%含氯消毒劑,根據人流量每2~4h更換1次。每張病床配備免洗手消毒液,病區走廊的每個病房門口配備1瓶免洗手消毒液,每周檢查消毒液的失效期,到期及時更換,并登記。3.3對物資的管理專人管理消毒隔離物資,采取實名制使用領取記錄,為補充物資提供可靠依據,同時避免公物私用。根據病房收住情況,合理安排人員值班、備班。這樣既可減少人力資源和物資的浪費,又可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
4確保身體安全的同時,關注全員的心理安全
肺炎讓所有人都猝不及防,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此次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護人員面對疫情,工作任務出現調整時,都可能出現一些與平常不一樣的心理、行為反應。70%醫護人員睡眠質量受影響,很多醫護人員出現不同程度的強迫癥,如見到水龍頭就去洗手[11]。一般公眾通過媒體和相互間的傳播,較易產生恐慌、盲目消毒、甚至易怒、有攻擊行為或有報復想法等心理障礙[12]。積極正確引導能促使個體或群體有效地采取相應的應激措施,從而更好地保護自己,維持社會穩定。本科依托醫院平臺,利用心理學組的焦慮及抑郁評分量表對醫護人員及患者進行評分。及時安排專業人員對評分異常者進行疏導,效果顯著。推薦醫護人員通過網絡學習《病毒肺炎全民心理健康實例手冊》[13],對特殊情況下的心理狀況進行自我調節。
5小結
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本院婦產科全體醫護人員、婦產科患者及家屬、所有新生兒均未出現感染,這有賴于完善的制度、有力的監督、有效的防護及各方人員的積極配合。疫情防控期間,也凸顯出部分問題:實行單人固定陪護,對陪護者體力、照護要求較高。陪護者作為健康人,活動范圍、飲食等方面長時間受到限制,會出現抵觸心理,可考慮疫情穩定后,定期更換陪護人員?;颊呒凹覍僭诓^活動時,戴口罩執行率有待提高。目前,病房逐步恢復收治患者,就診患者量增加,如何進一步做好科學、規范化的管理,避免交叉感染,嚴防聚集性疫情事件發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作者:李婷婷 黃媛媛 王麗 季愛華 單位:東部戰區總醫院婦產科
- 上一篇:醫院人事檔案信息化管理綜述
- 下一篇:煤礦通風安全隱患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