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醫治呼吸道感染藥學服務

時間:2022-07-11 09:03:53

導語:抗生素醫治呼吸道感染藥學服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抗生素醫治呼吸道感染藥學服務

呼吸道感染為臨床上較常見的一類多發感染性疾病,在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中較為常見的是肺炎、急性支氣管炎和支氣管擴張及慢性的支氣管炎,主要發病原因為細菌、軍團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等微生物感染[1]。臨床上目前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藥物較多,常用的有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阿奇霉素等抗生素。選取2011年111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80例,采用4種不同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從藥學的角度進行分析、探討,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1年111月我院收治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80例,其中男120例,女60例;年齡19~66歲;根據患者的臨床體征和實驗室檢查以及X線檢查確診肺炎77例,支氣管擴張并發感染36例,慢性支氣管炎34例,急性支氣管炎33例。所用患者治療前72h內均未使用任何的抗菌類藥物治療;排除對這4種藥物過敏,患有胃潰瘍及肝腎功能嚴重損害,哺乳期及孕期婦女的病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A組、B組、C組及D組各45例。各組病例的性別、年齡、數量、花費、病癥等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A組給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g,每天2次,每天花費100元;B組給予阿奇霉素注射液0.5g,每天1次,每天花費217.6元;C組給予頭孢唑肟1.0g,每天2次,每天花費150.3元;D組給予頭孢曲松2.0g,每天1次,每天花費106元。4組均治療7d。

1.3觀察指標治療前后行血常規、尿常規、胸部X線檢查及細菌學檢查,治療期間對病例的體征變化和臨床癥狀及不良反應情況進行記錄,并計算各組的花費情況。

1.4療效評價標準]痊愈:治療后,所有下呼吸道感染癥狀全部消失,經胸部X線片檢查見病灶已全部消失,痰培養結果已轉陰,病原學檢查和臨床體征及實驗室的檢查項目均恢復正常;顯效:治療后,所有下呼吸道感染癥狀已出現明顯的好轉,經胸部X線片檢查見病灶已部分消失,痰培養結果已轉陰,病原學檢查和臨床體征及實驗室的檢查項目中還有1項的結果未恢復正常;有效:治療后,所有下呼吸道感染癥狀已有所好轉,經胸部X線片檢查見病灶已有部分消失,痰培養結果已轉陰,病原學檢查和臨床體征及實驗室檢查項還未完全的恢復正常;無效:治療72h后,病情未好轉,或出現加重的跡象。顯效率=﹙痊愈+顯效﹚/總例數×100%。

1.5統計學方法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治療效果A組顯效率為60.00%,B組為55.56%,C組為53.33%,D組為62.22%。各組間顯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不良反應A組出現惡心1例,B組出現輕度胃部不適2例,C組出現口干1例,D組出現輕微頭痛1例。4組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2.3花費情況治療7d,A組花費700元,B組花費1523.2元,C組花費1052.1元,D組花費742元。藥費比較:A組vsD組﹙P>0.05﹚,B組vsC組﹙P<0.05﹚,B組vsA組及D組﹙P<0.01﹚,C組vsA組及D組﹙P<0.05﹚。

3討論

左氧氟沙星屬于喹諾酮類抗菌藥,是氧氟沙星左旋體[3],抗菌活性約是氧氟沙星的2倍,主要的作用機制是抑制細菌DNA旋轉酶的活性,從而抑制細菌DNA復制,具有抗菌譜廣和抗菌作用較強的特點,比較適用于敏感細菌導致的中度及重度感染,對于呼吸系統感染有比較確切的療效,同時其不良反應均可耐受,且治療結束后迅速消失。阿奇霉素為對紅霉素結構修飾后的廣譜抗生素,臨床用于一些敏感菌所引起的呼吸道和皮膚的軟組織感染及衣原體所導致的一些傳播性疾病,可通過和細菌的細胞中的核糖體的亞基結合,從而阻礙細菌的轉肽過程,進而抑制依賴RNA蛋白質的合成起到抗菌作用。頭孢唑肟屬于第3代頭孢菌素,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對于多種革蘭陽性菌及革蘭陰性菌所產生的β-內酰胺酶較穩定。但需注意有青霉素類過敏史患者要謹慎。頭孢曲松為第3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臨床常用于部分敏感致病菌所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及尿路和膽道感染。

本文通過對4種抗生素在治療下呼吸道感染方面的分析,各組顯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費用上,左氧氟沙星和頭孢曲松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