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下鄉村公共衛生危機治理分析

時間:2022-04-21 03:54:11

導語:肺炎下鄉村公共衛生危機治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肺炎下鄉村公共衛生危機治理分析

摘要:病毒肺炎疫情屬于典型的公共衛生危機,疫情對鄉村公共衛生危機治理帶來了嚴峻的考驗。了解鄉村應對疫情的現狀,并提出解決意見對以后防治和戰勝疫情具有重要意義。該文指出了鄉村在應對疫情時存在的治理能力有限、醫療資源不足、法治意識落后等問題,并針對鄉村實際狀況,從政府、醫療機構、村民、法律等方面提出建議,旨在完善鄉村公共衛生危機治理體系。

關鍵詞:肺炎;公共衛生危機;鄉村;治理

1鄉村視角下的公共衛生危機相關概念

2003年的SARS、2007年的手足口傳染病、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等公共衛生危機事件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了一定影響,尤其是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權造成了極大的危害。與此同時,這些公共衛生危機也加強了我國政府建設危機管理機制的力度,豐富了我國政府應對公共衛生危機的經驗和手段。在這次由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下,中央、地方高效聯動為解決疫情提供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國務院頒布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對公共衛生危機做了如下定義:“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1]。鄉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鄉村存在公共衛生危機的理念落后、治理制度不健全、多元治理主體參與度有限、基礎衛生設施落后等治理難題,因而在應對重大傳染病疫情的公共衛生危機時難免力不從心。

2鄉村公共衛生危機治理中存在的問題

2.1鄉鎮政府治理能力有待提升。鄉鎮政府作為行使國家權力的最基層組織,發揮著連接國家和基層社會的重大功能。由于我國基層政府在現實行政體系下的地位和所處的客觀環境,基層政府往往人才短缺。人是影響鄉鎮政府治理能力最為關鍵的因素,無人可用就必然導致治理理念落后乃至治理不當,從而導致在應對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時,預警、防控期間及善后處理的工作效率不高。此外,鄉鎮政府不同于縣以上政府,其職能機構殘缺,在“條塊結合”的管控體制下,“七所八站”這類上級部門在鄉鎮的派出機構,使鄉鎮政府在整合資源開展防控工作時往往受到限制。鄉鎮政府及村兩委在整合社會資源,借助社會組織、第3部門等非政府組織協同應對疫情的能力不足。在強調鄉村治理的時代背景下,基層政府、建制村必須在借助多元主體提升鄉村治理能力方面多下功夫,變一元為多元,進一步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2.2縣鄉2級醫療機構的不協同。當前,普遍存在“看病難、看病貴”的認知,這種現象在鄉村會更明顯。優質的醫療資源集中在城鎮,優秀的醫護人員需要更為良好的工作環境,所以他們選擇向上級醫院流動,進一步導致了鄉村醫療衛生人才的短缺;其次鄉村醫療機構接診人數少,導致政府對鄉村衛生機構的投入動力不足,使鄉村醫療衛生狀況陷入惡性循壞。在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下,鄉村出現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以H縣B鄉的1個真實案例為例,2020年1月22日在“肺炎”疫情已經發生的情況下,B鄉一患者有發熱等癥狀,在鄉衛生院就醫后,建議轉診H縣縣醫院,H縣醫生囑其住院治療,但患者未遵醫囑回到B鄉衛生院要求輸液,B鄉衛生院醫生勸其遵縣醫院醫囑回縣醫院住院治療,但當天夜晚鄉衛生院電話隨訪患者,卻得知縣醫院囑其可回家輸液,后該患者于村衛生室輸液治療。然而,患者無縣醫院醫師書面診斷證明。2020年1月25日,患者的兄長、母親接連出現疑似肺炎癥狀就診于縣醫院后皆被告知可回鄉衛生院治療,且2人也無縣醫院書面診斷報告。2010年1月25日晚,患者癥狀轉危被送往縣醫院。雖然最終確診3人皆是普通感冒,但是這件事情在H縣人盡皆知,引起較大恐慌。通過次案例可以發現,在疫情已經引起中央高度重視的情況下,H縣縣鄉2級醫院仍然不能協同有效處理疑似病人,縣醫院不按正規醫療程序,讓未開具書面診斷報告的病人回鄉就診,讓醫療基礎本就薄弱的鄉村醫療機構承受更大壓力。2.3鄉村基層法律意識有待提升。這次“肺炎”引起的疫情引起了全國各地人民群眾的高度重視,鄉村居民也在這次疫情防控中也表現出了高度的自覺性、行動性。但這些自發防疫行動中也難免發生一些過激行為,如采用推土、砌墻等方式阻斷交通線路,雖然起到了阻斷疫情傳播的作用,但卻違背了法制的原則,鄉村封路設置警示牌、警戒線即可。2.4村民的個人素質及人文關懷欠缺。這次疫情發生在春節假期,鄉村返鄉人員激增。按照統一部署,全體村民都應該自行在家隔離。但是居家沒有娛樂項目,年輕人可以通過網絡進行休閑娛樂,中老年人卻難以適從,仍有部分村民私自展開聚集性活動,聚眾打牌、吃喝等,這給鄉村地區的疫情防控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备鶕嚓P研究,突發事件時的情緒異常表現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疑病心理、恐慌心理、焦慮心理、抑郁心理、強迫心理以及一些伴隨癥狀”[2]。鄉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利用心理危機干預熱線等手段排解心理問題的比例也比較低,關注心理健康不僅是“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也是鄉村治理水平提升的重要表現,所以加強對村民的心理干預至關重要。

