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視野下會展專業教學實踐探討

時間:2022-12-04 09:31:31

導語:傳播學視野下會展專業教學實踐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傳播學視野下會展專業教學實踐探討

一、傳播學與會展業的關系

會展可簡單地分為會展前、會展中、會展后三個階段。會展前、會展中及會展后這三個階段的影響力無不借助于傳播主體的專業性、傳播客體的針對性及傳播效果的廣泛性。會展前,一要通過各種傳播媒介廣而告之吸引盡可能多的參展商前來報名,比較正式的有新聞會、吹風會等;二要將展品信息通過傳播媒體盡可能多地吸引采購商或專業觀眾前來參展,比較正式的形式有展會的官網等;三要將參展的各注意事項盡可能利用可用的傳播媒體傳達至受眾,比較正式的形式有官網以及當地主流媒體的報道。會展中,一要將可能達成的展會意向拋出,以賺取足夠的各界關注度及投資度,比較流行的方式有新聞類的專家訪談及預測等;二要時時與外界分享展會的實況,塑造展會品牌形象,這可通過當地電視、電臺、官網、其他權威網站和媒體等進行實況轉播;三要利用展廳內的傳播介質,時時調配各展館資源。會展后,一要將展會成果廣而告之,擴大知名度,這時的傳播通常會覆蓋盡可能多的媒體;二要為下一次展會做品牌宣傳等。由上可知,在會展業的發展過程中,傳播學的影子無處不在,甚至對會展業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必不可少的作用。沒有傳播學,會展業將會是一潭死水。

二、傳播學視野會展專業教學的短板

短板一:會展專業課程設置未能因地制宜、緊隨市場需求而變革目前,國內對于會展專業的設置大同小異,幾乎囊括了會展業的方方面面,學生不僅需要學習與會展相關的展覽實務、會議組織和管理、展示設計、會展設備管理、會展禮儀等,還需研習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營銷學等課程,專業課程的權重不可避免地被降低,再加上實踐教學質量參差不齊,畢業生最后掌握的知識少之又少,理論知識學到最后還是還給了教師,真正到企業還得從頭開始學。而企業在實際工作中的展臺搭建、展品運輸、公關宣傳、客戶服務等操作性、實用性人才崗位頻頻空缺,畢業生大多眼高手低、不愿從事這類又苦又累、收入不高的工作。會展業是一個綜合性、實踐性強的行業,一個擁有3年會展業相關工作經驗的人才敢說稍微了解會展業,一個僅學習一年左右專業課程的畢業生,怎么能讓企業愿意錄取呢?企業不可能永遠當畢業生的二次導師,高昂的培訓費用也讓企業望而卻步。與此同時,校企之間溝通不暢也導致學校的課程設置未能有效地結合市場需求做出快速的調整。短板二:整體教育環境導致的教學方式較落后由于會展專業是近幾年興起的新學科,教師“半路出家”的多,而擁有行業從業經驗的教師更是少之又少,教師本身就缺乏會展實踐經驗,再加之教材不完善、更新速度慢等,對會展專業的教學方式帶有其他學科的“教學思維慣性”,即先集中學習理論知識,再集中實踐一段時間。對于其他學科而言無可厚非的實踐教學模式,在會展業并不適合。因此,在真正實踐的過程中,學生遇到問題一樣不會處理,課堂上教師的諸多案例、諸多知識點全然記不起來,這也不能一味地責怪學生不夠努力、記憶力不強。而需要從實踐教學本身找問題:如此安排實踐教學,真的是最好的嗎?是最適合學生發展的嗎?還有沒有更好的實踐教學方式?答案是有的。國外對于會展業或者其他學科的實踐教學方式就值得我們去學習并借鑒,他們的實踐教學采取的是理論+實踐的循環,三個月的理論學習+三個月的實踐學習,如此反復。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同時也為上崗做了充足的準備,學生、學校、企業三方均得益。短板三:針對學生,實踐教學的精髓未傳播到位學生由于自身的閱歷不豐富,對學習與就業目標多數處于懵懂狀態,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點明要點,并盡可能地提供針對性解惑與指導。據了解,很多院校都未能做到這點。安排的實踐教學,大多被學生們認為是“看一看”“玩一趟”,根本起不到實踐教學的效果,更何況是實踐教學的精髓了。而在實習過程中,多數學生抱怨:老師上課講的沒有用,遇到問題還是不會解決,完全不知道怎么處理,企業也沒有專門人員手把手教。對于一些枯燥的電話招商工作,一個月二個月打下來沒勁,學不到東西,就不想干了。傳播學視野下會展專業教學實踐的幾點探討

