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學教學模式分析

時間:2022-11-23 10:19:33

導語:公共管理學教學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管理學教學模式分析

摘要:文章分析了公共管理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指出了多元化雙主型教學模式在公共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并提出了多元化雙主型教學模式在公共管理學教學中應用的思考與建議。

關鍵詞:公共管理學教學;多元化雙主型教學;教學質量

公共管理學是高校公共管理類專業的主干課程,是研究以政府為主體的公共部門的管理活動及其規律的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1]。筆者根據自身多年在公共管理學課程教學中的實踐經驗,對公共管理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困境進行了分析,并根據公共管理學課程教學中多元化雙主型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提出了幾點思考和建議,以便進一步推動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一、公共管理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教師教學創新能力不足。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以廣東海洋大學(以下簡稱“我?!保┕补芾硐担ㄒ韵潞喎Q“我系”)教師為例,我系每位教師每學期的教學任務不少于兩門課程,甚至有的教師一學期需承擔三到四門課程的教學任務。除此之外,他們還有繁重的科研任務。這種情況下他們無法集中全部精力在公共管理學課程改革和創新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陳舊。課堂上還是以教師理論講解為主,輔之案例分析,案例教學也只是停留在理論分析層面上。同時,大多數教師外出培訓進修、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的機會很少,導致了師資隊伍教學創新能力得不到改善和提高。(二)部分學生惰性思維短時期內無法消除。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長期以來占據主導地位,部分學生的惰性思維在短時期內無法消除,“搭便車”的現象時有發生[2]。舉例來說,案例教學法是公共管理學最常用的教學方法,為了培養學生自主研究實際問題的能力,公共管理學課程教學中會組織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案例探討。在小組成員充分討論達成共識的基礎上,整合全組的意見綜合提交案例分析報告。教師根據每組最后提交的案例分析報告給出成績,即同一組學生的得分相同。這樣一來,個別不積極參加討論沒有做出貢獻的學生仍然可以獲得與其他認真參與實驗的組員一樣的成績。長此以往,就造成了部分學生在學習上的懶惰。(三)網絡教學資源建設不完善。公共管理學課程是一門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在信息化、數據化的今天,網絡資源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便利[3]。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通過社會上的熱點問題探討來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現實問題的習慣,鍛煉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但部分高校教室仍然存在電腦設備陳舊、上網速度慢甚至無法聯網等硬件建設不足的情況。至于軟件方面的投入就更少了,有些即使提供了網絡教學資源,但又存在質量不高、利用率低、更新緩慢等問題。(四)實踐教學環節缺乏。“公共管理學”是建立在當代公共部門管理的實踐尤其是政府改革的實踐基礎上的一門課程,是從這種實踐中產生的新理論體系,并反過來指導這種實踐的模式,它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現實性[4]。因此,在公共管理學課程教學中,實踐教學十分必要。但大多數高校公共管理學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相對缺乏,從課程大綱的學時分配來看,理論教學學時遠遠多于實踐學時,有的沒有建立相對固定的實踐基地,缺乏與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之間的合作,使得學生實踐能力相對薄弱。

