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新聞輿論公共管理困境及對策

時間:2022-09-12 08:56:02

導語:網絡新聞輿論公共管理困境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新聞輿論公共管理困境及對策

【摘要】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網絡技術的革新,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改變了人們很多生活方面的習慣。在信息技術的普及過程中,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呈現出多樣性,并越來越多地通過網絡平臺實現自己對信息的需求。網絡新聞輿論的運用在信息傳播效率和范圍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這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了一些管理上的問題。目前我國網絡新聞輿論的公共管理模式相對陳舊,在管理水平上無法滿足網絡新聞的發展前景。本文主要描述現階段我國網絡新聞輿論公共管理現狀和困境,然后針對這一問題,對網絡新聞輿論的公共管理做出詳細對策分析。

【關鍵詞】網絡新聞輿論;公共管理;對策分析

在我國網民數量越來越多的形勢下,網絡新聞輿論為廣大網民發表自身言論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平臺,這個平臺具有較強的言論自由,能抒發自己內心的真實的想法,與此同時,還能以多人參與討論的形式實現人們對信息的索取,同時,作為我國行政管理部門,網絡新聞輿論能有效幫助政府部門及時了解民生民意,通過對大眾需求和意見的調查分析,為政府部門制定相關的管理條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1.網絡新聞輿論公共管理的現狀和困境

1.1網絡新聞輿論公共管理的現狀

互聯網技術帶給人們生活上很多的變化,在網絡新聞內容和模式朝著多樣化的發展過程中,在對網絡新聞輿論公共管理上,一直缺少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具體規范,雖然國家出臺了一些舉措,但是整體還有諸多缺陷①。首先,網絡新聞輿論的公共管理立法只是對網絡方面實行了相應的整治,而缺少細節上的手段加以管理;其次,在國家制定法律的時候,對網絡新聞輿論整體系統約束性不夠,導致立法不太完善;另外,目前有關部門在公共管理過程中跟不上網絡新聞輿論的更新速度,導致公共管理制度的滯后性。當前我國網絡整體運營過度商業化,導致網絡新聞輿論與公共管理上容易產生一些相沖突的現象,造成網絡新聞輿論在公共管理上不能順利推進。網絡新聞輿論是一個相對開放自由的網絡平臺,相對其他大眾媒體本身具有的商業性質,網絡新聞輿論在互聯網大環境下,難免受到其他媒體商業運作的影響,這也給網絡新聞輿論的公共管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1.2網絡新聞輿論公共管理困境

其一,政府管理力度不夠。首先在網絡新聞輿論管理上,我國法律對新聞網站的數量有嚴格的限制,但是實際上,仍然有很多已經超過數量之外的新聞網站,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在增加,更為關鍵的是大部分新聞網站的信息和內容很難定性,具有很強的商業性,又不屬于新聞的范疇,而且這類網絡新聞在傳播上又很廣泛,為公共管理的執行造成很大的困難②。另外,還有大量的新聞網站不在政府的管理范圍內,在網絡新聞大力發展的形勢下,網絡上有很多單位和企業建立的網站,有的還屬于非新聞性質,這幾類網站很大程度上在避開政府的監管,但是由于網絡的公開透明性,讓網絡新聞輿論的公共管理更加困難。其二,政府缺乏對娛樂新聞的監管。根據數據顯示,在網絡新聞閱讀上,網民瀏覽最為廣泛的類別是娛樂新聞,超過一半以上,由此可見,娛樂新聞是組成網絡新聞的重要一項,正因為網民關注度高,娛樂新聞的輻射范圍相對更廣。從年齡階段上看,青少年是瀏覽娛樂新聞上的主力軍,這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在目前來看,娛樂新聞不乏很多低俗、趣味低下的內容出現,加上青少年對信息缺少正確的選擇和甄別能力,反而容易受不良新聞的引導,造成很多與青少年相關的問題產生。由此可見,對娛樂新聞上的管理是政府部門急需解決的問題,政府應該對娛樂新聞的監管落到實處,盡可能遏制庸俗娛樂新聞的和傳播,為廣大網民營造一個開放、綠色、健康的網絡新聞環境。其三,網絡新聞輿論把關不嚴。造成網絡新聞輿論把關不嚴的現象一部分來自于網絡新聞平臺本身的開放性,在這樣一個環境里,具有體量巨大的信息,加上網絡新聞輿論的快速傳播性和隨意性,使得很多信息找不到源頭,更無法進行辨認,因此,在公共管理上對很多網絡新聞輿論把控難度非常高,經常存在虛假輿論和負面輿論的發生。為構建更加開放有序的網絡新聞平臺,就需要對網絡新聞輿論實行嚴格的把控,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對個人行為或者團體行為進行識別區分并進行嚴格的把關,通過對信息源頭的監管和控制,實現有力的辨別和整治,從而達到對網絡新聞輿論公共管理目的。

