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護理對婦產科住院患者護理的作用
時間:2022-09-28 08:11:17
導語:優質護理對婦產科住院患者護理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婦產科術后住院患者,由于部分患者病程較長,臨床常規護理措施并不能有效預防護理風險的發生,患者住院期間容易發生跌倒、輸液反應和院內感染甚至誤吸引起呼吸困難等不良護理事件[1]。因此,本院根據實際情況,開展了優質護理措施,對婦產科住院患者實施全程的護理策略,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間在婦產科病區住院的患者100例,分為優質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其中優質組年齡20~42歲,平均(27.32±6.23)歲,對照組年齡21~38歲,平均(23.12±5.66)歲,所有患者均未合并其他臟器嚴重疾病,無糖尿病、精神障礙等,無表達和認知障礙者,可配合與護士進行有效溝通,兩組年齡、心理狀況等基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措施
對照組給予傳統護理措施,包括鼓勵或者多喝水,指導有效咳嗽排痰和預防感染,密切監測生命體征等,如有意外情況及時通知醫師處理,優質護理組:明確優質護理實施方案,患者入院后即制定護理優質表,指定入院第1天、第2~5天和第6~10天以及第10天以后的各項護理內容,并組織婦產科護理人員進行培訓,以優質護理表為依據進行護理,每項執行后均需簽名,優質護理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定期協助患者翻身拍背,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注意保暖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指導進行有效咳嗽,避免墜積性肺炎;保持病房清潔衛生,空氣流通,定期更換床單和紫外消毒燈,加強病房的巡視和消毒管理;在治療過程中,反復認真核對藥物規格、數量、用量和保質期等,避免發生錯配等,將不同藥物整理分類放置等。
1.3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風險發生率的比較
優質組護理后發生誤吸、院內感染、輸液反應、墜床、扭傷或擦傷等總風險發生率為4.0%,而對照組風險發生率為1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1兩組護理后生活質量的比較
優質組Spitzer生活質量指數指標評分包括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生活動力等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但兩組健康知識評分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3討論
婦產科住院患者,尤其是產科患者,常常不遵守醫院的規章制度,私自出院或容易情緒激動等,該類患者具有復雜性和危險性等特點,大大增加了護理難度,臨床護理人員往往亦只注重疾病本身的護理,護理隨意性較大,容易忽視了潛在并發癥的預防,導致護理風險發生率明顯增加[4]。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護理人員在與患者接觸中不恰當語言或行為均為被產婦或家屬視為侵權。因此,護理人員在注重疾病護理的同時,也有注意人文護理,降低護理風險和降低醫療糾紛。加強婦產科護理人員護理風險的教育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措施。目前,臨床上的護理策略多樣,其中優質護理策略是近年來提出的,根據優質護理表,從患者入院即可開始制定策略,并貫穿于整個住院過程,在不同的住院時間段循序漸進給予針對性護理措施,有助于避免重復工作,使患者在合理時間內接受最有效的護理,提高工作效率[3-4]。其外,開展優質護理教育,定期對護理風險的高發環節進行學習,并學習相關法律知識,不但可以使全體護理人員掌握婦產科護理風險意識,還可增強法律意識,學會用法律武器維權。研究認為,優質護理由于制定了每天的護理計劃圖表,可有效規范護理的臨床護理行為,避免了護理隨意性,同時降低因個人能力的不足而引起的護理風險和護理缺陷[5],一個護士的專業素質是保證護理風險管理有效執行的關鍵,通過規范的管理制度和嚴格的護士義務的履行,可有效降低人為因素引起的醫療糾紛和護理風險[6]。本研究結果也顯示,通過優質護理,優質組患者誤吸、院內感染、輸液反應、墜床、扭傷或擦傷等等風險發生率明顯降低,生活質量明顯改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表明優質護理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降低護理缺陷。護理人員是接觸患者最大的執行者,是影響患者疾病康復的重要因素,護理人員要落實如下幾點防范護理風險的措施[7]:①建立婦產科護理風險管理和告知制度;②強調告知制度的重要性,對容易引起護理風險的護理環節進行詳細的告知;③在產科住院病區建立安全提示牌,同時做好備忘錄,及時準確填寫各項護理須知。本研究進一步分析優質護理不但可以降低護理風險,還可以提高護理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優質組Spitzer生活質量指數指標評分包括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生活動力等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但統計分析顯示兩組健康教育評分未見統計學差異,其忽略了進行相關健康知識教育,過于機械化,導致了在臨床工作中滲透健康知識教育的遺漏現象[8]。因此,在進行有效的優質護理的同時,應及時進行疾病知識教育和相關健康教育,不斷提高患者的危險因素,才能從根源上降低婦產科慢性疾病患者住院期間護理風險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婦產科護理風險主要來自患者、護理人員和環境等因素,通過加強專業業務水平的學習,給患者提供細心、耐心和暖心的優質護理,不但可以有效降低護理風險,還可提高護理質量,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態,實現醫患和諧發展。
作者:黎俊 單位: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鐘翠坤.婦產科護理缺陷原因分析與對策[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0,6(5):190-191.
[2]ScullionJE,HolmesS.Palliativecareinpatientswith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J].NursOlderPeople,2011,23(4):32-39.
[3]繆鴻石.康復醫學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0:437-438.
[4]張慧君.護理管理中風險管理的應用價值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9):1395-1396.
[5]譚耀坤,鄧惠英.優質式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颊咧械膽肹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9):1754-1757.
[6]李芳蓮.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婦產科病房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7(8):194-195.
[7]李漓,劉雪琴.我院不良事件報告制度的建立與實施[J].中國護理管理,2007,7(11):54-55.
[8]陳務賢,李宏,韋正莉,等.人文關懷在臨床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廣西醫學,2007,11(29):1991-1992.
- 上一篇:品牌建設大數據陷阱分析
- 下一篇:頭孢類抗生素在婦產科的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