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視野下的工商行政管理演進論文

時間:2022-12-21 11:55:00

導語:公眾視野下的工商行政管理演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眾視野下的工商行政管理演進論文

摘要:構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推進和服務型政府的不斷發展,公共服務逐漸成為工商部門的一項重要的工作職責,工商行政管理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內容等諸方面均已發生了巨大變化,加強對公共服務在工商行政管理體系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是當前工商部門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文通過介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與新公共管理理論的聯系及工商部門現有的服務舉措,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開辟了新的研究視野。

關鍵詞:新公共管理;服務型政府;工商行政管理;建設

一、新公共管理運動對工商行政管理的影響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伴隨著新自由主義思潮的興起和信息技術革命的浪潮,西方各國掀起了一場公共行政改革運動,其核心是運用市場機制并通過借鑒企業管理經驗來提升政府的行政績效,這場運動被理論界稱為“新公共管理運動”。新公共管理運動源于對70年代凱恩斯主義推行所帶來的“滯脹”困境和“政府失靈”,并對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型期間傳統官僚制政府的管理模式的弊端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是西方行政管理從規制主義向市場主義的再次回歸。新公共管理運動具有明顯的市場導向,主張將市場機制引入公共管理,打破政府對公共產品與服務的壟斷;主張更多的注重公共行政管理的結果,而不只是專注于過程,重視公共行政的績效考核;主張把公眾視為顧客,將公眾的滿意程度作為衡量政府績效的標準。

隨著我國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公共服務日益成為政府的重要責任和核心職能。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指出:政府經濟管理部門在新時期要把主要職能轉移到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黨的十七屆二中全會《關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把服務型政府的職能定義為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整個公共行政體系內具有特殊的作用。2008年7月11日,國務院《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指出: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主要職責有十五項,概括起來一是肩負對社會經濟生活實施有效監督的行政執法職能,承擔維護市場秩序的職責:二是肩負為市場主體服務、為國家法律服務、為經濟發展服務、為老百姓切身利益服務的責任。作為政府職能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既是政府的執法部門,又是政府的服務部門,既肩負的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這一基本職責,又承擔著為社會公眾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的責任。

二、我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在公共服務方面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充分發揮職能,在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產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對照公平取向、對照和諧要求,還存在一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商公共服務產品提供的質量和效益。

(一)工商機關的服務理念尚未完全建立,思想意識滯后

受原有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工商部門一直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現,沒有真正樹立起監管就是服務的理念。由于思想觀念沒有完全轉變,因此在監管與被監管的認識上發生偏差,習慣把自己凌駕于被管理者之上,缺乏平等的姿態和真誠的心態,為群眾服務的意識和為市場主體服務的思想淡漠。

(二)工商服務體系尚未建立,服務措施不力

工商服務目前只停留在基層和窗口的服務,而背后缺乏一套高效、簡潔的機構作支撐,使基層和窗口成為管理矛盾的焦點。由于沒有精簡內部機構和下方審批權限,基層和窗口能夠承辦的事項有限,需要層層上報和審批,導致服務效率低下,無法讓群眾滿意。

(三)服務考核機制不健全,制約了服務質量的提高

我國現有的工商服務考核機制尚未完全建立,近年來工商機關為提高監管質量和效率,制定了管理質量考核指標體系,但其中只有極少數反映工商服務質量和效率的指標,這一方面反映工商機關并沒有完全把服務工作納入考核體系,另一方面也影響工商服務質量和效果的提高。公務員之家

(四)社會整體資源尚未充分利用,社會中介服務未能充分發揮作用

我國工商業雖然經過多年探索與發展取得一定的成績,但目前發展緩慢,工商的市場規模仍然偏小,行為極不規范,人員的素質也亟待提高。

三、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體現的新公共管理思想

(一)促進各類企業快生優生

一是積極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促進企業做大做強。對外資項目和外商投資企業提供更為快捷的登記注冊服務。二是對常規市場準入項目實行一審一核制,將受理、審查、核準權限全部授予有資格的“注冊官”,在窗口一次辦結,進一步提高辦照效率。三是實行鼓勵政策。鼓勵外地企業投資落戶,鼓勵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鼓勵發展農村經紀人,鼓勵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

(二)促進私營個體經濟做大做強

一是大力扶持優勢企業做大規模,引導和鼓勵私營企業開展上市融資和組建企業集團。二是大力促進私營個體經濟與外商投資企業配套協作。定期組織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與外商投資企業配套協作洽談會,進一步推動私營個體企業在與外商投資企業嫁接配套過程中的層次和水平。三是大力發展科技型企業,鼓勵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和科研人員以高新技術成果投資舉辦企業,加速知識成果轉化利用,提高企業技術檔次。

(三)推進名牌戰略實施

一是采取多種形式,實施重點幫扶,上門指導企業正確運用商標策略,積極協調幫助企業辦理商標注冊的具體事宜。二是全方位幫助企業爭創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三是大力保護特有商標資源,加大對馳名、著名、知名商標的保護力度,加強對老字號商標、具有原產地特征商標的保護。

(四)推進監管方式創新

一是加快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建設,加快工商行政管理業務網與政府用戶網并軌的步伐,開通企業信用狀況查詢系統,定期誠信和失信企業“紅、黑榜”。二是推行企業分類服務方式,按照“分類管理、差別政策”的原則,對信譽優良企業實行“免檢制”,對一般信用企業實行“預警制”,對失信企業實行“懲戒制”,對嚴重失信企業實行“淘汰制”。三是構筑快捷高效的維權網絡,完善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網絡,形成上下聯動、快速反應的消費者投訴舉報處理機制,及時有效地接受、分流、處理、反饋消費者申(投)訴信息,加大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