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院校公共管理類金課建設標準

時間:2022-07-14 10:54:18

導語:中醫藥院校公共管理類金課建設標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醫藥院校公共管理類金課建設標準

摘要:“金課”建設是實現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目標的重要突破口。中醫藥院校公共管理類省級一流本科專業“金課”建設需要遵循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大標準,在建設時特別需要關注目標定位、素材選取、團隊打造和課程群組建等四個方面的關鍵性議題。

關鍵詞:中醫藥院校;省級一流本科專業;“金課”建設;標準和議題

我國現有24所以“中醫藥”命名的本科院校(海南、寧夏、青海、新疆、重慶和內蒙古等六個省區市未建立,西藏自治區為西藏藏醫藥大學,不含港澳臺),這些中醫藥院校幾乎都開設了公共管理類本科專業,但呈現出高度集中的特點。根據2020年6月底各中醫藥高校官網公布的數據進行統計,筆者發現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開設高校有23家,占中醫藥院??倲档?5.8%;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現有15家,占總數的62.5%;排在第三的是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開設高校有4家,僅占總數的16.7%。另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2019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的通知》公布的第一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項目中,上述全國24所中醫藥院校的公共管理類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的只有4所院校的五個專業,分別是南京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和浙江中醫藥大學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以及浙江中醫藥大學的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分別占現有開設兩個專業總數的17.39%和6.67%。本文主要就中醫藥院校公共管理類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的公共事業管理和健康服務與管理兩個專業,如何推進“金課”建設從遵循的標準和關鍵性的議題兩個方面進行探討,以期為入選的建設專業點順利通過“驗收”提供建議,也為擬申報的相關專業提供一些借鑒。

1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金課”的三大標準

教育部《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敖鹫n”建設是完成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的突破口,也是改善本科教育質量的一把“金鑰匙”。何謂“金課”?教育部提出高校建設“金課”的首要工作就是提高課程準入的三個標準,尤其要突出質量標準,即“合理提升學業挑戰度、增加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認為,“金課”可以歸結為“兩性一度”,即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1]。而事實上,在教學實踐中也的確無法使用統一的“尺子”來衡量“金課”和“水課”。正如有學者指出,課程本身并沒有“水不水”“金不金”之分,列入培養方案的任何一門課程,對學生知識結構的形成都很重要,只是教師在教的過程中給它注了“水”或添了“金”,把它教成了“水課”或“金課”。當其“含金量”大到一定程度、“含水量”小到一定程度時,即可以稱之為“金課”[2]。可以說,對于不同學科門類下的專業、對于不同性質院校的同一專業所要建設的“金課”,其標準也是不相同的。對于中醫藥院校公共管理類省級一流本科專業來說,要推進“金課”建設,務必遵循以下三個方面的基本標準。

1.1宏觀標準:本科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

2018年教育部制定了《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其中“公共管理類本科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從概述、適應專業范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體系、教學規范、師資隊伍、教學條件、教學效果和質量保障體系等十個方面進行了說明。如在培養學生的能力要求方面,除了規定的一些基本能力外,還特別提出“公共管理類各專業學生還應具備公共管理的思維理解能力(政策理解與分析能力、公共事務的認知與分析能力)、計劃能力(制定工作計劃、分析公共任務能力)、組織協調與溝通能力、管理服務能力、應急管理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調查研究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表達能力(語言與文字)等專業能力。”這是從國家層面對整個公共管理類本科專業建設提出的教學質量標準。所以,無論是公共事業管理還是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在建設“金課”時都需要遵循這一國家宏觀標準。

1.2中觀標準:院校設定的辦學定位和發展戰略

中醫藥院校是以中醫、中藥為特色和優勢學科的院校,由于它們各自的發展水平不同,所以在發展戰略和目標上也會呈現出大同小異的現象。如浙江中醫藥大學提出要“致力于建設特色鮮明、守正創新的一流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提出要“繼續堅持特色發展,加強內涵建設,為創建高水平、有特色、國際化的一流中醫藥大學而努力奮斗”;河南中醫藥大學提出“突出中醫、中原、仲景特色,為建設國際知名、國內一流教學研究型中醫藥大學而努力奮斗”的發展戰略。公共管理類專業在中醫藥院?;旧隙紝儆凇胺侵攸c、非優勢”專業,主要起著一個“反哺”中醫中藥等優勢學科的作用,所以在建設“金課”時就要準確定位好本專業的功能和地位。

