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城市地段空間結構出路
時間:2022-07-06 04:43:54
導語:延續城市地段空間結構出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歷史地段的空間結構直接反映著歷史地段的風貌。因此對城市歷史地段空間結構的延續,即是對歷史地段風貌的延續。保持和完善歷史地段的空間形態是城市歷史地段發展的基礎。延續城市歷史地段的空間結構特征是形成城市歷史地段風貌、建立城市歷史地段歸屬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延續城市歷史地段空間結構的途徑
我們可以通過保持和完善原有肌理的連續性、空間的連續性、空間尺度的連續性來實現城市歷史地段原有空間結構的延續。
1、城市歷史地段原有空間形態的延續
(l)保持城市歷史地段肌理的連續性城市歷史地段的肌理是指地段中實體和虛空之間的關系,主要在平面上觀察,像布料經緯線之間的空隙,當然實際情況是相當復雜的。現實環境中歷史地段的肌理表現為建筑和建筑之間的空間,這是城市空間形態的二維反映。它提供了很多有關空間的信息及城市歷史地段底界面的形式變化,反映出城市歷史地段的平面特色,延續城市歷史地段的肌理是保持環境認同感的重要環節。
(2)保持城市歷史地段空間的連續性空間的連續性包含著物質形態方面的連續及視覺心理方面的連續兩方面內容。物質形態方面的連續就是指由具有連續性的空間界面或環境實體在空間環境中的延續。在城市歷史地段中,我們可以通過公共開放空間的設置,保持城市歷史地段空間的連續性。在順應原有環境肌理的基礎上,增加公共空間,不僅能夠改善歷史地段的功能,還使整個地段整體空間有疏有密,保持空間連續性的同時產生視覺上的中心。視覺心理方面的連續就是指運動觀察者在運動過程中所觀察到的片斷的整合。位于運動者前方的目標可以成為運動行為的誘因,在對城市歷史地段進行改造與整治的過程中,應注重公共空間的合理設置,使之形成在行進過程中的一系列的觀察前方目標的視覺通道,從而引導人們向前運動。
(3)城市歷史地段空間尺度的延續空間的尺度對人們在進行各類活動時的心理感受有著很大的影響,適宜的空間尺度會使人們產生舒適安定的心理感受。一般城市歷史地段的尺度都不大,建筑的各個界面與街巷的整體空間環境之間存在著良好的比例關系,空間尺度普遍具有親和力。如果我們在對城市歷史地段進行改造過程中,盲目地拓寬街道就會喪失城市歷史地段宜人的空間尺度。而當某些城市歷史地段的道路交通的確有必要進行適度的拓寬時,就應該在改造過程中通過不同形式的鋪地、小品、樹木、構筑物的設計,保持原有的宜人尺度感,延續原有尺度關系。
2、城市歷史地段街巷空間的保護
街巷空間是人們為了解決交通,沿著一條交通路線的兩側修建建筑所形成的帶狀空間形態。街是歷史地段的主要道路,巷是街的分支。荷蘭人稱街道是“生活院子”,這就表明街巷空間不僅僅是交通空間,其中還包含著人們的生活,是人們交流、休閑、娛樂等生活的重要場所。它是城市歷史地段的歷史、經濟及文化水平的集中反映。因此街巷空間的保護在城市歷史地段的保護中需要認真對待。并以下列幾方面為重點:
(1)保護和延續街巷的空間結構城市歷史地段街巷空間形態與街巷空間中的各種生活場景融合在一起,構成了城市歷史地段中豐富的生活場景。目前,很多歷史地段的街巷空間結構并不能夠適應新的生活方式,這種情況下可以采取保留主要街巷的方法來達到延續歷史的目的,實現街巷空間結構的延續。
(2)控制街巷空間的尺度一般情況下,城市歷史地段的街巷空間普遍具有宜人的尺度,這種尺度使置身于街巷當中的人們感到舒適。因此,保持街巷原有的空間尺度是延續歷史地段特色的重要內容。我們可通過以下兩方面進行街巷空間尺度的控制:①建筑物體量的協調。城市歷史地段的新建建筑要充分尊重原有建筑物的尺度,將建筑物各個要素的大小尺度及排列組合作為研究重點。我們應把握原有建筑開間、高度的固有性,總結其規律,從水平、垂直、深度三方面綜合考慮街巷空間的尺度,以求新建筑與周圍建筑體量相協調。這并不是說新建筑要完全套用舊建筑的模式,而是通過尋找建筑體量劃分的相似性、延續性,達到與原有建筑相協調的目的。②保持街巷線性及高寬比例關系。街巷空間基本上都是按照生活習慣或地域特點順應自然建造的。因此,在城市歷史地段的改造與更新過程中,遵循原有道路的線性空間,盡量保持其原有的高寬比例關系是保持宜人尺度的關鍵所在。
