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波提取馬鞭草總黃酮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21 04:57:00
導語:超聲波提取馬鞭草總黃酮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為充分利用馬鞭草植物資源,避免資源的浪費,探討馬鞭草總黃酮的提取及鑒別方法。方法采用超聲波乙醇浸提法從馬鞭草中提取黃酮類物質,對所提取的黃酮類物質進行驗證,并用分光光度法測定含量。結果測得樣品中總黃酮的含量C=0.2028mg/ml,回收率為101.4%,其純度和產率均較高。結論該方法采用全物理過程,無任何污染,是提取馬鞭草黃酮類物質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超聲波提取馬鞭草總黃酮鑒別
TheTotalFlavanoneofHerbaVerbenaeExtractionandtheIdentificationbyUltrasonicWave
Abstract:ObjectiveTomakeuseoftheresourcesofherbaverbenae,avoidwastingandapproachtheextractionoftotalflavanoneofherbaverbenae.MethodsTheflavonoidswereextractedbyethanolasthesolventfromHerbaVerbenaewithultrasonicwaveandethanolextraction.UsingspectrophotometrytoextractandchecktheflavanoneofHerbaVerbenae.ResultsThedensityofthetotalflavanoneofherbaverbenaewasC=0.2028mg/mlandtherateofrecoverywas101.4%.Ttheoutcomeandthepurityoftheflavanonewereallveryhigh.ConclusionThismethodisapurelyphysicalprocessandhasnotanypollution.ItisanidealwaytoextracttheflavanoneofHerbaVerbenae.
Keywords:Ultrasonicwavetreatment;Herbaverbenae;Totalflavanone;Identification
馬鞭草Herbaverbenae始載于《名醫別錄》,為馬鞭草科植物馬鞭草VerbenaoficinalisL.的全草,廣泛分布于我國中南、西南及山西、甘肅、新疆、江蘇和浙江等地[1]。馬鞭草性苦、辛,微寒,具有清熱解毒、活血通經、利水消腫、截瘧的功效,用于感冒發熱、黃疸、痢疾、痛經、水腫、瘧疾、跌打損傷等[1]。其主治癥瘕積聚、經閉痛經、瘧疾、喉痹、癰腫、水腫、熱淋等癥,可用于治療瘧疾、白喉、傳染性肝炎、流行性感冒、絲蟲病、咳嗽等[2]。馬鞭草亦可利尿,止血,促進泌尿系統結石的排出,減少黏膜出血,緩解疼痛,配合其它常用利水通淋化石的中藥,臨床常獲良效[3]。除此之外,其外用可治療痔瘡、關節痛、跌打損傷、水疝等[4,5]。馬鞭草含有鞭草苷、5二氫馬鞭草苷、桃葉珊瑚苷、熊果酸、3α,24二羥基齊墩果酸、十六酸、β谷甾醇、羽扇豆醇、蒿黃素、β胡蘿卜素等化學成分[2]。由于其在臨床應用中有明顯的療效,近年又發現有新的藥理活性,現代研究又發現馬鞭草醇提取物具有抗生育、抗癌作用[1]。因此馬鞭草中的化學成分及藥效物質引起了新的關注。馬鞭草由于臨床應用無毒副作用,前景具有潛在優勢,對其研究受到重視。
近年來,超聲技術應用于提取植物中的生物堿、苷類、生物活性物質、動物組織漿的毒質等研究已有報道[6,7],表明其具有能耗低、效率高、不破壞有效成分的特點。很多研究表明,利用超聲波產生的強烈振動、高的加速度、強烈的空化效應、攪拌作用等,可加速植物材料中的有效成分進入溶劑,從而增加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縮短提取時間,并且還可避免高溫對提取成分的影響[7]。但超聲技術應用于提取馬鞭草中黃酮類物質的研究尚未見報道,本文報道用超聲波提取馬鞭草總黃酮及鑒別。
1儀器與試劑
1.1儀器KQ5200DB型數控超聲波清洗器(超聲工作頻率40kHz、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UV755B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分析儀器總廠);ZFI型三用紫外分析儀(上海顧村光電儀器廠);SHBIII循環水式多用真空泵(鄭州長城科工貿有限公司)。
1.2試劑95%乙醇;亞硝酸鈉AR;硝酸鋁AR;氫氧化鈉AR;三氯化鋁AR;鹽酸AR;氨水AR;乙酸鎂AR;鎂粉AR;正丁醇AR;冰醋酸AR;醋酸乙酯AR;蘆丁標準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新鮮馬鞭草購自廣西百色市人民菜市。
2方法與結果
2.1總黃酮成分提取取新鮮馬鞭草,烘干,粉碎。稱取馬鞭草粉末約6g,加80ml95%乙醇,超聲波提取2.5h,抽濾。濾渣再加80ml95%乙醇,超聲波提取2.5h,抽濾,合并兩次濾液,減壓回收乙醇至濾液僅剩25ml左右為止,放置250ml容量瓶中,用60%乙醇稀釋至刻度,得樣品液。
2.2測定方法依據以蘆丁為對照品測定馬鞭草中總黃酮的含量,加入鋁離子試劑,同時控制適宜pH值,使黃酮化合物與鋁鹽形成絡合物,在可見光區能獲得穩定的特征吸收峰。
2.3定量實驗-總黃酮的含量測定
2.3.1波長的選擇
取樣品液適量,在0.30ml5%亞硝酸鈉溶液存在的堿性條件下,經硝酸鋁顯色后,以試劑為空白參比液在420~700nm波長范圍測定絡合物的吸光度,絡合物于510nm波長處有最大吸收,故測定時選用此波長。
