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時間:2022-02-05 03:10:26

導語:《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摘要]管理能力是高職院校財經大類學生在職業工作過程當中所需要的關鍵發展能力。本文認為,高職院校財經大類專業學生的職業發展的關鍵能力是管理能力。在人才培養中要實現學生管理能力的培養必須推進《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必須明確課程定位和目標,做到基于工作過程需求導向實施課程內容的解構和重構,基于職業成長規律創新課程教學模式,基于課程目標實現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基于項目教學開展資源建設,基于能力考查改革課程考核。

[關鍵詞]高職院校;課程教學改革;職業發展能力

一、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學生職業發展能力分析

筆者多年來一直在高職教育教學一線從事管理類課程教學和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我們對財經大類各專業面向的職業領域做了深入的研究,對用人單位人力資源部門和高層管理人員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對兄弟院校同類專業人才培養面向的就業崗位和所需能力進行了分析,對學生的職業發展愿景做了調研統計,對畢業生畢業后五年的職業發展進行了跟蹤隨訪。

二、《管理學》教學改革是學生管理能力形成的關鍵

找到財經大類學生職業發展能力的關鍵能力不是問題的解決,僅僅是找到了方向,路徑的選擇仍然十分重要。經過筆者多年的研究,得出了“只有推進《管理學》課程改革才能有效實現財經大類專業學生管理能力培養”的結論。之所以有這樣的基本結論是因為高職學生的基本特點和用人單位需求決定的。目前,我國高職教育主要是培養??茖哟蔚膶W生。這類學生入學錄取分數線較低,其理論思維能力,特別是抽象思維能力較之高分段的學生有明顯的差距。

三、明確課程教學目標,推進《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

經過需求調研,根據高職人才培養的定位,我們將課程教學目標從知識、能力、素質三個維度予以確定。在知識層面,我們確定了“了解管理的意義及要求,理解管理的基本概念和職能,系統掌握管理的原理、原則、程序、方法”的目標。在能力層面,我們從專業能力、社會能力、方法能力三個方面給予了細化,分別形成了“制定計劃、設計組織、領導下屬、控制組織活動”的專業能力目標,“溝通、合作、協調”的社會能力目標;“歸納、總結、持續學習、聯系、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力目標。在素質層面,根據行業企業的要求,我們主要從“積極的人生態度、強烈的事業心、健康的身心、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踏實細致的工作作風”確定教學目標。同時,在《管理學》課程內容改革方面,我們做到“四步、三化、兩構、一集成”?!八牟健本褪钦n程內容改革的實施步驟。一是在課程教學中,對不同專業對應的行業、企業崗位分析的基礎上,明確了不同專業對應行業、企業的崗位管理工作過程。二是在崗位分析的基礎上,我們明確了各工作過程所需的職業能力并依據職業能力將《管理學》學科知識作了全面的解構,分為基本理論部分和基本職能部分。三是在解構之后按照職業工作過程所需的職業能力實施課程內容的重構。四是實施了內容集成性改革。對基本的理論知識采取宜粗不宜細的原則予以適當的處理,對“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四大管理的基本職能則按照工作過程的要求集成到“任務”當中,以實現直觀的感受和理性的把握?!叭本褪菍崿F三個轉化。一是將學生能力目標向教學目標轉化;二是將學生就業面向的職業領域的工作過程向學習領域轉化;三是將學生在職業工作中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務向課程內容轉化?!皟蓸嫛本褪钦n程的解構和重構。按照學科自身體系和邏輯將《管理學》內容實施解構,然后按照職業工作過程實施內容進行重構。解構與重構的過程既遵循學科自身的邏輯又符合職業工作過程的邏輯?!耙患伞本褪菍ⅰ豆芾韺W》學科體系的理論內容按照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集成于不同的任務中。

四、基于職業成長規律的課程教學模式創新

目標已經確定,內容已經構建,模式就成為課程教學改革成功的支撐。經過我們多年的研究和實踐,我們創新了《管理學》課程教學模式,構建了“三點、三階、四段、三級”課程教學模式。“三點”就是以“就業”為落腳點,突出就業導向;以“做”為中心點,突出教學做合一;以“任務”為聚合點,承載教學資源?!叭A”就是從認知到模擬到實踐三個遞進的階梯?!八亩巍本褪钦n程教學課內課外的四個階段,分別是準備階段、引入階段、實施階段、評估階段?!叭墶本褪菍崿F從手把手向前走的學生完全不獨立狀態到放開手向上游的半獨立狀態再到自動走大自由的狀態三個等級。

五、基于課程目標實現的教學方法及手段的變革

方法與手段改革是課程改革的重要方面。在目標確定、內容解構與重構、模式確立的基礎上實施有利于實現目標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是整個課程改革“最后一公里”的環節。處理好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關系整個課程改革的實效。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我們改變了傳統《管理學》課程教學以課堂講授為主,以案例討論為輔的教學方法,實施了按照學生不獨立、學生半獨立、自動學習三個能力層級對應不同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在學生不獨立的狀態下,我們采取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讓學生感知性地學習。在學生半獨立的狀態下,我們采取頭腦風暴法、思維導圖法讓學生帶著問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逐步進入獨立狀態。課程教學資源建設在整個課程教學改革中處于保障地位,沒有資源建設課程改革將寸步難行。在長期的研究和實踐中,我們將案例庫的構建、任務庫的構建、教學團隊建設、教材建設、課程標準建設、練習題庫建設、實訓室建設和校外基地建設作為課程建設的主要領域。我們通過校企合作形成了企業經營管理的真實案例庫和任務庫,構建了企業專家參與的課程教學團隊,編寫了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管理學基礎》,編寫并持續改進課程標準,優化練習題庫,建立了社會工作實訓室和職場工作能力實訓室,建立了面向不同行業的企業實訓基地。這些建設為順利實施《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課程考核是檢驗課程改革成效的重要環節。在課程改革中,如果我們的考核仍按照傳統的考核方式考查難以考核出學生實際的管理能力。我們改革了傳統的考核方式。我們實施了基于能力考查的考核內容改革,讓考核貫穿在整個課程學習過程中,改變了由一張期末試卷確定成績的做法或簡單的將平時出勤和作業加上期末考試的成績按照不同的權重計算成績的做法。在實踐和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形成了基于能力考核的學生考核綜合量表,從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信息搜集與處理、分析解決問題、交流合作、創新思維、職業素養(職業態度、職業作風、職業精神)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全程化、全方位的立體交叉考核??己艘孕〗M為單位,實施小組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得出小組得分。在小組內部再實行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得出學生個人得分。

作者:劉興星 單位:四川現代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