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方法
時間:2022-10-12 08:42:36
導語: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進入了信息爆發的融媒體時代。相對于自媒體,融媒體更講究把大眾聲音融合,實現統一輸出。大數據的到來,深刻影響著社會的變革,對高校教育也影響深遠。文章就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提出思考,在當前高校畢業問題嚴峻的情況下,如何利用好融媒體,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提供及時、全程、全方位、個性化服務提出一些建議和對策,旨在更好地為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提供幫助。
關鍵詞:融媒體;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
我國互聯網經過快速發展,現已進入全面普及狀態。新時代,大學生對互聯網工具的使用更加地嫻熟,獲取信息更快速,渠道更廣,方式更靈活,給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提供了諸多便利,也打下堅實的基礎[1]。目前,高校對畢業生就業掌握已實現數據同步化,依靠融媒體手段,對畢業生當前就業狀態掌握得更加及時、全面,對就業困難學生提供的幫助也更為精準。雖然目前各高校已實現數據化就業指導體系,但依然存在較多的地方需要進一步完善。融媒體與就業指導并不能簡單地疊加,更應該實現軟件匹配,才能更好地幫助大學生找到滿意的工作,從而實現高質量就業,這也是就業指導的真正意義所在。
一、新時代高校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我國2021屆高校畢業生人數達909萬人,較2020年增加35萬,人數在突破九百萬大關的基礎上,創下歷史新高,在國內疫情反復的大背景下,2021屆畢業生就業問題已然嚴峻。隨著高校畢業生逐年增加,其就業崗位數量與高校畢業生人數也嚴重失衡,在供大于求的現實環境下成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根本原因,隨著人數不斷增加,這種供過于求的趨勢還在逐年增大。另外,由于行業不同,社會工作也存在熱門和冷門現象,熱門崗位千人競爭,冷門崗位無人問津,這也是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現狀之一。同時,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問題。例如,對當前最新就業政策不了解、缺乏專業的就業信息獲取渠道、面試經驗不足、實際工作經驗不夠豐富等,都嚴重影響著高校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就業。
二、融媒體在新時代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優勢及特點
融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其更具有吸引力,在不失權威信譽的情況下,又兼具著傳統媒體缺乏的開放性、自由性等[3]。隨著融媒體技術日趨成熟,也給高校畢業生帶來了新的優勢及特點,為新時代大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新時代融媒體傳播形式更生動形象,促進了就業信息的直觀化
相對于傳統媒體宣傳的生硬,融媒體在宣傳上更顯生動靈活。新時代大學生思維更加活躍,接觸信息多而廣,要想就業信息能直入人心,融媒體是非常好的宣傳手段,既契合了當下流行的傳播方式,也滿足了就業信息直觀化的要求[4]。另外,憑借融媒體的先進設備與技術,高校畢業生在招聘信息篩選時,即可有針對性地找出自己心儀的崗位,在節約時間的同時,也能對用人單位的綜合情況有一個進一步的掌握,有利于大學生順利入職。前期對應聘企業有所了解,也可以有效避免后期畢業生大規模離職和跳槽的現象。
(二)信息交互特質明顯,就業方式更加靈活
傳統應聘方式都是線下進行,對于時間性、空間性以及地域性都有所限制,很多高校畢業生往往會因為時間和地域關系而錯過或者放棄一個優質崗位,造成了極大損失。融媒體的出現和快速發展,讓高校畢業生在選擇用人單位時克服了各種限制,對于雙選結果滿意的,可直接利用線上視頻等方式進行面試錄取,大大節約了雙方的時間,提高了效率,有效促進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同時,借助融媒體,比如微信、微博、人人網及各類人才招聘網站平臺,用人單位能夠隨時隨地將多元化的招聘信息出去,簡單快捷,還會提供快捷搜索與條件搜索等個性化服務,加強了網絡招聘的針對性。
三、應用融媒體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方法
新時代背景下,大數據分析已全面進入人們的日常,高校教育應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高校就業指導也應及時調整,借助現代化融媒體手段為畢業生服務,以幫助高校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就業。
(一)充分利用融媒體做好就業分類指導,幫扶就業困難學生