3解決鄉村現存公共衛生危機治理問題的策略

3.1加強府際協調、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府際關系也被稱為“政府間關系”,根據謝慶奎等學者的觀點可以將其理解為包含央地關系、地方各級政府間縱向、橫向關系以及政府內設各部門間權力關系的關系網絡。加強府際協調就是要協調好上級政府與下級政府、地方政府之間、政府內部各部門之間的關系?!胺窝住币咔橄?,鄉鎮政府要加強與縣政府的信息交流,處理好和縣直各部門之間的關系,統籌好“七站八所”,指揮好政府內設科室,把“條塊結合”管理體制對鄉鎮政府工作上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要注意,衛生行政部門是疫情防控的主力單位,鄉鎮政府也要服從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指揮,使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系統能夠統一高效運行。治理強調多元主體的協同參與。鄉村地區第3部門勢力微弱,發生重大公共衛生危機時,鄉鎮政府、村兩委難以爭取到其他非政府組織的支持,所以要大力爭取第3部門深入鄉村,扶持本鎮、本村社會團體,招商引資吸引企業入駐。在發生重大疫情時,能在政府、社會、群眾之間形成合力,強而有力的應對公共衛生危機。3.2強化醫療機構責任意識、優化衛生資源配置。“肺炎”疫情下,醫療機構承擔著巨大的社會責任,肩負著黨和人民的重托。疫情當頭,醫療機構絕對不能當逃兵。各醫療機構要嚴格按照上級部門指示,按照本機構的相關條例要求,以高度社會使命感和責任感救助疫情相關病人。在重大公共衛生危機時期,還要進一步提高和強化醫療機構的責任意識,制定出臺相關條例,理清各級醫療機構的主體責任,對失職、瀆職的行為給以嚴厲的打擊。強化責任的同時,也要切實提高醫療機構的軟硬件設施水平,尤其是鄉村醫療機構的資源配置。這也就要求國家加快城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進程,衛生均等化的實質是社會公平原則的體現。社會主義性質也要求“我們社會全體成員能平等的享有經濟發展成果,從而提高整體社會的福利水平”[3]。3.3建立健全醫療衛生信息系統。信息的作用不言而喻,尤其是在發生公共衛生危機的關鍵時期,其作用就更加凸顯。衛生信息網絡對公共衛生危機有預警作用,在公共衛生危機發生的過程中,高效、透明的衛生信息也能起到防范謠言、安定民心的作用。這次肺炎疫情,中國政府及時向國際社會公布疫情相關信息,得到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賞。村民知識結構相對單一,網絡化時代應對紛繁復雜的信息難以識別真假,完善的醫療衛生系統不僅對公共部門防控疫情大有裨益,而且對村民識別信息,保障鄉村社會穩定具有實際作用。3.4完善法律機制建設、增強村民法律意識?!叭嬉婪ㄖ螄菄抑卫淼囊粓錾羁谈锩?,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4]。法律建設是與時俱進的。新形勢下,鄉村公共衛生危機治理面臨著新的挑戰,要堅持發展完善鄉村衛生危機治理的法律體系,用法律的手段保障鄉村公共衛生安全,形成系統的應對危機的治理制度體系。明確應對公共衛生危機各部門的主體責任,“加強對其履責情況的監督,對于失職及違法行為依法追求其法律責任,特別要加強衛生執法監督中的多頭執法、重復執法、有權無責的問題,”[5]讓鄉村公共衛生危機治理切實走上法治化軌道。出臺相關法律的同時,也要加強對村民的法律知識教育、增強村民的法律意識。通過法律宣傳教育使村民在應對公共衛生危機的情況下,自覺融入到疫情防控的大格局下,不做出有損集體和社會利益的行為。3.5心理咨詢服務向鄉村傾斜。城鄉差距不僅僅體現在物質上,鄉村居民的心理健康也是需要社會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公共衛生危機衍生的心理危機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社會公益組織在網絡上開辟心理咨詢服務的時候,可以專門設立鄉村專線。鄉鎮政府、村2委要密切關注村民的心理動態,留心社會上心理咨詢的途徑,并將相關咨詢渠道通過微信、廣播、電視等方式傳達到村民處。3.6把疫情防控變成村民的自覺行動。村民是鄉村公共衛生危機治理中最廣泛的參與者?;鶎狱h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農民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還可以充分調動返鄉青年大學生參與疫情防控,成立青年志愿隊。1人帶動1戶、1戶帶動1組、1組帶動1村,黨員、村干部、知識青年協同帶領村民學習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激發村民保衛鄉村的激情和動力。公共衛生危機治理中最難控制的因素是人,尤其在這一次病毒傳染的疫情下,把疫情防控變成村民的自覺行動,鄉村地區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4結語

鄉村公共衛生危機治理是社會治理的一個薄弱環節,需要全社會投入更多的關注和研究。病毒肺炎對鄉村公共衛生危機治理能力是一次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是提升鄉村公共衛生危機治理能力的一個契機。因此,要鍥而不舍,不斷推進鄉村事業的全面發展,把鄉村振興戰略落到實處,讓社會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公民。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Z].2003-05-09.

[2]王一牛,羅躍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心境障礙的特點與應對[J].心理科學進展,2003(04):387-392.

[3]羅志紅,朱青.公平正義視閾下城鄉公共衛生資源配置研究:基于江西省的實證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5,32(03):201-203.

[4].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嚴曉,劉霞.探析我國突發公共衛生危機治理的路向選擇[J].蘭州學刊,2009(12):95-99.

作者:劉廣 單位:貴州師范大學歷史與政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