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婦幼衛生專業構建
時間:2022-08-20 11:34:15
導語:淺析婦幼衛生專業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婦幼衛生專業做為試辦專業已列入國家教育委員會制訂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但是,到目前為止,學術界對是否要設置這個專業尚有分歧。認為不宜設置的理由是這個專業尚無成熟的學科體系,我對于這一看法雖然部分贊同,但對設置婦幼衛生專業仍認為很有必要。在我國的醫學學科體系中,婦幼衛生學是與臨床醫學、預防醫學相并列、相關聯的醫學學科之一。在我國醫療衛生機構的系統中,婦幼保健組織是與醫療、衛生防疫相并列的具有不同功能的主干機構之一。婦幼保健組織不僅有行政組織,而且有相應的業務機構。全國各省、市、縣都設有婦幼保健院、所、站,城市區、街、地段和農村鄉(鎮)均有專門的婦幼衛生工作人員,他們為占全國人口總數2/3的婦女和兒童的保健服務,對提高我國的人口素質發揮了積極作用。他們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婦幼保健隊伍的現狀不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不能很好地適應和滿足廣大婦女和兒童日益增長的衛生保健需求。為了使兒童在身心健康打基礎的階段得到系統全面的保健服務,使母親身心健康并能孕育健康的下一代,必須切實保證婦幼保健隊伍的數量和質量,重視培養婦幼衛生專業人才。
目前,我國婦幼保健專業技術隊伍,是一支以中級衛生技術人員為主的隊伍,高級衛生技術人員所占比例不足20%,而且多數是從醫療、衛生防疫部門抽調而來,人心浮動,隊伍不穩。因此培養從事婦幼衛生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以充實各級婦幼保健機構,以提高這個機構的專業水平便成為當務之急。從我國的國情出發,適應我國醫藥科學發展的水平和趨向,適應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的實際需要,是我們設置婦幼衛生專業的主要依據,也是醫藥衛生事業對高等醫學教育的客觀要求。因為學術界對此尚有意見分歧,所以我們將該專業列為試辦專業。至于這個專業學科體系的成熟和完善,應該在不斷的實踐和探索中逐步實現。到目前為止,我國已有同濟醫科大學和西安醫科大學設置了婦幼衛生本科專業,同濟醫科大學1989年巳有了首屆畢業生。因此,有組織地總結一下這兩所學校的辦學經驗和教訓很有必要。針對試辦婦幼衛生本科專業的問題和我國的醫藥衛生工作實際,為辦好這個專業,我認為有以卞幾個問題尤其需要認真研究對待:
一布點布局問題因該專業屬試辦專業,學術界尚有分歧意見,同時又缺乏辦學經驗,所以這個專業只能有控制地個別布點試辦。就全國而言,應逐步創造條件,有計劃、有步驟地使每個大行政區能設置一個專業點。為有利于招生面向和畢業分配,所設專業點以設在衛生部的部屬院校為宜。試辦校應有舉辦這個專業的積極性,辦學思想端正,同時應有較強的預防醫學、婦產科學、兒科學和衛生事業管理的師資力量。
二、師資問題師資是教學活動四要素中最重要的一條,教師的專業知識、廣博的文化修養和高尚的道德品質是教學任務得以順利完成的重要保證。雖然我國婦幼保健戰線有一些長期從事業務工作的專家、教授,他們當中許多同志也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經驗,可以完成專業教學任務,但也有一個很好適應該專業教學需要的問題。為解決師資問題,一方面要下決心抽調一些政治素質好,業務水平高,熱愛婦幼衛生專業的預防醫學、婦產科學、兒科學和衛生事業管理專家,充實該專業的教師隊伍,另一方面要通過研究生教育、助教進修班、短訓班等多種形式培訓青年教師,以適應該專業的教學需要。
三、教材問題教材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源泉。當前該專業的教材,特別是專業課教材,只能說是有個初步基礎,還沒有形成系列。為了搞好這一工作,現在應著手組織成立專業教材評審委員會,專門研究和管理教材的建設問題。在尚未成立評審委員會之前應有組織地邀集試辦校的有關專家和聳理人員起草該專業各門主要專業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應對課程的性質和任務、理論知識和技能、參考性學時范圍等提出具體規定,以便為下一步編寫具有我國特色和專業特點的系列教材奠定基礎。
四、實習基地問題由醫療、衛生防疫、婦幼保健這三大支柱組成的醫療衛生機構網絡中,婦幼保健是最簿弱的環節,因而給專業實習帶來許多困難。因此,凡是設置該專業的學校所在地的婦幼保健院、婦產醫院、兒童醫院、婦幼保健科研機構,都應在人才、設備等方面得到重點扶持。如有可能,要對上述各機構的衛生技術人員首先進行有計劃的教育理論和專業業務培訓,以適應專業教育的需要。五、專業建設的科學研究問題進行專業建設科學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該專業教學的客觀規律,使該專業在試辦過程中能健康發展,為專業建設的改革提供科學依據。當前急需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有:(一)根據衛生事業的實際需要,把國家教委規定的該專業的業務培養目標和業務培養要求具體化,使之體現在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二)專業教學計劃的課程結構及順序結構;(三)專業師資隊伍的培訓途徑、方法和政策;(四)專業實習基地的充實、提高和改造,(五)專業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六)畢業生的崗位規范。
- 上一篇:資源環境審計監督經驗交流
- 下一篇:審計建設性作用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