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農業院校生藥學課程改革探究
時間:2022-12-24 03:27:25
導語:高等農業院校生藥學課程改革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依據生藥學學科的發展動態,結合吉林農業大學中藥材學院藥用植物栽培的研究特色,筆者將強調學生全方位參與的BOPPPS教學模式[引入(bridge-in)、目標(objective)、前測(pre-assess-ment)、參與學習(participatory-learning)、后測(post-assessment)和總結(summary)]引入到生藥學課程的教學全過程,分別舉例設計生藥學課程總論部分“生藥真實性鑒別”中的“性狀鑒別”和各論部分中的“人參”藥材的授課方案,旨在使學生全方位參與并及時反饋,教師能通過分解教學過程找出教學盲點,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生藥學;BOPPPS;教學改革;性狀鑒別;人參
吉林農業大學于1958年創建了“藥用植物”專業,是我國最早開設“中藥學”相關專業的高等農業院校。生藥學課程是吉林農業大學中藥材學院動物藥學和植物科學與技術等多個專業的必修課程,是一門涵蓋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性應用學科,無論是對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培訓,還是繼續深入科學研究都至關重要。然而,由于生藥學課程綜合了藥用植物學、動物學、中藥資源學、中藥鑒定學、中藥炮制學、天然藥物化學、藥理學和中藥學等多學科的知識點,而且隨著藥理學和生物信息學等相關學科的快速發展,現代生藥學的內涵不斷擴大[1],因此生藥學課程的教學目標早已不能局限于培養學生的識藥辨藥能力,而需要培養適合時代需要的生藥學人才[2]。目前,國內大學多推行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的教學模式改革,常采用循問教學模式(PBL)、團隊教學模式(TBL)、案例教學模式(CBL)等形式[3]。筆者也曾應用PBL教學法對生藥學課程改革進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4],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熱情仍舊不高,還需要更有效地將“被動接受”角色轉換成“主動參與”。針對此問題,筆者借鑒了北美高校推崇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模塊化教學模式”BOPPPS[引入(bridge-in)、目標(objective)、前測(pre-assessment)、參與學習(par-ticipatory-learning)、后測(post-assessment)和總結(summary)],將繁雜的生藥學教學內容切割為數個小單元,使每個小教學單元包含:1)引入,吸引興趣;2)目標,擬達到的目標;3)前測,檢測基礎知識;4)參與學習,多途徑參與學習;5)后測,檢測是否達到教學目的;6)總結,總結知識點[5]。筆者依據生藥學課程教學內容特點,分別以總論部分“生藥真實性鑒別”中的“性狀鑒別”和各論部分中的“人參”藥材為例,將應用BOPPPS教學模式安排的教學活動及設計的授課方案介紹如下,以期為其他農業院校生藥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1BOPPPS模式在生藥學總論部分教學中的應用
生藥學總論部分在生藥學課程整體知識結構中至關重要,涵蓋了生藥學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技術方法,屬于提綱挈領的知識內容。學生通過總論部分的學習,能了解學科的發展動態和亟待解決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并增強學習信心。1.1導入。生藥學的研究內容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系非常緊密,教師可依據個人的生活經驗,聯系與授課內容相關的具體實例,如某年“3•15”晚會曾現場演示如何快速鑒別名貴的“藏紅花”?為何買到的某些“大黃”不具有瀉下作用?如何避免受騙,可以快速、簡便地辨別某些貴重中藥?