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金融產品創新思考
時間:2022-07-17 02:52:42
導語:三農金融產品創新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三農”問題及其成因。關于“三農”問題的成因,學術界有很多的觀點和看法。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討論:經濟發展的觀點和社會發展的觀點。而我堅持的是多因素決定論。一個如此復雜的社會問題,他的形成并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是一個長期發展的結果。我決定我國的“三農”問題既有歷史原因,又有現實原因。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由于我國剛成立之時,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所以一直以來,我國都是采取了一個相對來說不利于農業發展的政策。這就導致了我國的工業取得了相當快速的發展,而在農業放在方面卻顯得不足。而現實的原因卻非常的復雜:我國人口多,農民多,農民收入途徑有限,因此分攤到每個具體農民身上的可支配收入就顯得微不足道。再加上一部分農民各方面素質還有待提高,這些主客觀因素都導致了我國“三農”出現的必然性。
2.農村信用社在解決“三農”問題中的作用。我們國家目前已經深刻的認識到了“三農”問題的嚴重性,并且也在不斷的探索解決辦法,也獲得了一定的成果。提出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這樣一些方案。同時農民也在不斷的探索,利用國家政策這樣的契機,使得我國的農村經濟有了一定發展。但是如果還要想我們的步子邁的更大,走的更遠,那么我們農村必須要有一定的資金投入。而這些資金投入,不能完全依賴于我們的國家。一方面龐大的農村讓政府還是顯得力不從心。另一方面,我們政府采取的政策不是一味的補血,還需要我們的農民有一定的造血功能。那誰來提供這樣一筆數目巨大的資金。這是農村信用社體現出了自己獨特的優勢。這一優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農村信用社有這樣一筆資金。農信社自從成立伊始,不斷的發展壯大,在強烈的市場競爭中,力爭上游,勇于創新。這么多年的經營,讓他積累了一定的資金。所以,他有能力接受這樣一個挑戰。其次,農信社的宗旨決定了他為我國的“三農”問題效力。農信社一直以來,堅持立足農村,立志服務三農,致力于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經濟的發展。同時,農村信用社出于金融機構的最底層,他們本身就是面對的是千千萬萬的農民。明確的市場定位,讓他決定把絕大多數資金投入到了我國的“三農”事業中。因此,我們可以說,農信社在解決我國的“三農”問題過程中是起的資金保障作用。這個環節做好了,其他方面才能迎刃而解。
二、農村信用社面向“三農”金融產品創新的動因分析
1.金融市場競爭的刺激。金融市場的刺激是農信社推出面向“三農”金融產品的重要原因。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伴隨著我國金融行業的飛速發展。以前的各個重要銀行經久不衰,新興銀行如同雨后春筍,不斷崛起。使得我們銀行業之間的競爭顯得異常的激烈,就如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對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如果我們的某一個銀行不采取創新行動的話,不推出新的金融產品,還是像以前一樣,停滯在自己的“象牙塔”之中,那么絕對會被這如此激烈的競爭洪流所淹沒。因此,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就迫切的需要我們的農信社開拓創新,用于進取。積極的以市場為定位,面向農村,面向“三農”,推出一些富有創新意義的,具有針對性的產品,以此來滿足我們廣大農村的要求。就如同前面我們所說,這是一個一石二鳥的行為舉措。一方面有利于信用社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同時也有利于解決我國的“三農”問題。
2.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茖W技術也是我們農信社推出創新金融產品的又一動因。在20世紀70年代以后,一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我國銀行中被廣泛的運用開來。事實也證明,他的推廣在我國的銀行業務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為我們銀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撐。像銀行自助存取款機、手機銀行、網上銀行、電話銀行、銷售終端機等等。這些技術的運用也擺脫了以前的種種束縛,在時間和空間上都為我們的客服提供的極大的便利,深受我們廣大客服的支持,同時也節約了大量的銀行成本。首先,簡單的說,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我們農信社的金融產品創新提供了硬性的支持。比如說,現在農信社推出的網絡銀行,只有有強大的科技做支撐,才能夠長久。其次,我覺得科學技術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銀行推出創新產品。當我們掌握了一門技術之后,很多具有開創新的銀行從業者肯定在想,我們是不是可以運用到我們的銀行創新中呢?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銀行進行必要的改革創新。
