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高職院校就業指導新格局
時間:2022-10-12 08:49:04
導語:開創高職院校就業指導新格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互聯網+”不僅是技術與平臺層面的融合,更是面向社會資源優化配置,共建共享的新思維、新形態與新模式,其能夠將信息集成、互聯網創新科技、網絡新思維等整合為有機整體,激活社會各領域的創新驅動。文章基于“互聯網+”環境,就高職院校就業指導,提出“互聯網+機制”“互聯網+平臺”“互聯網+實踐”“互聯網+學生”四位一體的高職院校就業指導策略體系,以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院校;就業指導
招生規模擴大、生源結構復雜、學生就業動因差異化、學生就業規劃多元化是當前高職院校的顯著特征。高職院校若想根據當前社會就業趨勢、就業環境、就業政策、就業發展前景等為學生提供更為精準、符合其個性化發展需求的就業指導策略,便需要依托互聯網收集就業信息,構建更加完善的就業指導策略信息庫,并通過與企業行業的合作交流,為學生開辟更為廣闊的就業空間,利用互聯網開放性、便捷性的優勢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就業實踐機會,以此提升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水平。下文將結合筆者的實際工作經驗從多維度、多層面闡釋“互聯網+”環境下高職院校創新的就業指導策略?!盎ヂ摼W+機制”,構建三級聯動就業指導策略體系“互聯網+”環境下,就業指導策略的革新是一項系統性、復雜性、長期性與持續性的工程,高職院校需要從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入手,構建完善的、適應“互聯網+”環境的就業指導策略體系,引領高職院校就業指導策略的落實。
依托“互聯網+”構建三級聯動就業指導機構
學校、院系部及輔導員是高職院校就業指導策略的執行者、落實者與踐行者,三者在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發揮著不同的職能作用,對學生就業意愿、就業心理、就業規劃情況等的了解程度也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學校側重于對學生就業情況的宏觀了解,在就業指導中發揮統籌兼顧的作用;院系部則依托學生專業與就業市場間的關系,制訂具體的就業指導工作細則;輔導員作為與學生接觸最密切、最頻繁的群體,在就業指導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盎ヂ摼W+”環境最為鮮明的特征便是互聯互通,學校、院系部、輔導員可從多渠道、多方面獲取學生就業相關信息,共同制訂就業指導目標及策略,使就業指導策略由上至下逐層落實。為此,建議高職院校構建以學校統籌、院系負責、輔導員參與的三級聯動就業指導機構,充分發揮各主體在就業指導中的優勢,并針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互聯網就業指導系統的構建等設置專職的技術人員,以此為就業指導策略的實施奠定基礎。
借助“互聯網+”實施三級融通就業指導服務
在社會就業新格局、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服務應體現遠程化、常態化。為此,建議高職院校借助“互聯網+”實行職業生涯規劃、創業、第二課堂三級融通就業指導服務。1.高職院校在學生入學之日起,便實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服務,將每次服務過程完整記錄在就業指導信息平臺上,通過定期及隨機的信息對比分析、數據挖掘等,判斷學生就業規劃動向,并采取相應的引導、幫扶、鼓勵等措施。2.高職院校要適當增加創業指導服務,借助相關政策、創業條件等信息,豐富創業指導信息,保證不同專業、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就業意愿的學生都能夠獲取其需要的創業方面的信息,進而借助“互聯網+信息”集成的優勢,保證創業指導的全面性。3.高職院校要打通與行業企業、相關就業領域的數據鏈路,依托“第二課堂”組織企業經營職業生涯訪談、校友報告會等活動,以此使學生掌握政策、了解就業趨勢、樹立職業理想?!盎ヂ摼W+平臺”,創新就業指導策略及工作方法“互聯網+”環境為高職院校就業指導提供了新思路、新策略、新空間、新渠道,高職院校要立足學校實際、學生實際及就業形勢,積極創新就業指導策略,擴大就業指導覆蓋面,提升就業指導實效性。
圍繞“互聯網+”開發信息化就業指導工具
在高度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需圍繞“互聯網+”開發更加契合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有利于其后續就業的信息化就業指導工具。1.開發就業指導APP。就業指導軟件具有移動性特點,能夠綜合服務于學校管理者、就業指導工作人員、高職院校學生、用人單位,該軟件不僅可以實現招聘信息、就業指導信息的實時化傳輸,而且可對各類表格、趨勢圖等進行整合分析,能夠為就業指導策略的選擇提供決策支持。2.互動式就業指導工具。高職院校關鍵詞:“互聯網+”;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可將微信、QQ等社交軟件作為其開展就業指導、與學生互動的工具。一方面,這類就業指導工具可針對就業困難群體提供差異化的就業指導策略,從大量的招聘信息中整合、分析、處理并提煉出適用于該群體的就業信息,實現針對性幫扶。另一方面,這類就業指導工具可方便高校接受學生的反饋,了解其就業動因、意愿方向,并以此為依據調整就業指導策略。
基于“互聯網+”積極開展多方位就業指導