(3)保持街巷空間界面連續統一界面是限定空間的面狀要素。從街巷空間的構成上講,界面可以分為以建筑立面為主的垂直界面和以地面為主的水平界面。①建筑界面的保持與改善。建筑界面將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區分開來,是界定內外空間的重要元素。只要人們參與到街巷空間中,視線總會與建筑界面發生關系。建筑界面的尺度、造型等要素勢必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這些不同的心理感受對人們形成歷史地段的環境意象產生最直接的影響。所以,我們對街巷立面進行改造時,應根據界面整體的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對建筑界面進行改善:a.對建筑界面的凈化處理。建筑界面的凈化處理主要是清除建筑立面的“寄生物”,如各種招牌、廣告、防盜網等各種附加物。這些附加物對原有的建筑物立面均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對建筑界面的改善應盡可能地減少這些附屬物對建筑的遮擋,確保建筑界面整體形象的保持。b.對建筑界面的美化處理。為了使建筑界面的視覺效果在建筑界面凈化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提升,使整個歷史地段的風貌得到強化,對建筑界面的美化處理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在對建筑界面進行修復時,要重視新老界面形式的協調,關注建筑的材料、色彩等方面的控制,進而保持城市歷史地段整體的風貌特征。②地面界面的保持與改善。底界面的改善主要是對地面鋪裝的色彩、圖案、材料等方面的改善。同時需要把握以下幾點:a.在選擇歷史地段底界面的色彩時,應考慮到大多數人的接受力,應以純度中低層次,明度中等的色彩為主。b.地面鋪裝以不同形態的圖案美化著環境,地面鋪裝的圖案應簡潔為宜。選擇恰當的鋪裝圖案,在滿足裝飾地面界面作用的同時,增加環境特色。c.地面界面材料的選擇直接影響到底界面與周邊的環境、垂直界面的諧調統一。材料的選擇不僅需要彼此之間的相互協調,還應該考慮到與整體空間環境的和諧??偠灾?,在城市歷史地段街巷空間的界面改造與更新過程中,應注重保持街巷界面的形式、材料、色彩方面的連續統一性,使街巷空間界面在整體上達到協調統一,是城市歷史地段空間結構得以延續的保障。
3、城市歷史地段重要節點的保護與優化
歷史地段內不僅有街巷以連續的行進和動態觀賞為特征的線狀空間,同時還有空間轉換、供人駐足停留的另一類點狀空間,即節點空間。在城市歷史地段中,節點空間通常指廣場或道路連接交叉的位置處。街巷中或大或小的節點空間為居民提供了交流、聚集的場所,同時使原本單一的線形街巷空間產生變化,豐富了城市歷史地段的空間層次。街巷空間的節點是城市歷史地段風貌特征的重要體現。對空間節點進行的保護和優化就是對街巷中原有節點進行選擇性的保留,如水井、牌坊、綠化小品等,使其起到豐富空間結構的作用,同時提高城市歷史地段的整體氛圍。因此,對于城市歷史地段空間結構而言,考慮在城市歷史地段中增加一些節點空間,同時將原有的節點空間進行優化是非常必要的。在這里筆者對如何優化節點空間進行分析和討論。(1)豐富節點空間的空間層次由于歷史地段的節點空間是人們在活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并且往往與其他類型的空間混在一起。因此,往往沒有明顯且豐富的空間層次。這就需要將節點空間與其他空間通過界定的手段進行區分,從而讓使用者的領域感得到強化,使之形成具有公共性、私密性的空間層次。公共性的區域滿足人們集會等公共性活動的需求,相對私密的區域滿足人們休息、交談的要求。(2)合理組織節點空間的交通流線由于城市歷史地段的節點空間沒有明確的界定,因此往往存在著人流穿梭,交通混亂的現象,對節點空間的使用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擾。
筆者認為,在對節點空間中的交通流線進行組織時,首先需要明確的就是人們出入節點空間的交通流線,在進行路線設計時,既要考慮到便捷路線的設置,又要為逗留者提供停留的區域,達到兩者之間的活動互不干擾。一般情況下,穿行者對空間中的阻礙物和地面質感的變化十分留意,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鋪地的變化及低矮的構筑物、花壇、小品的布置來組織人流??偠灾?,對于城市歷史地段空間結構的延續,需要在科學理論的基礎上不斷地進行更加嚴謹、全面系統的研究,綜合運用各種關于城市歷史地段空間結構保護與延續的相關理論,找到既能延續城市歷史地段空間結構又能適合城市現代生活及城市發展的途徑,從而實現城市歷史地段風貌的延續。
- 上一篇:司法局教育實踐工作方案
- 下一篇:司法局工作考核總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