3.適應各方面條件的變化。我覺得適應各方面條件的變化也是農信社進行金融創新的又一動因和促進機制。世界在瞬息萬變,我們的農村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那么我們農信社是不是還是一直停留在原來的金融產品上呢?答案顯然是不是的。比方說觀光旅游業貸款、公共事務農戶貸款、失地農民貸款,這在以前是絕對不會出現的。但是隨著社會的變化,我們的農村產生了這樣的貸款需求,于是農信社便順應這種要求,推出了與之相適應的貸款項目。這樣才能更好的滿足市場的口味,對癥下藥。
三、農村信用社面向三農金融產品創新對策
從上面一個板塊我們可以看出,農信社在實際的商業運行中,在面向“三農”甚至是其所有的創新產品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只有這些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我們的農信社才可能在激烈的金融競爭之中更上一層樓。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有以下一些對策:
1.加強中間業務產品的創新。從上面的論述中,我們已經看到,中間業務在現在的銀行競爭中相當具有發展前途,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這就要求我們的農信社在中間業務這塊,必須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例如,農信社可以加大對“三農”的金融電子產品的開發。在原有的基礎之上,不斷的完善其電話銀行、網上銀行、自助銀行、手機銀行等,加強這些電子產品的建設。同時,我們可以擴大這些電子銀行的業務范圍。讓它不在是僅僅停留在原始的金融業務上。而是將業務與業務之間互相聯系,融會貫通,互相整合,研究出一些更具有代表性的電子產品業務。另外,農信社還應該在類產品這里下功夫。加強類產品的建設??梢詾椤叭r”提供一些代收代繳,結算等業務。為農村之中那些進城務工或者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情況提供匯兌等業務。同時,農村信用社應該積極主動地與在農村有廣泛網點的商業銀行,比如說郵政儲蓄、農業銀行等銀行開展有效的合作。在農村開創出一條專門為農民工服務的銀行網絡。讓那些務工的農民不在為了資金的匯兌問題而發愁。讓農民工有一個輕松方便的資金流轉環境。
2.金融產品內容的創新。創新金融產品的內容也可以有效地改善其中的問題。曾經有人在關于農信社調查的文章中談到了這個問題。他的有一個觀點我覺得寫得很好,那就是創新經營權抵押貸款。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中,農村土地新政提出,農戶可以出租、轉讓、代耕以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因此針對這一新政,我們的農信社可以推出一些經營權抵押貸款方面的業務。在我看來,經營權抵押貸款則是方便了農民的“提前消費”。那些有經營頭腦的農民不再會因為自己一窮二白而丟失貸款機會,錯過發展契機。有了這樣一種形式的貸款,農戶可以將手中的經營權作為貸款擔保,最終實現貸款。其實這也是銀行在擔保領域實現的一次創新。但是,就銀行來說,這樣形式的貸款可能會存在更多的風險。因此這就要求我們的農信社在推出這種貸款之前做一個廣泛的市場調研。而不是復雜貸款手續,冗化貸款流程。另外,我覺得也可以使用一種東西的預期收益來作為擔保。比如說,農戶如果家里面養了一頭母豬,那么它可能會下崽;農戶將魚苗養在田里,那么到了一定的時候,他可能會長大,這些都是農戶的預期收益。這種也可以用來作為貸款的抵押。和上面的要求一樣,同樣需要農信社對農戶要有一個深入的了解。才能將這種貸款抵押的風險降低到可控制的范圍之內。實現了這種貸款,可以讓農信社和農戶都實現雙贏。
3.創新服務意識。農信社在今年來在“三農”產品方面正在逐步的實現創新,但是我們應該意識到除了硬性的產品方面的創新,我們還應該在軟性的服務方面有所創新。顧客就是上帝,顧客就是我們一切活動應該密切關注的焦點。所以在我們實際操作過程之中,我們應該把金融產品和優質服務聯系起來。時刻傾聽客戶的聲音,盡力滿足客戶的需求。尤其是農村信用社,每天面對的大多是一些文化層次并不是很高的農民。有時候可能會跟你制造出許多尷尬的情況。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時刻謹記我們是在為顧客服務,每個人都應該得到相應的尊重。只有我們每一位銀行員工都能夠執行這些服務理念,并且在工作中不斷的更新優化自己的服務理念,這將將我們農信社的形象深入到每位農民的心中,為我們以后的工作提供很大的便利。
4.創新科技水平、實施人才強社。我們從上文的論述中可以看出,農信社在很多方面的出現原因的根源還是科技水平方面的缺失,人力資源方面的短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不斷的提高我們銀行對相關方面科技的掌握,我們的一切理念才能夠付諸實踐。所有的創新其實都是科技的創新。然而,科技需要什么?科技需要我們的人才來提出。所以,農信社不管是在“三農”產品方面的創新還是在其他業務方面的創新,歸根結底是人才的創新。當然,這些創新也不是說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眼下的當務之急便是從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上面做起。比方說,我們可以在電子銀行這一塊下功夫,利用科技,擴充電子銀行的職能;加強銀行自身的宣傳建設,完備自己的官網主頁等等。以上便是就農信社在針對“三農”金融產品創新這一方面的情況做了一個簡要的論述。當然,還有許多值得我們關注的地方,這里就不在一一論述。
作者:唐蕓吳新華工作單位:宜賓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報
- 上一篇:發改委鐵路辦學教活動小結7篇
- 下一篇:公益性崗位開發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