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編輯先導意識

時間:2022-06-27 10:23:43

導語:電視新聞編輯先導意識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視新聞編輯先導意識

電視新聞編輯先導意識,是指電視新聞編輯平時要經常圍繞黨和政府的工作重點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以超前的意識組織記者開展采訪報道。特別是在已知新聞題材的情況下,電視新聞編輯更要提前介入,對采訪進行策劃指導,與一線記者及時商討,幫助他們選好報道角度,把握報道分寸,共同使電視新聞報道做得更加完善。

一、在新聞理念上體現先導意識

為了使電視新聞報道內容更加充實,形式更加鮮活,報道角度更新穎,電視新聞編輯首先要在新聞理念上確立先導意識,在記者報題時提前介入,為記者出謀劃策。這并不是說電視新聞編輯的水平就一定比電視記者高,而是由于電視編輯更多地會從宏觀層面,從整檔新聞節目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而記者則多從微觀層面,就是一條新聞、一則報道的眼光去看問題。電視新聞編輯對報道的提前介入,讓記者在采訪拍攝時能較好地體現編輯意圖。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電視新聞編輯,在日常報道中應具有獨特的眼光、出色的分析能力和策劃能力,能夠將隱性新聞資源通過組織記者采訪,發掘成為有顯性價值的新聞,進而通過一次次成功的策劃與采訪報道,催生出大量有新聞價值的報道。策劃是實施編輯先導意識的重要形式。廣義的電視報道策劃主要是指電視報道有價值命題的提出,可預知的重要新聞事件采制;狹義的電視報道策劃是指日常報道的策劃,就是在把握輿論導向的同時,以觀眾為出發點,選擇題材、確定主題、商定體裁、布局結構等。電視新聞編輯以電視鏡頭素材與文字稿件為基礎,通過策劃、組稿、優選、組合,獲得一個新聞集成,并通過電視媒體傳播給觀眾。新聞編輯除了編好稿外,還必須擔當、參與新聞的策劃、組織和安排任務,并幫助記者出主意,想點子,指導具體的新聞采訪。一條電視新聞片,如果有了事先策劃,就會有新意,有深度,就能夠引起人們關注,使觀眾從中有所啟迪或收獲。隨著社會變動速度加快,新事物不斷涌現,新觀念層出不窮,社會信息量驟增,加上電視媒體競爭十分激烈,新聞的傳播方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因此,迫切要求電視新聞編輯轉變理念,從過去簡單的“把關意識”提高到以觀眾為中心的“引導意識”上來,高質量、高標準地指導、參與具體的新聞采訪工作。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時展要求,有效地發揮“把關者”和“引導者”的復合作用。

二、在深入一線中體現先導意識

要體現先導意識,電視新聞編輯還必須經常深入一線采訪。記者在“走轉改”,編輯也要“走轉改”,否則編輯的新聞敏感性、新聞價值判斷力就會鈍化,對策劃也只能是坐而論道,閉門造車,脫離實際。電視新聞編輯應該與記者一起,深入一線采訪。只有編輯主動出擊,經常深入基層,才會對各類新聞事件的整體脈絡和基本背景有所了解,才能從宏觀層面上把握電視新聞報道的基本走向。2011年11月下旬,作為電視新聞編輯的筆者在深入一線時了解到,由于銀根收緊,用工成本、原材料價格上揚,紹興縣柯西服裝工業園區出現生產滑坡、企業開工率嚴重不足等情況。在企業經營者中,由于沒有土地證,因此無法到銀行去質押而獲得利率較低的貸款,從而導致高利貸之風蔓延。筆者經過進一步了解,原來在2003年,紹興縣柯橋開發委赴溫州招商時,曾向前來柯西工業園區投資興業的48家企業作過書面承諾,將為其辦妥土地證,而期間由于遇到政策“紅線”等問題,到現在還沒有一家辦理過土地證。筆者認為,這件事應該引起紹興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于是,我們在新聞節目中推出了《沒有土地證,中小企業如何生存?》的連續報道,共播出5篇:《園區內中小企業生存現狀》、《土地證辦理一波三折》、《資金“寒流下”民間借貸蔓延》、《企業生存發展亟待政策落實》、《土地證之解“困”對策》。這組報道在電視新聞節目中播出后,影響很大,受到了紹興縣委、縣政府領導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和關注,縣政府領導專門召開協調會,協商解決辦法。目前,這些中小企業的土地證解困工作有了明確的時間表。政府有關部門正在分期、分批,著手為這些企業辦理土地證。從這次報道中,筆者體會到,電視新聞編輯的先導意識也可以通過深入一線,了解實情,增強對本地區局勢的敏銳洞察力,在重大問題、熱點問題的報道上展現出權威性和引導力。

