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正確觀念以推進企業發展

時間:2022-03-13 11:20:00

導語:樹立正確觀念以推進企業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層的觀念正確與否決定企業成敗,因此經營者應樹立正確的觀念,并將這些觀念通過企業文化載體傳播給職工,推動企業發展。

【關鍵詞】觀念;企業文化

1觀念決定成敗

觀念是指客觀事物在人們大腦中的影像,是人們對人、對事物的看法、思想。觀念主宰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有什么樣的觀念就會有什么樣的行為,從而產生相應的結果。觀念是中性詞,可以用來形容正確的事情,也可以用來形容錯誤的事情。譬如,我國國民有個傳統觀念:男人比女人能干,因而就產生了重男輕女的現象。在家庭,會出現教育經費向男孩傾斜;在企業,出現性別歧視。這種觀念就不是正確的,它會帶來家庭與企業的不和諧,當然也不能推進企業與社會的發展。

先進的觀念推進企業發展,落后愚昧的觀念導致企業衰落,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如日本的松下幸之助:“實業報國”,促使他推行流水線生產、降低成本,讓人人取得福利,即“規模生產以降低成本、提高技術水平以提高質量”,“追求普及化、提高社會福利”;松下幸之助的經典名言:“我們也制造產品”,促使他重視員工教育、設法改善員工福利。“認清我們身為企業家的責任,追求進步,促進社會大眾的幸福,致力于社會文化的長遠發展?!闭怯捎谒上聦σ幠;?、技術化、對員工的重視,并將增加贏利與提高社會福利結合起來,創造了燦爛的企業文化,使松下公司在世界企業界長期獨占鰲頭。

中國創維集團的黃宏生:“別人都是不可靠的”,帶來了對下屬的不信任,“過分注重個人和家族利益”,人們說創維文化就是“人整人”的文化,引來了“老板與職業經理人的尖銳對立”,從而導致高層的集體跳槽與2000多位經銷商易主。

2企業家應樹立哪些新觀念

人們的素養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提高,企業內部與外部環境也日新月異。經營者的觀念應順應時代潮流不斷更新和發展,那么在當前的大環境下,企業經營者要取得成功,推進企業持續發展,應樹立哪些新觀念呢?

2.1符合實際的現代化大生產觀念

在我國企業還處于工業化的初級階段時,我國企業的現代化大生產程度還不很高,小生產方式仍然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存在著,并成為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障礙。為此,我們的企業家要有要有專業化的分工協作思想,突破個體效率,追求由個體組織起來的系統效率。但是,企業家也應避免西安市中嚴重存在的追求“小而全、大而全”的思想。那種“萬事不求人”的思想是小生產者的最高理想,而以各家之長補自己之短才是現代大生產的基本要求。因此企業家的現代化大生產觀念是符合國情和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的,是使我國成為制造業強國的理念根基,是實現“中國制造”的思想基礎。

2.2高瞻遠矚的經營戰略觀念

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不是企業家的主觀臆斷,而是靠企業的經營戰略來指導。我國企業失敗的原因很多,但重要的一條卻是缺乏戰略管理。據調查,中國企業中缺少發展戰略的占了80%。由于缺乏戰略管理,或由于主要領導人不注重戰略管理,或由于戰略管理班子自身存在問題,使其在戰略決策上接連失誤。

2.3統籌兼顧的系統觀念

企業作為一個系統,它不同于一般的系統,而是經過人工改造或人工創造的特殊系統,是一種能動的系統。在這樣的系統中,協調性就非常的重要,企業家必須把企業的決策、指揮、監督、運營等系統協調好,把企業輸入的人、才、物、信息與輸出的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和服務統籌好。這樣才能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實現社會效益。

2.4以市場為導向的信息觀念

企業家對信息不是全盤收集,而是以市場為導向,緊緊圍繞創造企業產品的市場需求、提高產品的市場適應能力的符合消費市場的產品來收集信息。這是企業能否實現企業價值,企業家能否實現自身價值的前提。

2.5權變中的創新觀念

管理上的權變是指要在企業管理中根據企業所處的環境隨機應變。企業家固然要在管理企業時表現出隨機應變的能力,而這只有企業家能夠不斷地進行創新才能達到??梢?以變應,變中求異也是我國企業家必備的思維觀念之一。