2.網絡新聞輿論公共管理的對策分析

2.1推行網絡實名制

網絡新聞輿論中對虛假新聞的管理是一項長期而又繁瑣的工作,網絡新聞處在一個虛擬性的網絡平臺,這給虛假新聞的制造和提供了條件,虛假新聞對網絡整體環境的影響非常不利,為人們對有效信息的識別造成了諸多不便。為網絡整體環境和網絡安全考慮,實現網絡新聞輿論的有效監管,網絡實名制是切實可行的舉措。網絡實名制的施行能很大程度上約束網民不正當信息內容的行為,新聞制造和者也需要充分對自己的新聞內容負責,在這種制度下,虛假新聞事件將會得到有效的遏制,對凈化整體網絡環境也有積極的意義。網絡實名制是國家近年來一直大力提倡的網絡改革機制,但從整個媒體領域來看,真正實現網絡實名制的媒體數量相當少。這一方面源自網民的不配合,覺得實名制使自己的隱私受到了侵犯,因此遭到網民抵制。而網絡媒體又不愿失去用戶量,導致網絡實名制在推廣道路上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向國外看此我國應該充分借鑒國外富有成效的經驗,將網絡實名制逐步有效地推進,使網絡新聞輿論公共管理實現良好的發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國家應該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按照我國相應的法律法規,對網絡實名制采取適當的強制手段,在保證網民切身利益和隱私不受侵犯的前提下,積極推廣網絡實名制,當然,這需要政府大力完善和施行網絡公共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大宣傳力度,促進網民網絡安全意識的提高。

2.2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針對目前網絡新聞輿論中普遍出現的問題,國家應該展開相應的調查和研究,整理出問題的來源和關鍵,分析出是由于網絡本身特征造成的,還是網民素質的問題,或者是政府立法部門在管理法律法規中存在漏洞④。筆者認為,政府應該首先從自身問題出發,及時找到網絡管理法律法規中的不足,然后根據現有的網絡新聞輿論問題,對目前網絡管理法律法規進行有效的修改和完善,將過時或者和現階段網絡發展不匹配的規章制度去除,讓法律法規更加規范。在完善法律法規的時候,政府需要時刻保持與時俱進的眼光,對網絡市場和互聯網發展做到清醒的認識和掌握,根據網絡新聞動態及時調整法律法規的方向和可行性。同時,在法律法規逐步完整的過程中,政府在管理水平上還需要提高監管的力度,在對網絡新聞輿論進行公共管理時,通過實行責任追蹤制度,加強對網絡新聞管理的深度?;ヂ摼W的快速發展對網絡新聞輿論具有很強的影響,這就需要法律法規的明確指導,充分發揮法律法規長期穩定的作用,為網絡整體環境做出貢獻。

2.3健全網絡新聞的管理體系

完整的網絡新聞管理體系需要多方面共同作用,通過法律法規的制定,能確保網絡新聞管理有法可依,改良網絡自身建設能使網絡環境得到有效的凈化,此外,健全政府在網絡新聞上的審批制度和流程監管對網絡新聞管理上具有很重要的影響⑤。除了政府參與網絡管理外,還需要社會以及整個媒體行業協同合作,充分發揮媒體行業在網絡新聞管理上的約束能力,尤其是加強對網絡新聞輿論的監管,自覺提高網民對網絡新聞管理的態度和意識,必要時還可增設對網絡新聞評價機制,做到對網絡新聞切實的管理,較好地推動公共管理的施行。

綜上所述,雖然目前我國網絡新聞輿論在公共管理上存在很多問題,但是通過完善法律法規、加強監管力度、推行實名制保障網絡環境以及健全管理網絡系統等方式下,網絡新聞輿論公共管理一定會朝著綠色健康的方向發展。

作者:季云娟 單位:復旦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