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路徑
時間:2022-12-17 09:38:48
導語:高校管理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課程思政是提升高校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途經?!?a href="http://www.trq119.com/lunwen/xinzhen/glxlw/202112/751047.html" target="_blank">管理學》是經濟管理大類的基礎課,提高《管理學》課程思政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闡述了應用型高校課程思政的重要性,分析了應用型高校當前《管理學》課程思政教學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了《管理學》課程思政改革的創新路徑。
【關鍵詞】應用型;高等院校;管理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一、應用型高校課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應用型高校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高校。《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提出“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型轉變”的發展目標。隨著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開啟,對于各類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所以應用型高校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更加凸顯。我國應用型高校培養的必須是既具備廣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又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質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人才。
二、應用型高校《管理學》課程思政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相應的科學規劃。一項工作要做好,科學的規劃必不可少。《管理學》課程需要在科學的規劃指導下,才能取得課程思政的應有效果。這個規劃主要體現在《管理學教學大綱》的制定方面。當前,很多高?!豆芾韺W教學大綱》中沿用傳統的思維方式,在教學內容方面,側重于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對于思政方面的內容融入不夠?;蛘撸邢笳餍缘谋硎?,但是不夠具體目標,導致執行起來較為困難。(二)教師隊伍的課程思政意識和課程思政能力不能滿足需要。對于專業課教師來說,很長時間以來,更加關注的是專業知識是否扎實,專業技能是否具備,在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這方面的意識普遍不足。很多教師認為,思政教育應該是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班主任的工作,與專業課關系不大。在如何挖掘專業課的思政元素,如何將這些思政元素融入《管理學》專業知識的傳授,這些方面,很多教師能力不足。(三)教學內容和方式沒有體現課程思政的特色。課程思政要求結合專業課的內容,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我國的歷史文化等方面,融入思想政治方面的相應內容。由于課程思政的概念正式提出和實施時間較短,很多《管理學》任課教師在教學內容中,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融入窗口和融入內容。有的教師為了體現課程思政的特點,在《管理學》課程教學中生硬的融入一些思政因素,沒有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所以效果不盡人意。教學方式上,采用傳統教學方式較多,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效果都沒有達到要求。(四)缺乏有效的反饋和考核機制。《管理學》課程思政效果如何,該如何改進《管理學》思政課程?這些問題缺乏反饋機制,也沒有完整的考核方式。
三、應用型高?!豆芾韺W》課程思政創新策略
(一)加強規劃設計。任何事情,先要有科學的規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對于應用型高校來說,課程思政首先需要有頂層規劃設計。從校級層面著手,需要由黨委牽頭,建立專門的課程思政規劃設計機構,針對應用型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結合本校實際,組織相關專家,特別是要吸收專業課的教師,共同探討,提出適合本校特點的課程思政方案。其次,就《管理學》課程思政來說,負責《管理學》具體教學的院系,需要組織相關教師,同時吸收校外專家、社會公眾、學生代表,大家一起研討,如何在《管理學》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在討論的基礎上,制定出新的《管理學教學大綱》?!督虒W大綱》中充分考慮應用型高校需要培養的人才的具體標準,結合當地實際。既要有理論教學大綱,也應該有實踐教學大綱。(二)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升教師課程思政意識和課程思政教學能力。課程思政提出的時間不長,相關的專業課教師多數沒有從事課程思政的經驗。對于從事《管理學》教學的教師來說,大家普遍對于《管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如何貫徹思政理念,體系思政內容感到陌生,對于從事《管理學》教學的課程思政能力也沒有明確的概念。本文認為,《管理學》課程思政意識體現在進行《管理學》課程的各個環節。在大綱制定階段,課程內容設計、課程教學方法設計、作業布置等方面,都要有意識的提煉思政元素。《管理學》課程思政能力主要體現在:對于立德樹人目標的準確把握能力;從古今中外的社會生活實踐,特別是中國古今的社會實踐中提煉出與《管理學》課程內容相關的思政元素的能力;將提煉出的思政元素與《管理學》課程講授相互結合的能力;能夠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管理學》思政課程內容教學活動,并從中增強思政素質的能力等。要提升這些能力,需要進行系統的工作,可以通過研討和外出參觀學習,通過向有經驗的同行學習請教,結合應用型高校的實際,提升在本校從事《管理學》教學中的思政課程能力。(三)改進教學內容,將《管理學》專業內容和思政元素科學融合。這里僅僅以大家普遍認可的管理學五大職能,即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創新職能為例,談談如何挖掘這些職能中的思政元素。結合當前我國實際,可以挖掘出相當多的思政元素。計劃職能中,可以以當前的疫情防控為例,進行對比挖掘。我國有全國一盤棋的規劃,武漢人民為了全國的利益,無怨無悔,執行封城計劃,全國各地調集精兵強將,一起支援武漢,終于取得疫情防控的勝利。反觀西方許多國家,特別是某些大國,由于各地各自為政,沒有全國統一的疫情防治計劃,直到現在,疫情防控依然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由此增強對于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價值觀的認同,增強愛國主義意識。在組織職能中,同樣以疫情為例,我國可以組織起全國的力量,全民抗擊新冠疫情,體現出高度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反觀某些西方國家,很多民眾不響應政府號召,組織渙散,這也是疫情得不到控制的重要原因。由此增強對于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認識。在領導職能中,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們取得的精準扶貧的決定性勝利,為世界扶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件事情將載入史冊,可以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刂坡毮芊矫妫诰虺龅乃颊?,我國疫情防控中采用精準防控,有具體的疫情控制預案,保證我們出現零星疫情時候,能夠很快被控制住,這說明有效的控制的重要性。在疫情控制過程中,許多人舍小家、顧大家,顯示出優秀的職業道德水平。這些都可以潛移默化到學生們的心里。通過抗擊疫情的行動,更多人認識到醫務人員的偉大,認識到團結的力量。創新職能中,可以結合我國最近一段時間取得的創新型成果的介紹,增加我們的民族自豪感,比如,我國能夠全球首次進入到世界最深的海底考察,能夠實現探月工程。華為在大國的打壓下依靠創新,愈挫愈勇,取得輝煌成就。(四)改進教學方法。為了使得《管理學》課程思政能夠取得預期效果,應該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采用更加靈活多樣,同學們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要充分發揮同學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管理學》各個章節教學中,提前布置同學們,尋找我國古今實踐中體現管理學各個章節內容的實踐事件,可以增強同學們調研能力,也能增強對于我國實踐的認識和民族自豪感。課堂教學中,提供一些機會讓同學們討論和發言,提升大家的集體協作意識和表達能力。除了課堂教學以外,眼光向外,尋找新的教學方法。如增加實踐教學的內容,帶領大家參觀一些有意義的文化遺產,一些搞得好的企業,體會到祖國的美好。(五)完善考核和反饋機制。為了提升《管理學》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可衡量性,以便于進行科學的改進,需要建立一套相應的反饋和考核機制??梢圆捎?60度反饋機制。通過教師自評,同行互評,領導聽課評論,社會公眾評價,同學評價相互結合的方式進行。《管理學》課程思政效果的顯現是長期的過程,不可能立竿見影。所以對于《管理學》課程思政效果的反饋和評價應該貫徹長遠的思想,不能苛求立即取得多么大的成果。因為學生思想素質的提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作者:陶愛祥 胡立虎 徐婧 劉楚 錢嘉欣 陳璐 葛寒菲
- 上一篇: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課程思政元素分析
- 下一篇:管理學原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策略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