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雙語教學策略淺析

時間:2022-01-09 09:03:44

導語:公共管理雙語教學策略淺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管理雙語教學策略淺析

1.導入型雙語教學模式及其運用。

導入型雙語教學模式是沉浸式雙語教學的變種。沉浸式雙語教學模式起源于北美和歐洲的一些雙語或三語言國家,用來使母語不同的學生獲得相同的學習能力,后來一些單語制國家學習并改造了這一模式,導入型雙語教學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在這一模式中,學生在學習初期仍然使用母語,但在學習過程中外語的比重逐漸增加,也就實現了從母語導入,而逐漸使學生沉浸在外語學習環境中的過渡。如果把公共管理專業的雙語教學看成一個長期的專業教育過程,而不僅僅是4年本科教育,那么這種導入型雙語教學應該貫穿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始終:在本科專業課教學中適當加入一些雙語課程,使學生從母語逐漸適應本專業的外語書籍和資料;在研究生階段增加外語教學的比重,從母語教學導入,慢慢過渡到浸入式雙語教學,到研究生的最后階段才有可能實現完全浸入式教學,與國際專業教育接軌。除大學英語課程外,專業教育首先應該開設專業英語課。不論采用上述哪一種雙語教學實踐模式,都離不開基本專業英語技能的學習———公共管理學專業英語雙語教育課程設置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它所承載的主要功能是使學生熟練掌握專業核心詞匯,掌握專業的主要議題,并讓學生接觸一些本專業經典外文讀物的節選。專業英語課程在一定程度上營造了一個語言氛圍,給學生更多了解專業術語和專業概念英語表述,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外語知識和專業知識,在提升外語技能的同時,鍛煉非母語文化思維能力和運用能力。專業外語課程的教學目的主要是以外語為應用語言傳授公共管理學知識,使學生掌握該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核心議題等,為其獲取外文專業知識打好基礎。

2.過渡型雙語教學模式及其運用。

公共管理專業雖然有很多外來理論和知識,但是其運用背景可以立足于國內社會管理和公共事業管理。在大學教育中,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和分析方法,使其能夠運用舶來的理論和方法思考、研究、分析和解決中國社會的問題,這是公共管理專業教育的重要目的。所以,如果沉浸式外語教學并不完全適合專業教學的需求,可以選用過渡型雙語教學模式。過渡型與導入型雙語教學模式的區別在于它的目的不是沉浸,而是把專業外語課程擴展到各門專業課程。在這一模式的實踐中,可以先設置公共管理專業英語課程,首先讓學生熟悉公共管理專業詞匯、句式、常用行文結構等,再把這種專業英語教育擴展至其他專業課程,將不同課程的內容雙語化,在推進課程雙語化的同時深化和擴充專業英語知識,拓展學生的專業英語技能。在其他課程中穿插雙語教學內容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方式,學生通過閱讀英文案例并進行案例分析,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專業英語技能。公共管理專業的案例來源很廣,由于公共管理的基礎學科包括了管理學、社會學和法學等學科,所以管理學案例、社會學案例和法學案例都能為公共管理專業英語的課堂教學所用。管理學和法學案例資源非常豐富,而且時事英文案例也容易獲得。案例不僅能夠說明理論問題,而且能使教材內容更加形象生動,學生在學習案例的過程中更能感受到理論知識在現實中的體現和運用。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相應的實踐熱點問題,激發學生進行討論,既能拓展與實踐相關的專業知識,又可以增加專業詞匯量,鍛煉專業英語綜合應用能力。通過這樣的案例教學引導學生分析和思考公共管理學的時事,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鼓勵學生用英語就專業問題作專題演講是一種有效的互動教學方法,尤其是對于英語水平較好的學生,其效果更突出;同時,也有助于學生之間專業知識與英語學習的相互促進。另一種方法則是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辯論:教師組織學生對核心問題進行辨析,將學生分組就案例中所體現的問題進行辯論。這種方法旨在培養學生的學術爭論熱情,加強學生對專業問題的思考強度,強化其專業知識記憶,提高學生駕馭英語的能力。如果能夠用英語進行課堂討論,那么專業知識的教學效果將會更好。當然這需要教師和學生都有較大的專業詞匯量和相對較高的英語口語水平。

3.研究性雙語教學模式及其運用。

公共管理專業教育并不一定要像英語專業那樣拓展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對于管理專業的大學生而言,平衡地發展聽說讀寫等各項外語技能并不是必須的,而通過外語技能來掌握更多專業知識才是主要目標。特別是對公共管理專業的研究生而言,外語閱讀能力和翻譯能力是雙語教學的重心。研究性雙語教學模式就是注重這些能力的培養,在教育過程中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和翻譯能力,以便大學生能更快、更直接地獲取外文資料中的信息,從而更好地掌握專業課程知識、擴大學術視野。我們不僅在研究生階段需要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在本科生階段也必須培養學生的研究興趣和能力,所以,研究性雙語教學模式也是公共管理雙語教育模式中很重要的部分。如果說在專業課程中穿插雙語教學比較適合公共管理專業本科教學,那么學科前沿的雙語講座則更適合研究生階段的學生。開設國外公共管理學科前沿理論課程或講座,探討國外公共管理實踐產生的新變化和新趨勢以及對我國行政管理實踐有哪些借鑒,這對研究生教育十分有利。這樣教學不但能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還可以切實增強學生的外文文獻研究能力。通過這樣的形式能引導學生關注公共管理的前沿理論問題和新的實踐創新,拓寬學生的學術視野。

由于公共管理學科借用了管理學、心理學、經濟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所以在研究方法上需要使用很多舶來科學知識和分析技術。比如:心理學和管理學研究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公共管理學中就十分流行;高層次的統計學軟件和仿真學軟件很少有中文版,如果要使用這些軟件為研究服務就必須使用英文原版。如果要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軟件和分析方法,就應該用英文來進行教學。在研究方法的英語教學中,至少要講授軟件菜單詞匯和各種定量分析方法的英文表述方式。在世界范圍內,公共管理學的研究方法體系正在形成。其中定量分析方法的學術地位日益重要,要達到國際水平就必須在研究方法上逐步與國際接軌,在研究方法課上應當采用研究性雙語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在公共管理專業教育中,根據學生所處的不同層次和學習階段,采用不同的雙語教學模式才能真正發揮雙語教學的積極作用,有效幫助公共管理專業的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核心知識和技能。

作者:梁耀東單位:長沙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