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各高校應對不同就業意向的畢業生開展分類指導,提供精細化的專門培訓,努力提升畢業生求職競爭力。對困難群體畢業生,利用好融媒體,建立就業工作臺賬,按照“一人一檔”“一人一策”的要求做好就業幫扶援助,全面提升困難畢業生就業能力。用心、用情做好教育指導,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努力做到畢業教育動心、就業指導入心、就業服務暖心、就業跟蹤貼心。當前,高校畢業生依然面臨嚴峻的就業挑戰,學校就業工作需要進一步做實做細。面對困難和挑戰,學校應堅持不懈地貫徹落實好教育部促進畢業生就業的各項政策和決策部署,凝聚力量,多措并舉,全力以赴打贏就業攻堅戰,實現預定的就業目標。
(二)完善融媒體平臺搭建,實現就業信息互通
雖然當前融媒體的應用已十分普及,大眾對此認可度也較高,但在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方面還略顯不足。在整體框架搭建方面,國家已成立高校畢業生就創業指導委員會,其中用人部門(包括行業部門、企業和協會)占總數的51.3%,教育系統占48.7%。其工作內容主要為研究編制行業人才供需研究報告、組織開展高校和用人單位供需對接、人才培養校企合作、研究學業與職業指南、開展就業工作隊伍培訓交流,提升職業生涯教育水平、加強就業統計監督、參與畢業生跟蹤調查等。在國內復雜的大環境下,要想更好地促進就業工作,為高校大學畢業生提供更專業的服務,就需要利用大數據、運用融媒體平臺進行有效分析?;诖?,國家成立了“24365服務平臺”等,在數據采集以及就業幫扶反饋上已趨于可視化。
(三)善用融媒體強化大數據分析,提高服務質量
在融媒體視域下做好畢業生就業指導,需要專職就業工作者(如就業中心人員以及輔導員)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融媒體運用嫻熟度,轉變傳統就業觀念,實現就業指導全方位、全過程。就業指導并非要等到大學生即將畢業才開始,應該在大一剛入學時就開始,將就業指導融入課程教學中,運用互聯網、融媒體媒介進行廣泛宣導,讓大學生形成“身未就業,心先就業”的狀態。另外,在當前信息互通情況下,就業指導教師應充分利用好融媒體,收集就業數據,進行大學生就業大數據分析,如當前學生就業環境分析、就業政策分析、求職技巧分析以及招聘會信息篩選等,實時掌握學生當前就業狀況,對于就業困難學生進行積極幫扶,提供個性化服務,更好地幫助畢業生們。
(四)為就業專業融媒體平臺擴容加量,強化就業信息時效性
當下很多高校畢業生并非因能力不足而找不到工作,而是存在就業招聘信息渠道不通暢、畢業生對招聘信息掌握不及時等問題,導致錯過很多優質崗位。當前有很多就業平臺,如高校人才網、各地人社局招聘網等,招聘網站雖多,但未形成綜合體系,造成很多優質崗位流失,學生容易迷失,不知如何選擇。高校就業指導工作部門應充分利用好當下搭建的融媒體就業宣傳平臺,及時企業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引導畢業生在平臺上找合適工作。另外,也可以將高校畢業雙選會崗位做到線上與線下結合,整合當下一些就業招聘網站,形成規模體系,保障就業信息時效性。高校就業指導部門也應提供一些符合本校學生的實踐崗位,并利用融媒體,讓非畢業生進行崗位實踐,為他們真正就業助力。
四、結語
國家大力發展信息化,融媒體更成為新時代媒體宣傳的新形式,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應積極迎合時展,跟上步伐,與時俱進,運用先進的媒體宣傳技術,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在人員素質配備方面,要加強畢業班輔導員就業宣傳能力培訓,引導高校輔導員積極運用融媒體手段,幫助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就業。融媒體本身要作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窗口,需要進一步完善平臺,整合網上信息資源,擴充官方融媒體容量,實現“一臺多用”,全方位幫助高校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就業。實現高校大學生平穩就業,需要學生、高校以及社會等多方共同協作,利用融媒體搭建的就業平臺,正是三方聯系的紐帶。當然,新時代大學生也應充分了解社會現狀,正視當下現實社會就業的嚴峻性以及挑戰性,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能力,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找準自身定位,避免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
參考文獻:
[1]鐘蘭.融媒體視域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模式開發研究與實踐[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4):89-93.
[2]徐艷,徐冰怡,羅冬梅.新時代大學生就業問題探究[J].赤峰學院學報,2021(02):59-62.
[3]劉彬.“互聯網+”視域下大學生就業指導及價值取向引導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05):40-41.
[4]馬云超.“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就業指導問題研究[J].大眾標準化,2020(14):99-100.
作者:熊元亮 王金鳳
- 上一篇: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策略
- 下一篇: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思想政治教育對策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