高職院校就業指導策略的落實,一方面依賴于就業指導工作人員的高度責任感和良好的溝通能力,另一方面則依靠學生的自覺性?;诖耍呗氃盒攺穆殬I生涯規劃、職業目標、職業素養、求職技巧四個方面為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就業指導策略。1.職業生涯規劃。高職院??山柚髷祿夹g手段,分析當前各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所在工作崗位、對崗位工作滿意程度、對用人單位歸屬感等信息,從中提煉出影響學生未來就業方向、職業理念的關鍵性因素,以此為依據確定就業指導的關鍵性內容。2.職業目標。高職院校可構建職業生涯規劃自測系統,該系統以學生自測為主,學生將自身專業、技能資格、未來職業選擇傾向等信息錄入系統,由系統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可行性、合理性等進行評價,幫助學生找到符合自身興趣、專業水平的職業,以此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確定職業目標。3.職業素養及求職技能指導。高職院??山柚摂M現實技術構建虛擬求職場景,使學生在實踐中掌握與面試者進行良好交流的方式,并通過咨詢就業指導工作人員,提高自身求職及就業能力?!盎ヂ摼W+實踐”,以校企合作提升就業指導水平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創新策略之一,其可整合學校及企業就業相關信息資源,依托互聯網實現就業信息的雙向交互、實時更新與協同行動。
依據“互聯網+”實行校企合作調研
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就業指導實踐中發揮著主導與引領作用,為此高職院校需全面掌握區域內優質的職教機構、行業企業、產業集群信息,爭取資深企業的支持,與其聯合開展校企合作就業指導調研。調研內容主要包括目標就業市場的需求狀況、區域經濟發展趨勢、國家關于畢業生就業的優惠或支持政策、行業企業對現代化人才的需求等。在此基礎上,校企雙方可圍繞就業指導內容、方式、渠道及功能的革新與改進進行協商,采取協同行動,重塑人才培養目標、優化人才培養流程、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與此同時,高職院??稍谏罨F蠛献鞯幕A上實行“五星定位,輪崗定位”就業指導策略。其中,“五星定位”是指高職院校要明確各行業領域、企業內部崗位的最高標準,以此為依據提升就業指導的戰略高度;“輪崗定位”是指高職院校將就業指導視野由粗放、單一崗位轉化為多崗輪換、一專多能,高職院校在針對專業技能提供就業指導服務的同時著眼“多崗通,一崗精”。高職院校還需借助互聯網與企業保持密切聯系,一方面向其反饋就業指導工作開展情況、面臨的現實困境,另一方面從企業處獲取最新的就業相關信息與政策,便于雙方在就業指導方面達成共識,在人才培養上形成合力,促成高職院校就業指導策略的革新。
結合“互聯網+”實現就業渠道疏通
疏通就業渠道是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的核心內容。為持續推進校企合作,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數字化技術與信息化技術的優勢,建議高職院校從以下兩個方面疏通就業渠道:其一,與企業合作構建就業示范基地,基地內設施設備完善,采用與企業相同的管理模式,就業指導工作以基地為主要陣地,實現就業指導策略與職業崗位對接,保證就業指導策略的科學性;其二,在學校內積極營造與企業相似的環境,如借助虛擬現實技術構建“辦公室”,或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搭建“職場訓練營”等,以此將就業指導轉化為具體可行、可操作的職業崗位實踐,顯著提升就業指導策略的實效性。“互聯網+學生”,提升就業指導的精準程度高職院校就業指導策略的質量與效率體現在其針對性上。為此,就業指導人員需要全面掌握學生就業心理狀態、就業方向等,保證有的放矢、精準施策。1.就業指導人員要在職業規劃到就業服務的全過程、各項環節中滲透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就業指導服務,保證及時滿足學生訴求、實時解決學生問題、智能處理學生反饋,使學生感受到就業指導人員對其前途的關心,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并配合就業指導工作。2.就業指導人員要依托“互聯網+”培養學生健康就業心理。當代高職院校學生思維活躍、富有進取心,但抗挫折能力偏弱,在遭遇就業困難時會出現不良心理狀態與情緒。同時,部分學生的職業信念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如社會多元價值觀的沖擊、網絡對其意向職業的負面評論、家長及親友的勸說等,如果學生沒有堅定的職業信念,在其后續就業中便會出現工作態度不端正、頻繁更換工作的現象。為此,就業指導人員應積極了解學生的就業心理狀態與心理訴求,通過心理輔導、平等溝通等幫助其重拾就業信心、樹立堅定的職業理想信念、正確辨識社會負面及非理性信息,使其逐步形成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心理?!盎ヂ摼W+”環境下,高職院校就業指導策略面臨著全方位的調整,唯有積極借助“互聯網+”優勢構建三級聯動就業指導策略體系、創新就業指導策略與工作方法、以理論聯系實際提升就業指導實效性、切實提升就業指導精準程度,才能夠確保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與時俱進。高職院校需結合當下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幫助其明確就業目標、掌握就業政策、了解就業形勢、養成職業素養、習得求職技巧,進而充分發揮就業指導策略的價值,為學生開辟更為廣闊的就業實踐空間。
參考資料:
[1]周建松主編,郭福春,張鵬超,吳德銀,施技文副主編.創新創業與素質教育2016高職素質教育學術論壇優秀論文集[M].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8.
[2]孫晃主編,傅曉亮,丁振中,宋建軍,繆寧陵副主編.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6.
作者:陳秀濤
- 上一篇: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課程體驗式教學模式
- 下一篇: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