二、多元化雙主型教學模式在公共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

“多元化”是指教學方式方法上的多元化,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采用討論式、啟發式、研究式、案例式等多種教學方法?!半p主型”即強調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應分別為“教”和“學”的主體。在“雙主型”教學中,教師成為主導力量,由知識的傳授者變成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學生處于學習的中心地位,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半p主型”教學模式的實施,是建立在“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基礎上的。針對公共管理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2014年開始,我校借助校級精品課程建設和教改課題的設立,將多元化雙主教學模式應用于公共管理學課程實際教學工作中。(一)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廣東海洋大學管理學院(以下簡稱“我?!保┗旧鲜莾蓚€小班合班上課,有時甚至四個小班合班,人數眾多課時緊張,所以,在開展公共管理學課程的教學時,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討論式教學方式最為合適。首先,教師根據本課程的特點和內容設計討論的選題,選題盡量貼近社會實際,才更能激發學生討論的興趣。其次,將學生以5~6人劃分為一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后搜集相關資料進行討論、分析并形成共識;最后,綜合小組討論結果在課堂上以PPT形式進行成果展示和分享,教師和其他學生可就其研究成果進行點評、提問和質疑,實現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二)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網絡資源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它是多元化雙主型教學模式實施的基礎和平臺。公共管理學課程主要是研究政府部門的管理活動的,現在政府部門都建立了自己的門戶網站,網絡上會及時和更新公共管理信息,可以通過網絡獲取大量的資料和素材。高校圖書館公共管理類的電子圖書、期刊,名校提供的公共管理學課程精品課程及精品視頻公開課之類的教學資源,也大大方便了師生的查閱、參考和應用。除此之外,我校還鼓勵教師自主開發本課程的教學資源,建立了公共管理學課程精品課程網站,公開了課程信息、教學課件,建立并不斷更新公共管理學課程案例庫、試題庫,并提供在線討論和答疑等教學活動。它為學生創造性地提供了多途徑、多方式學習知識的開放式教學環境,提高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也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式,保證了教學手段的現代化。但有一點值得注意,因為網絡信息錯綜復雜、良莠不齊,導致涉世不深的學生難辨真偽,教師一定要充分發揮好主導和指導作用。(三)開展校府合作的實踐教學。傳統公共管理學課程的課程教學重理論、輕實踐,實踐教學難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學生需要及社會需求。特別是缺少固定的實踐教學基地,給我校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因為公共管理學課程的特殊性,主要是為政府機關培養人才,因此,我校公共管理學課程積極探索實踐教學法,特別是初步建立起了校府合作的實踐教學模式。由學校出面負責聯系了部分國家政府機關或事業單位,與他們達成合作意向,逐步建立起固定的實踐教學基地。在實踐中,除了公共管理學教師全程跟進指導外,我校還聘請了政府部門的負責同志為實踐導師,給學生提供業務上的指導和幫助。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完成整個實踐環節,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還為他們將來的就業打下了基礎,做好了準備。這種合作機制目前還處于初步交流階段,有待在今后的實踐中進一步深入開展。學生課程結束以后,采用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進行了教學效果的調查。調查結果表明,相對傳統教學模式來說,多元化雙主教學模式更能活躍課堂氣氛,加強師生互動交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同時,對教師教學的認可度和滿意度也得到了提升。從最終的課程考核成績來看,學習效果也是較為明顯的。

三、多元化雙主型教學模式在公共管理學教學中應用的思考與建議

(一)積極轉變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要想多元化雙主型教學模式能夠得到很好地實施,公共管理專業的教師和學生首先應積極轉變自身角色。對教師而言,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知識的傳授者變成了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不再是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指導學生、促進學生主動建構知識[5]。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局限于常規課堂講授,不能照本宣科、泛泛而談,不能單向性傳遞知識,應注重教師和學生雙向性的互動。尤其是公共管理學這樣的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更需要教師切切實實與學生進行探討,指導學生進行具體實踐操作。對學生來說,不再是被動地學習,而是自發地主動學習。他們就要克服自身的惰性思維,改變傳統的學習習慣和方法,以自我學習、自我成長為主,獨立思考,主動發現并掌握相關知識,不斷自我完善和發展[6]。(二)提高師資隊伍的多元化雙主型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力。多元化雙主型教學模式對公共管理學課程師資隊伍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知識講授外,他們還需設計教學活動,創設教學環境,合理設置教學內容,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這就需要學校進一步提高師資隊伍的多元化雙主型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力[7]。一方面,可以通過派遣公共管理學課程組教師出國進修、訪問,參加國內公共管理學教學科研學術交流活動,來學習借鑒國內外各大高校在多元化雙主型教學模式上先進的經驗,推進多元化雙主型教學模式的實施[8-9]。另一方面,我們可以依托公共管理學課程的教學來實踐多元化雙主型教學模式,不斷積累經驗,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法和措施。

總之,在公共管理學課程教學中,多元化雙主型教學模式的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能夠解決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困境,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都有實際效果,并能實現公共管理教育理念、方法和手段的創新,為我國培養更多合格的公共管理人才。由于公共管理學課程的特殊性質,多元化雙主型教學模式在實施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為此,學校在公共管理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將繼續努力實踐,積極探索。

參考文獻:

[1]閻軍,趙建華,趙曉蘭,等.師生互動雙主體教學體系的探討與實踐[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9(1):72-75.

[2]趙艷霞,呂震宇,李亞莉.《公共管理學》教學優化與特色課程建設:基于應用型管理人才培養視角[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6(5):120-123.

[3]陳瑜,蔣杰.小組討論式教學法在公共管理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文史博覽(理論),2015(5):75-80.

[4]葉瑜敏.研究型教學模式下本科《公共管理學》課程教學探索[J].人力資源管理,2018(1):290-291.

[5]彭正波.“互聯網+”背景下的公共管理專業互動式教學模式研究[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6(3):110-112.

[6]蘇萍,史曉燕.深度學習觀下“雙主”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職教通訊,2017(27):47-51.

[7]邵海清.管理學課程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初探[J].經濟師,2011(7):136.

[8]李海鵬.論發現教學模式在《公共管理學》教學中的運用[J].新西部(理論版),2009(5):217-218.

[9]盧智增.公共管理學科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文教資料,2012(15):169-170.

作者:趙妮婭 單位:廣東海洋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