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護理干預在婦產科的作用

時間:2022-05-09 09:44:51

導語:中醫護理干預在婦產科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醫護理干預在婦產科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討中醫護理干預婦產科術后腹脹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婦產科術后腹脹患者60例,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中醫護理干預,觀察兩組護理滿意度。結果:護理干預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67%,對照組為76.67%,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婦產科術后腹脹患者采用中醫護理干預,可以提升患者滿意度,具有顯著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中醫護理;婦產科;手術;腹脹

目前,婦產科術后腹脹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癥狀之一,癥狀出現的原因在于患者胃腸道氣體過多,而腸道中的氣體又難以通過肛門排出,進而影響患者身心健康[1]。當患者病情非常嚴重的時候,則會對手術預后效果產生不利影響。根據相關研究顯示,對婦產科手術后腹脹患者實施中醫護理效果顯著[2]。本文選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婦產科術后腹脹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資料來源于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婦產科術后腹脹患者60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30例,年齡在21~35歲之間,平均(27.6±1.1)歲;對照組30例,年齡22~36歲,平均(27.4±1.2)歲。兩組患者的年齡與性別因素等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1.2護理方法:護理人員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干預,實施病情觀察護理、飲食護理以心理護理等,給予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中醫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點。1.2.1對患者實施中醫熱敷護理:相關護理人員需要就患者實施腹部熱敷,具體操作為:在熱水袋當中加入溫度為50~60℃的水,并保持水量保持在三分之二,熱敷時間為10分鐘,盡量避開患者切口位置,有效熱敷患者胃俞、大腸俞與脾俞位置,通過熱敷護理促進患者腸蠕動,進而減輕腹脹。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還需對患者進行足部熱敷,熱水溫度控制在43~45℃,數量在3~4L之間,保證水面沒過足背,熱敷時間控制為10分鐘,且每天要熱敷2~3次,刺激雙足面胃與患者雙足底腸道,加強血液循環,排除腸內過多的氣體。1.2.2對患者實施中醫按摩護理:合理選擇患者足三里以及支溝等穴位進行按摩,每個穴位按摩時間控制為5min,當患者出現酸脹以及發熱癥狀的時候停止按摩,刺激骶2~4副交感神經。具體按摩期間,要求患者采用仰臥體位,雙下肢屈曲,自下腹回盲位置結合機體結腸走向實施按摩,環形按摩大約5~6次,每日2次。1.2.3對患者實施中醫針灸護理:針對患者手三里、內關、三陰以及足三里穴位實施針灸護理,指導患者仰臥,對患者局部皮膚消毒處理,垂直角度刺入穴位,提插捻轉針灸部位,出現酸痛感停止針灸,一般情況下,針灸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針拔出后需繼續按壓穴位一定時間。1.2.4對患者實施中藥護理干預:中藥當中的木香、芒硝以及陳皮等都可以充分發揮增加腸張力的重要功效,因此,護理人員可以對患者實施上述藥物護理,將這些具有芳香的藥物進行搗碎處理,然后將其熱敷到肚臍位置,究其原因在于人體發展期間肚臍位置屬于腹壁的最后閉合部位,有著非常薄的表面角質,在此處用藥吸收效果會更好,進而增強熱敷料藥物的穿透性。一般情況下,需要將熱敷溫度控制在40℃左右,而且在敷藥的整個過程中都必須要保證實施無菌操作,當藥物干結的時候再將其取下,然后徹底清潔患者肚臍位置皮膚。1.3觀察項目:采用醫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分為滿意(90分以上)、基本滿意(80~90分)、不滿意(80分以下)。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臨床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96.67%,而對照組為76.67%,觀察組滿意度遠遠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1。

3討論

從某種程度上講,正常人體的胃腸道氣體量維持在150ml,當婦產科患者經過經手術治療之后,由于手術造成的創傷、術中暴露以及手術前麻醉等因素的影響,患者在手術后的12~24h之間胃腸蠕動將會消失,并在術后48~72h的時間內逐步恢復腸蠕動。進而恢復正常排氣。但是,如果患者手術后72h仍然不能夠進行肛門排氣,則會引發腹脹癥狀,進而影響患者健康。中醫理論認為,進行婦產科手術后,患者正氣會受到某種程度上的損傷,造成六腑轉輸不利以及脾胃升降失常,最終產生腹脹[3]。對婦產科術后腹脹患者進行針對性中醫護理,借助熱敷護理、按摩護理以及針灸護理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腹脹癥狀,快速恢復腸鳴音與肛門排氣功能。

本研究中,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具有較大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給予婦產科術后腹脹患者實施中醫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升護理滿意度,效果明顯,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楊正菊.中醫護理干預在婦產科術后腹脹患者的應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4,11:152-153.

[2]黃光輝,代賢萍.中醫護理干預在婦產科術后腹脹患者的應用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23:264.

[3]周艷.婦產科術后腹脹患者中醫護理干預臨床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20:172-174.

作者:于艷 單位:平度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