以這樣的開篇吸引學生注意力,隨后引出可以通過聯系各藥材的“性狀鑒別”特征,準確分辨“偽品”和“劣質品”藥材。1.2目標。大學課程的核心目標不應該是單純的知識傳遞,課程教學目標的設置應有效支撐學生后續課程學習,超越“了解+記憶+理解”的低階教學目標,應包含多維度、深層次的教學目標,如批判性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價值塑造,等等[6]。性狀鑒別是生藥五大鑒別內容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常用的鑒別方法。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掌握性狀鑒定的10項內容及其順序,熟悉老藥工的經驗術語,如防風的“蚯蚓頭”、大黃的“星點”、何首烏的“云錦花紋”等,以及某些特殊藥材加水或火燒后產生的特殊現象,如牛黃的“掛甲”等。最后,學生可以通過眼觀、手摸、鼻聞、口嘗等方法快速鑒別某些特征藥材。1.3前測。學習“性狀鑒別”之前,先以PPT展示圖片結合提問方式考察學生對藥材的了解,如列舉以形狀、顏色、特殊氣味等命名的生藥,然后通過觀察藥材圖片,引導學生以藥用植物分類特征術語討論各藥材的外觀特征,并根據學生的反饋調整授課內容及重點。1.4參與學習。理論課堂與實驗教學相結合更有利于學生學習、感受生藥,因此,課堂講授以PPT圖片展示、視頻播放結合藥材標本演示,把枯燥的文字鑒別特征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給學生們直觀、深刻的印象。例如:視頻播放海金沙點燃后產生的閃光及爆鳴聲;現場演示紅花加水后水溶液呈現黃色;讓學生們感受三七“銅皮鐵骨”的質地特征;口嘗甘草的甜味、黃芪的豆腥味、黃連的苦味,等等。在輕松的課堂氣氛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效果。1.5后測。講授知識點后,預留幾分鐘時間以提問的方式評估教學效果,如用PPT給出一個“正品”和其常見的“偽品”生藥圖片,請學生分辨真偽,檢驗其是否能聯系“性狀鑒別”特征中相應的經驗術語進行分析,及時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得到應用,教師觀察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1.6總結。歸納本節課知識點,教師引導學生對藥材性狀特征進行總結,從形狀、大小、顏色、表面特征、質地、斷面特征、氣味和水試、火試特征進行完整的描述,再強化、突出重點鑒別特征,達到從宏觀水平熟練鑒別出“正品”藥材的目的。此外,提出問題“如何從微觀水平鑒別真偽”?因為藥材市場上很多都是破碎的、不完整的生藥,可能沒有明顯的外觀鑒別特征,從而引出下節課“生藥真實性鑒別”的“顯微鑒別”。
2BOPPPS模式在生藥學各論部分教學中的應用
生藥學各論部分收載了百余種生藥的名稱、來源、采制、性狀鑒別、顯微鑒別、化學成分、理化鑒別、品質評價及資源利用等內容。由于知識點繁雜、內容枯燥抽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極易產生厭學情緒,并且理論課學時有限,因此學習效果不佳。針對此問題,通過BOPPPS教學模式的引入,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下面以“人參”為例,就展開的BOPPPS教學進行介紹。2.1導入。首先,用PPT展示各種似人形狀的人參圖片,并輔以介紹古籍對人參的神秘記載,如《異苑》載:“人參,名土精,生上黨者佳。人形皆具,能做兒啼”。形容人參不僅長得像人,還能像小孩一樣啼哭,引起學生們的興趣。古人云“以形補形”,作為珍貴藥材的人參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里被記載為“能治男女一切虛癥”,幾乎是包治百病的神藥,被譽為“百草之王”“眾藥之首”。目前,東北深山老林里還有極少的野山參,市場流通的主要是吉林省長白山地區栽培的人參。這樣就把人參的名稱、產地和傳統功效進行了簡單的講述。2.2目標。人參不僅是吉林省重要的道地藥材,而且人參的化學成分、藥理功效以及“忌連作栽培技術”也是吉林農業大學中藥材學院各位專家們的主要研究成果[7-8]。就生藥學課程內容特點,本節課將學習目標定位為課程結束后,學生能掌握人參的來源和性狀鑒別特征,熟悉其主要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及各常見加工品種的炮制方法和功效,并能運用性狀、顯微和理化特征鑒別人參的真偽,評價品質的優劣。2.3前測。