1.3微觀標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指標

通過對中醫藥院校公共管理類相關專業的調查分析,筆者發現同為公共事業管理或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不同地區的中醫藥院校都有自己的目標定位、建設任務和培養目標,而且可能還存在比較大的差異。如浙江中醫藥大學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方案的“總體培養目標”中提出了“能在公共衛生等行政機關、醫療健康等事業單位以及包括文化、環保、社保等公共組織勝任業務管理、綜合管理工作,成為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素質管理人才”,在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目標中也確立了要依托學校中醫藥學科優勢,為浙江省、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衛生醫藥和健康管理行業(產業)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專業人才為宗旨。這樣的微觀標準就為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金課”建設指明了更加清晰的目標要求。因此,“金課”的建設還需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切實提高“金課”建設在人才培養、在“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省級一流本科專業“金課”建設的四個關鍵

漢字“課”可以與英文的三個詞對應:Curricu-lum(專業的課程體系)、Course(一門課程)、Lesson(一節課)。高教司提出的“金課”覆蓋面很廣,可以指某個專業的課程體系,也可以指課程體系中的任何一門課程,或者指教師教授的一節課,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教育部文件中的“金課”指的是一門課程[3]。本文所指的“金課”也是指專業課程設置中的一門課程(course)。根據前述提出遵循的三個標準,結合本校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的基本情況,筆者認為在推進公共事業管理和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金課”建設中,需要正確處理好以下幾個關鍵性的議題。

2.1準確定位“金課”建設目標

雖然目前中醫藥院校公共管理類本科專業入選的只有“省級一流”且入選專業數量較少,但是在“金課”建設過程中必須準確定位好目標。一是要“入主流”。要圍繞公共管理學科所體現出來的公共精神和價值追求來定位建設目標,“對于個人而言,公共行政的精神意味著對于公共服務的召喚以及有效管理公共組織的一種深厚、持久的承諾”[4]。二是要做到“強特色”。要在全省或者區域范圍內占有一席之地,構筑其他院校同專業無法替代的地位,高校必須在全省建立獨一無二的“金課標準”。三是要“高站位”?!笆∫涣鞅究茖I”建設項目并不意味著“金課”建設的目標定位只需要滿足于本省本校學生,建成“全省一流”,而應該擴大目標定位,逐步實現惠及區域性甚至全國性的“金課”。

2.2深入挖掘“金課”建設素材

“金課”包括線下“金課”、線上“金課”、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虛擬仿真“金課”和社會實踐“金課”等五種基本類型。無論是哪一種“金課”,在內容或題材的選取上都需要突出公共管理學科特征、所在省域的特色及“中醫藥文化自信”的元素。何謂公共管理,國內外學者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英國學者胡德(Hood)認為,“公共管理,這門國家的藝術,大致可以定義為如何設計與提供公共服務和政府行政的具體工作”[5]。所以,作為一門學科的公共管理或公共行政,它涵蓋了公共政策、公共事務、公共物品、公共服務、公共部門和公共治理諸多的范疇體系。對于中醫藥院校的公共管理學科而言,如何挖掘能培養和提升學生中醫藥文化自信的生動素材乃“金課”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皩τ谥嗅t藥而言,中醫藥文化自信,就是對中醫藥文化生命力的高度認同,對中醫藥文化價值的堅定信念,對中醫藥文化發展前途的堅定信心”[6]。以浙江中醫藥大學為例,在設計“金課”的“中醫人文精神和管理思想”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圍繞浙派中醫的六大體系(永嘉醫派、丹溪學派、錢塘醫派、紹派傷寒、針灸學派、本草學派)分為六個章節進行中醫人文精神和管理思想的挖掘;又如在社會實踐“金課”建設方面,可以充分挖掘浙江省推出的“健康類特色小鎮”作為社會實踐“金課”的重要素材??紤]到地理位置和經費支出等因素,學院先圍繞與學生所在富春校區的同一區域的“富陽藥谷小鎮”為中心建立社會實踐類“金課”,后逐步推廣輻射到余杭國際生命科技小鎮、臨安頤養小鎮、桐廬健康小鎮等周邊鄰近地區。