2.3.2標準曲線的繪制
分別精密吸取蘆丁對照液(0.10mg/ml)0.00,0.50,1.00,2.00,3.00,4.00,5.00ml于10.00ml容量瓶中,分別加入5%亞硝酸鈉溶液0.30ml,搖勻,靜置6min;再加10%硝酸鋁溶液0.30ml,搖勻,靜置6min;再加4%氫氧化鈉溶液4.00ml,用60%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靜置12min,以試劑作空白參比液,于510nm處測吸光度。結果見表1。表1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定蘆丁對照液吸光度(略)
根據上表得回歸方程:A=-0.03110+13.52C,r=0.9999。
2.3.3提取物含量的測定精密吸取樣品液0.50ml,置10ml容量瓶,按標準曲線的制備方法測定吸光度A=0.106,根據回歸方程:A=-0.03110+13.52C,計算樣品中總黃酮的含量C=0.2028mg/ml。
2.3.4回收實驗精密量取樣品液2.00ml,加入標準蘆丁對照品2.00ml(0.10mg/ml),同前樣品測定方法操作測定吸光度,求出回收率為101.4%。
2.4定性實驗-總黃酮的鑒別
2.4.1顏色反應
紫外光下呈色反應:取該樣品溶液點在濾紙上,在可見光下呈灰黃色,在紫外光下呈灰褐色并有熒光斑點。
濃氨水反應:取該樣品溶液點在濾紙上,將濾紙在氨水上方熏30s,立即在紫外光下觀察,呈極明顯的黃褐色熒光斑點。
三氯化鋁反應:取樣品溶液點在濾紙上,滴加1%三氯化鋁乙醇溶液,吹干。在可見光下呈灰黃色,在紫外光下呈黃色熒光斑點。
乙酸鎂反應:取樣品溶液點在濾紙上,滴加1%乙酸鎂甲醇溶液,吹干,紫外光下呈黃色斑點。
鹽酸-鎂粉反應:取乙醇提取液1ml于試管中加鎂粉,再加入濃鹽酸數滴(一次加入),在泡沫處呈紫紅色。
2.4.2紙層析取樣品溶液10μl點在濾紙上。用正丁醇∶醋酸∶水=4∶1∶5(體積比)為展開劑,上行展開5h,取出晾干。噴1%氯化鋁乙醇溶液。吹干后于紫外光下,可見熒光斑點。
3討論
3.1實驗結果表明,本實驗方法工藝簡單,回收率為101.4%,提取效率高于傳統方法,利用本文所提供的超聲波提取、純化方法而得到的黃酮類物質其純度較高。超聲波可以強化乙醇浸提法,達到省時、高效、節能的目的,此方法采用全物理過程,無任何污染,是一條理想的提取黃酮類物質的途徑,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3.2黃酮類化合物是一大類天然產物,廣泛存在于植物界,是許多中草藥的有效成分,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在自然界中最常見的是黃酮和黃酮醇,其它包括雙氫黃(醇)、異黃酮、雙黃酮、黃烷醇、查爾酮、橙酮、花色苷及新黃酮類等[8]。天然來源的生物黃酮分子量小,能被人體迅速吸收,能通過血腦屏障,能進入脂肪組織,進而體現出如下功能:消除疲勞、保護血管、防動脈硬化、擴張毛細血管、疏通微循環、抗脂肪氧化、抗衰老、活化大腦及其他臟器細胞的功能。
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癌、抗腫瘤、消心腦血管疾病、抗炎鎮痛、調節免疫力、降血糖、治療骨質疏松、抑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抗輻射等作用[9~14]。近年來,世界上掀起了植物藥開發的熱潮,植物藥以其天然低毒的特點倍受青睞,而黃酮類化合物以其廣譜的藥理作用引人矚目。本文實驗結果表明,馬鞭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黃酮。因此,馬鞭草具有廣泛開發和利用價值,值得綜合利用,加強資源開發。
【參考文獻】
[1]田菁,趙毅民,欒新慧,等.馬鞭草化學成分的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5,30(4):268.
[2]鄧家剛,周小雷.馬鞭草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廣西中醫藥,2005,28(2):1.
[3]張春華,寧小寧.重用馬鞭草治療泌尿系結石30例[J].中國中醫藥科技,2003,10(5):317.
[4]雷長珍,張定蘋.外用良藥-馬鞭草[J].中醫外治雜志,2005,14(4):38.
[5]陳元.馬鞭草外用治療水疝[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03,1:57.
[6]劉祥義.超聲波提取元寶楓葉總黃酮方法研究[J].云南化工,2003,30(1):27.
[7]謝明杰,宋明,鄒翠霞,等.超聲波提取大豆異黃酮[J].大豆科學,2004,23(1):75.
[8]夏杏洲,張輝,魏傳晚.榕樹葉中黃酮類化合物的提取條件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2002,23(5):35.
[9]華光軍,郭勇.黃酮類化合物藥理研究進展[J].廣東藥學,1999,9(4):9.
[10]黃河勝,馬傳庚,陳志武.黃酮類化合物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00,25(10):499.
[11]王瑋,王琳.黃酮類化合物的研究進展[J].沈陽醫學院學報,2002,4(2):115.
[12]曹緯國,劉志勤,邵云,等.黃酮類化合物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西北植物學報,2003,23
- 上一篇:鄉村旅游發展的調查與建議
- 下一篇: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