在學習“人參”的鑒別特征前,學生首先要熟悉雙子葉五加科植物的基本特征,并了解五加科植物所含化學成分的基本類型。此外,還應大致了解人參的生長環境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師可通過提問的方式檢測學生是否進行了課前預習,并根據學生回答情況及時調整授課內容和進度。2.4參與學習。以栽培的“園參”作為教具,先讓學生分組觀察并描述其外觀性狀特征,教師再歸納總結,應用老藥工生動形象的經驗術語,從形狀、表面特征、質地、斷面特征和氣味等幾方面描述鑒別要點,如“蘆長碗密棗核艼,緊皮細紋珍珠須”,同時用PPT展示各特征部位的圖片,讓枯燥的知識點具體化、形象化。人參具有典型的雙子葉植物顯微特征,理論課的講述還需要結合藥用植物學的基礎知識,并在實驗課中通過親自動手制作人參的顯微粉末片加深記憶和理解。此外,學習人參的理化鑒別特征時,應結合中藥化學皂苷類成分特點,并著重區別人參和西洋參的特征性成分。2.5后測。為了檢驗教學效果,教師在全面介紹人參的來源、性狀、顯微和理化特征之后,可以用PPT展示華山參、野豇豆、商陸、櫨蘭等偽品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各品種的外觀性狀特征,分組討論并總結特征區別。最后再以圖片形式展示出目前市場常見的接蘆頭、刻橫紋、接腿、拼體等充偽方式,請學生對各偽品進行案例分析,加深印象,促進教學效果。2.6總結。在總結環節,將教師和學生角色互換,讓學生自己總結人參的鑒別要點,歸納本節課的知識點,也可評估自己的學習效果。教師在總結過程中扮演引導者角色,既可擴充人參的臨床應用知識,如人參和西洋參化學成分和傳統功效區別,又能為下次課西洋參的鑒別埋下伏筆。
3結語
BOPPPS教學模式強調學生自主參與課堂,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獨立思考、創新思維。學生一般在每節課的初始階段和結束階段注意力最集中,但是通常情況下,教師往往在課堂的中間階段進行課程重要知識點的講授[9]。而BOPPPS教學模式能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動起來,增強師生的互動,顯著提高教學質量。BOPPPS教學模式的實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于是,高校教師隊伍中博士或博士后豐富的科研經歷便可為生藥學理論課的講授提供參考指導。BOPPPS的具體實施還應根據實際情況,可能存在某個環節被打斷后偏離原定教學計劃的情況,因此,六個環節的順序和時間分配可由教師靈活安排。
參考文獻:
[1]呂潔麗,張來賓.基于學科研究進展優化生藥學總論的教學內容[J].時珍國醫國藥,2016,27(4):965-966.
[2]屠鵬飛.生藥學的發展及其研究思路[J].中國天然藥物,2006,4(6):411-419.
[3]卓燊,陸玉婷,陳君,等.基于OBE理念的生藥學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7,52(12):62-63.
[4]祝洪艷,何忠梅,李偉,等.農業院校生藥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3(6):92-93.
[5]周偉,鐘聞.基于BOPPPS教學模型的內涵與分析[J].大學教育,2018,7(1):112-115.
[6]魏曙寰,耿俊豹,劉曉威.BOPPPS教學模型的內涵及運用方法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9,11(1):198-199.
[7]李向高,鄭友蘭,賈繼紅.人參屬三種藥用植物化學成分的比較研究[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1984,6(3):90-96.
[8]張連學,陳長寶,王英平,等.人參忌連作研究及其解決途徑[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08,30(4):481-491.
[9]王紅坡,田江艷.BOPPPS教學模型對大學新教師課堂教學的啟示[J].教育教學論壇,2018,10(20):210-211.(009)
作者:祝洪艷,李 偉,何忠梅,雷峰杰,張 晶,包海鷹,趙 巖 單位:吉林農業大學中藥材學院
- 上一篇:醫院藥學服務發展現狀與趨勢
- 下一篇:中醫門診隨診藥學服務實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