2.3精心打造“金課”建設團隊

課程育人主責角色、課程教學主動角色、課程變革主要角色、課程研究主體角色是“金課”建設背景下高校教師角色的應然形態和狀態[7]。在影響和決定大學發展眾多因素中,師資隊伍無疑是最重要的,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在“后MOOC時代”下,中醫藥院校的特點決定了公共管理類專業教師需要具備“公共管理學科專業知識的踐行、信息技術引領下的公共管理課程教學技能的駕馭、公共精神和情懷的培育與濡化以及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等幾個基本方面的能力素質”[8]。中醫藥院校的特點也決定了公共管理類專業的“金課”建設往往呈現出明顯的“臨床性”特征,必須借助學校優勢學科的師資和附屬醫院等部門的力量組建教學團隊才能達到“金課”建設目標。如作為中醫藥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特色課程“中醫藥衛生事業管理”,它至少涉及管理學、中醫學、中藥學等三門學科的專業知識,組建“管理專業+中醫專業+中藥專業”的教師聯合團隊就成為一種必然選擇;又如,作為基礎課程的醫院管理學,目前基本上就是管理專業的教師在講授,但是他們往往比較缺乏醫院管理的實踐經驗,難以獨立承擔其“金課”建設任務。因此,邀請醫院相關部門的管理者加入師資團隊中,成為提高該課程“含金量”必不可少的要素。在“金課”教師團隊建設中要以本課程授課教師作為主負責人,其他部門的人員主要起著協助、指導的作用;在授課形式上,院外教師可以采用專題講座或集中授課。

2.4科學組建“金課”建設課程群

課程群不僅體現院校精品優質課程建設能力,還能為課程體系建設、模塊化建設提供前提條件[9]。如何對課程進行科學分群,實現資源效應的最大化,是進行“金課”建設前需要規劃的一項工作。從人才培養方案來看,課程設置涵蓋了主干課程、學位課程、核心課程、輔修專業課程等門類,但是在劃分時主要還是要遵循課程相同或相近的原則,按照課程分類組建“金課”課程群。如專業基礎課程(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倫理、公共事業管理)、特色課程(中醫藥衛生事業管理、醫院人力資源管理、醫院管理學);也可以按照學科分類組建“金課”的課程群。如經濟學課程(微觀經濟學、公共經濟學、衛生經濟學)、統計學類課程(統計學原理、衛生統計學、統計軟件應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作為公共管理類下設的兩個不同專業,在“金課”課程群建設時需要加強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在第一輪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的四個院校都開設了這兩個專業,而且它們之間本來就存在天然的淵源關系,早在2010年前后大多數高校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即招收了健康管理專業方向的本科生,后因政策的原因停招,但一直都列為重要的培養方向之一,而且健康管理方向后來于2015年經教育部批準為單獨招生的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因此,這種“本是同根生”的關系為“金課”課程群的建設也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叭ニ鼋稹笔菍倚乱惠喐咝Un程教學改革計劃的形象化概括,“師生互動、關注過程、嚴格要求”可以歸納為“金課”的基本特征[10];同時,“金課”作為課程建設的一種“新業態”,它涉及教育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團隊、教學資源、教學制度等多項工作維度,是一項系統性育人工程。中醫藥院校的公共管理類本科專業兼具公共管理學科的共性與中醫藥院校的個性,其相關專業“金課”的建設需要依照“金課”的內在要求和標準,充分融合其學科共性和院校個性的雙重屬性,在正確理論指導下不斷地在實踐中進行探索和完善。本文所探討的觀點和看法僅僅來自課題組在教學中不成熟、粗淺的經驗總結,期待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吳巖.建設中國“金課”[J].中國大學教學,2018(12):4-9.

[2]李志義.“水課”與“金課”之我見[J].中國大學教學,2018(12):24-29.

[3]文秋芳.外語“金課”與“金牌外語教師團隊”[J].外語教育研究前沿,2019,2(4):3-10+90.

[4]喬治·弗雷德里克森(H.GeorgeFrederickson).張成福等譯.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2.

[5][英]克里斯托弗·胡德.國家的藝術———文化、修辭與公共管理[M].彭勃,邵春霞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

[6]張宗明.提升中醫藥文化自信須自覺、自強、開放[N].中國中醫藥報,2018-04-04(3).

[7]尹婷,徐玲.一流本科教育“金課”建設下教師角色轉換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0,38(4):15-18.

[8]許才明,榮超.“后MOOC時代”中醫藥高校公共管理學科教師能力素質研究[J].藥學教育,2019,35(1):1-5.

[9]李成堅.信息化背景下的外語金課建設[J].山東外語教學,2019,40(5):60-65.

[10]陸國棟.治理“水課”打造“金課”[J].中國大學教學,2018(9):23-25.

作者:蔣姝函 孫艷香 榮超 汪筱蘭 許才明 單位:浙江中醫藥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