2.6福利增長觀念

企業稅利增加,固然是企業家愿望所在和功勞體現。但是,如果企業的業績提高不能帶來員工福利的實質性增長,員工就會出現群體性倦怠,因此企業的計劃應包含員工福利增長計劃,包含員工薪酬、教育、個性發展等。

3怎樣引導員工更新觀念

高層的觀念如果不能傳播給廣大員工并化為行為,再先進的觀念也不可能帶來良好的效果。因此,企業家應該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引導員工更新觀念。

3.1把觀念轉化為企業精神與理念

觀念是抽象的、模糊的意識,理念是具體可執行的信念和行動指南。只有把觀念分解、具體化,才能使先進的觀念根植于人們大腦中,真正引導人們的思維和行為。如海爾的市場觀念:“顧客至上”,分解成市場理念就是:“市場永遠不變的法則就是永遠在變”,“只有淡季的思想,沒有淡季的市場”,“賣信譽,不是賣產品”,“否定自我,創造市場”,“用戶永遠是對的”;海爾的用人觀念:“以人為本”,分解為用人理念就是:“人人是人才,賽馬不相馬”,因此也就有了用人的“三工原則”,有了“三工并存,動態轉換”的用人制度,“你能翻多大的跟斗,我就給你搭多大的舞臺”,“大量吸收、大膽信任、大力加壓”人文環境;海爾的“創新觀念”,具體化為企業精神就是:“敬業報國,追求卓越”等等。這些精神和理念,通俗易懂、深入人心,指導行動,帶來了海爾集團的興旺發達。

3.2加大宣傳力度

傳播是觀念、理念、精神深入人心的關鍵環節,因此企業要重視宣傳和貫徹工作。一是高層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則;二是利用一切媒體(如會議、廣播、墻報、文藝活動等);三是廣泛開展不同層次、形式多樣的企業文化教育活動,使企業文化做到“入眼、入耳、入腦、入心”,促使企業文化由員工認知向認同深化推進。如組織開展大討論、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活動,加深全體員工對企業文化的理解,促使員工成為牢記神圣使命、戰略目標,嚴格遵守行為準則的合格執行人,成為企業文化的傳播載體、建設主體。

3.3塑造先進人物和典型

觀念只有扎根于企業經營管理的土壤之中,才是鮮活的、生動的,才具有說服力和感召力。因此在企業文化宣貫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挖掘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典型事例,以這些生動、鮮明的事跡來具體化我們先進企業文化理念的精髓,樹立標竿和榜樣,從而帶動整個員工隊伍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3.4完善溝通制度和渠道

溝通是潤滑劑,良好的溝通可以減少沖突,完善的上下級溝通制度和渠道可以增強的員工的歸屬感和信任感,使高層的觀念得到廣泛傳播并可以舒緩員工心理壓力。因此,企業應充分發揮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的作用,從真正意義上來拓寬黨團組織與廣大職工的聯結渠道;建立高層與中層、中層與基層、基層與員工之間的例會制度;完善公司的投訴反饋機制,開通高層管理者信箱;根據企業員工文化素質低等特點,創造性地開展溝通工作,如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演出、板報宣傳、閉路廣播等形式。通過溝通使上下擰成一股繩,實現領導意志和職工行動的統一。

3.5營造員工參與管理的氛圍

一是加強民主管理。規范廠務公開和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特別是涉及到企業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都要經過職工代表大會討論,讓職工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二是出臺合理化建議獎勵活動,對于給企業提建設性意見的職工要給予獎勵,建議被企業采納的要重賞。

4結論

觀念是人們的意識形態。企業家應根據企業發展環境不斷更新自身觀念,并通過企業文化的塑造和傳播將先進的觀念轉化為廣大員工的主觀意識和行為,使之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郭偉榮.觀念先行——構建企業文化的前提和基礎[J].贛州企業總第一期2007年8月28日。

[2]楊鳳敏.管理學基礎與應用[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5.

[3]石書菊.企業文化強素質[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7,14.

[4]白立影.樹立戰略觀念之下的現代企業文化[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