三、在編輯實務中體現先導意識

電視新聞編輯的先導意識還體現在日常的編輯實務中。要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整體質量,每條新聞的編前采訪就要貫穿編輯意識,將編輯意識滲透到采訪、拍攝、寫作的全過程中。這樣采拍來的電視新聞報道才會脈絡清晰、層次分明、信息量大、權威性強、可看性強??h級臺直接接觸基層社會,信息來得快,但相對狹窄,更應該增強編輯意識,避免新聞節目單調、薄弱、信息量小、可看性差。電視新聞編輯的先導意識也決定著電視新聞節目質量的高低。編輯工作是對新聞傳播活動的總設計與總指揮,是新聞傳播活動的集大成者和總把關者。現在,紹興縣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每天早晨都要召開編務會,讓記者通報題材,為本臺新聞綜合頻道的《紹興縣新聞》、《話題》、《城區新聞》和中國輕紡城頻道的《紡城直通車》等新聞性欄目確定采訪拍攝題材。大千世界,信息如潮,篩選新聞信息,應該由編輯和記者共同來完成。在2011年5月中旬的一次編務會上,有記者報題,說紹興縣政府將出資20億元,打造全球最大的紡織專業企業間電子商務平臺(B2B航母),也可以說是打造紡織業的阿里巴巴。編輯、記者們經過商討后認為,紡織業是紹興縣的主導產業,正面臨著“二次創業”。作為縣級電視媒體,有責任為當地的經濟轉型鼓與呼。于是編輯就配合記者去采制重大主題報道,推出了《紡織產業:轉型升級號角亮》系列報道,其中產生較大影響的篇目有《筑巢引鳳,“鍛造”人才》、《突破瓶頸,提升發展》、《實虛結合,創新營銷》等。這組系列報道播出后,為紹興縣經濟轉型升級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

為了調動全體采編人員的積極性,培養名記者、名編輯,最近紹興縣臺又在電視新聞采編中推出了“大型活動競采制”。遇到大型的新聞采訪活動,每個采編人員都可以采用自愿組合的形式,提出相關采訪計劃和方案。經過編務會篩選,好中選優,優化組合,產生最終方案。對選中的報道方案,則由該方案制訂者作為主采訪記者進行采訪,并在考核中予以加分。這對做好電視新聞報道無疑是一個有益的嘗試。欲使電視新聞節目產生較大影響力,編輯必須具有先導意識,這樣,重大題材才能做深做透,后續性較強的新聞事件才能抓好跟蹤報道。同時,編輯的先導意識還應該體現在新聞作品的主題新、角度新、形式新上;體現在新聞作品的深度上,思想深刻、分析深入、細節深挖、背景深掘;體現在新聞節目的編排中,通過策劃,強化電視新聞節目的系統觀念和整體意識,產生更好的傳播效果。電視新聞編輯在編輯實務中強化先導意識,就會在記者采訪時提前介入,與記者共同商討出最佳采制方案。這樣的多點策劃,集中眾人智慧,就能報道出有新意的新聞來。也只有編輯具有了先導意識,才能更好地把握電視新聞節目的正確導向,不斷創新傳播手段,提高質量,增強可看性,以豐富的內容和形式,為觀眾提供喜聞樂見的電視新聞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