1.將傳播學精髓融入會展專業課程中,緊隨市場需求設置實踐教學體系

任何一門課程,固步自封都是不可取的。在傳播學視野中,任何一門課程均需要對外傳播自己,一方面吸引外界的關注從而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另一方面則能為學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在傳播時代,學會營銷自我才能站得更高。目前會展業大量崗位招不到合適人才,同時大量會展專業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大量畢業生滿足不了用人單位的用人需求,要解決這個深層次矛盾,須深化改革會展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首先,需要改革會展專業的課程設置體系,術業有專攻,三四年的學習時間,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顧及。學校可以大量結合社會的現實需求,提升專業課的權重,同時提供多種選項,有能力的學生可以選修更多課程。其次,目前執行最多的“2+1”式實踐教學已明顯跟不上市場的需求,必須從根本上改變。這可以從國外的先進經驗中汲取精華,即上文提到的理論+實踐的反復循環實踐教學。這種教學體系已被證明是完全可行的。學生通過3個月的理論教學后,緊接著是相應的3個月實踐階段,在這期間,教師全程參與,隨時答疑解惑,學生通過在實踐中的摸索,將理論知識融會貫通,并帶著新的問題繼續3個月的理論+3個月的實踐教學,最大限度地保證了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效果。同時,合作的單位在學生的大量實習考察中,更容易發現可塑造的苗子,同時節省了大量的招聘與培訓成本,雙方達到共贏。

2.落實政府扶持、企業參與、學校重視三位一體的教學實踐模式

會展業的實踐教學,需要學生深入當地的會展從業單位實地實習,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多數會展從業單位本身業務非常繁忙,加之高額的培訓費用,往往不愿意作為實踐教學的基地,對于企業而言,這是客觀存在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政府、企業及學校三者共同努力。對于政府而言,會展業的蓬勃發展,極快地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同時帶動了相關行業的發展,給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并能快速提升城市品牌。從這個意義上而言,為了促進會展業的健康發展,當地政府應從政策及資金等方面對學校及會展業進行扶持。對于愿意成為實習基地的會展單位,政府可從當地稅收優惠或減免、培訓人頭補助、項目申報等方面給予實質性的鼓勵。對于企業而言,在解決了高額培訓費用的基礎上,大量實習生的加入,可使很多員工從基礎工作中解放出來,有更多時間挖掘更多項目。雖然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占用場地、增加培訓人員,但是企業也可以在不斷觀察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人才,并進一步培養,節省大量的招聘成本。對于學校而言,在得到政府扶持并與企業建立合作的基礎上,會展專業的就業率會不斷攀升,同時意味著來年的招生將不存在問題。在會展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摸索成功后,可將其擴展至其他專業,帶動其他專業的發展,最終提升學校的整體辦學質量,形成品牌效應。

3.善于傳播兼職需求,吸引更多的會展行業精英人士成為兼職教師

在傳播學視野中,任何需求都離不開“傳播”二字,需求傳播不到位,結果將不如人意。會展專業的開設時間并不算很長,多數教師乃是“半路出家”,而前文已說明會展業實際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學校應善于利用傳播工具,多途徑多角度地兼職需求,廣泛吸引更多的會展從業精英人士到校兼職,保證理論及實踐教學的質量。多數的會展在職人員,其實也很樂意將自己摸爬滾打多年的經驗與學生們分享,但是他們與學校之間由于信息不對稱,學校招不到合適的兼職教師,想要成為兼職教師的在職人員也找不到門路。合適的兼職教師將會在理論授課過程中,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深入淺出地帶學生們進入模擬的工作環境中,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并接受枯燥的理論知識。

4.靈活運用,與職業培訓機構合作實踐教學

我國的職業培訓機構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正規,其多年累積下來的雄厚社會師資資源及企業庫資源是院校等難以相比的。越來越多的院校通過與職業培訓機構的合作取得了預期的成果。隨著會展行業的發展壯大,針對會展專業人才培養的職業培訓機構也越來越多,會展專業的實踐教學不妨嘗試與其合作。同時,目前大多數的職業培訓機構均與多數企業有合作,經認定培訓合格的學生可直接進入企業就業。如此,學??晒澥ふ疑鐣Y源的投入,也可提高學生的就業率。

作者:江波 單位:廣西藝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