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專業問病薦藥教學實踐
時間:2022-05-13 04:06:31
導語:藥學專業問病薦藥教學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藥學專業是培養具備藥學基本理論知識,能在藥品檢驗、生產、流通、使用等領域從事藥物鑒定、臨床合理用藥等方面工作的實用型人才的學科。因此本文探討產教融合的實踐教學方式,把大量的實踐內容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加強對藥學專業學生問病薦藥實踐能力的訓練。
關鍵詞:產教融合;藥學專業;問病薦藥
在實際崗位工作中,問病薦藥多為向患者推薦可選擇藥物類型,屬于導購非處方藥物的咨詢類服務,可分為:病情詢問、病情評估、相關藥品推介、合理用藥指導、健康教育等方面。藥學專業學生的問病與薦藥能力,僅憑課堂教學難以達到預期效果[1]。從企業方獲得反饋,加強產教融合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問病薦藥能力的有效途徑[2]。鑒于此,藥學專業問病薦藥教學實踐,需要在產教融合的發展中加以改善[3]。
1藥學專業問病薦藥教學內容
1.1疾病詢問與評估。詢問患者病情是最為基本的教學內容,諸如患者當前的個人感受、用藥情況、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發病史、家族史,等等。對患者了解的越全面,越有利于對病情的評估。從臨床問病薦藥過程來看,病情評估與病情詢問是重要的2個環節。很多患者對自身的病情敘述并不準確,諸如兒童或老年患者。那么就需要在病情詢問過程中引導患者詳細描述自身感受,并對患者具體病情做出較為準確的判斷。1.2藥品推介與指導。在了解到患者基本病情與以往用藥情況之后,可為患者推介相關治療藥物。推介的基本原則以病因治療為主,其次是對癥下藥。例如患者為高血壓合并胃潰瘍,禁用利血平。該藥品雖然降壓效果顯著,但對患者胃酸分泌容易產生較大影響,間接加重胃潰瘍病情。因此,建議服用卡托普利,同時采取非藥物治療方案。在推介藥品之后,引導患者了解藥品基本信息,如藥品用量和用法、用藥后的不良反應癥狀以及應急措施和注意事項等。用藥指導與健康教育是臨床問病薦藥的最后環節,若只是推薦的藥品合理,但并未指導患者正確使用,仍然存在不合理用藥的風險。
2藥學專業問病薦藥實踐教學基本方向
2.1問病經驗與反思。問病薦藥在實踐教學中屬于經驗傳授的過程,并非純理論性的知識記憶。例如:患者突然發熱1日,持續發熱3日,這種基本病情可以參考發病時間或患者發燒后體溫升高的具體數據來判斷,均為臨床判斷患者病癥的客觀數據,辨識度相對較高。但多數情況下,患者也存在隱性自我感知,諸如胃痛、腸痛、闌尾痛、肝膽痛,等等,這些疼痛均集中于腹部,如若患者描述不清,實則無法推薦針對性更強的藥物。具備臨床問病經驗的藥師,可依據患者情況,通過問答的形式來總結患者可能存在的并發癥,間接提高臨床診斷精準度。故此,藥學專業問病薦藥實踐教學基本方向,在于培養學生的問病思路與反思能力,而并非絕對意義的理論知識。2.2薦藥知識與能力。在藥學專業問病薦藥實踐教學中,問病為前提,這是了解患者病情的基本方式,而重點是薦藥,向患者推薦更加適應其基本病情的藥品。為此,藥學專業學生必須具備薦藥知識與能力。薦藥知識可從教材中得來,但并不全面。臨床用藥不僅是對于藥物知識的積累,更需要對新藥、特效藥有所了解。新藥往往是學生并未接觸過的藥品。推薦新藥時,更需要掌握其適應證、注意事項、適應人群等關鍵信息。那么學生不僅要牢記藥理學知識,同時還要具備較強的自學能力,方能解決由于課本知識更新緩慢而導致的學生藥品知識陳舊問題,從而增強藥學專業學生問病薦藥能力。
3基于產教融合的藥學專業問病薦藥教學實踐
3.1合作辦學,改善見習環境。產教融合,藥學專業問病薦藥教學實踐,首先需要觀察社會藥房在長期經營過程中,為患者提供藥品推薦服務的基本流程與方式。校方可與社會藥房達成合作共識,通過校企合作,為藥學專業學生提供見習機會??稍趩柌∷]藥見習前,讓學生對問病薦藥的基本形式有所了解,而后對問病薦藥過程有主觀認知,明確后續學習中應當掌握的藥理學、病情病癥、合理用藥條件、適應人群等知識點。見習時間置于課前,與社會藥房合作辦學,為學生提供見習環境,可增強學生的學習目標感,為后續實踐教學提供條件和基礎。3.2社會實踐,加強崗前訓練。社會實踐是學生掌握問病薦藥技能的有效教學形式,校企深入合作后,學生可直接前往指定藥房實習。但為了增強實習效果,應進一步研討崗前培訓的針對性。問病薦藥必須牢固掌握藥理學知識。同時社會實踐的目標是深化產教融合,培養學生問病薦藥能力。與社會藥房合作,可由社會藥房選派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來校與專業教師共同開展崗前培訓。加強崗前訓練,可在輪崗實習前發現學生可能存在的認知誤區與不足。在輪崗實習前加強針對性培養,可使學生在具體的實習崗位中積累更多實踐經驗。3.3模擬藥房,積累職業經驗。在藥學專業學生實習前培養其問病薦藥能力,需將課堂教學轉化為模擬社會藥房的問病薦藥情景。進而通過情景演練,讓學生體驗和感受職業環境與課堂環境的差異。藥學專業教師可在課堂中設置類似的模擬環節,由不同小組學生扮演患者和藥師,提供若干藥品,由學生向“患者”詢問病情,而后向“患者”推薦藥品,并說明藥物使用方法及相關注意事項,等等。模擬社會藥房的教學形式,將工作情景遷移至課堂,為了增強藥房環境的模擬效果,可邀請社會藥房藥師到課堂進行觀察和指導,從而發現課堂模擬藥房的設計缺陷,改善藥學專業問病薦藥課程實踐教學效果。
4開放講座,培養溝通技巧
學生累積問病薦藥經驗,需要得到社會藥房的支持。可邀請具備職業經驗的藥學專業人員開設專題講座,圍繞問病薦藥主題向藥學專業學生傳授從業經驗。這種職業經驗的傳授,可以實踐活動形式開展。前期由講座為教學實踐引導方向,細致描述實際工作中患者經常出現的問題,與患者溝通時應掌握的技巧。講座結束后,可直接帶領學生前往社會藥房,完成為期一周的頂崗實習,消化和吸收講座中所傳授的問病薦藥經驗。進而利用開放講座實踐教學方式,增加學生個人經驗累積,并同時訓練學生問病薦藥溝通技巧,提高產教融合實踐教學質量。綜上所述,藥學專業學生的問病經驗、薦藥能力,很難在課堂教學中快速培養。與企業深入合作,加強產教融合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問病薦藥實踐能力的基本方向。因此,產教融合實踐教學方式,是加速藥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最為有效的教學模式,應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李淑娟,丁靜,劉福和.以產教融合為導向的《藥理學》教學改革探索[J].科技視界,2018(3):107-108.
[2]王利華,傅紅.產教融合構建藥學類專業人才培養體系與實踐成果研究[J].天津藥學,2018,30(5):70-72.
[3]楊海峰,李艷艷,李鋒濤,等.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藥學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7):15-16.
作者:杜煜 單位:洛陽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藥學科研實驗樓設計探索
- 下一篇:統計法治建設路徑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