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醫療侵權責任舉證倒置

時間:2022-12-13 10:24:24

導語:淺議醫療侵權責任舉證倒置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議醫療侵權責任舉證倒置

摘要:醫療侵權訴訟一直受到醫學界和法學界的關注,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在醫患關系日益緊張的情況,由于醫療糾紛帶來的醫療侵權訴訟越來越受到關注。本文簡要討論了醫療侵權訴訟舉證責任的倒置。

關鍵詞:舉證責任的倒置;醫療侵權訴訟

一、醫療侵權訴訟舉證責任倒置制度的背景與合理性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4月1日頒布實施了“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定”。它規定了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舉證責任由醫療機構承擔。而在此項規定之前,舉證責任是由患者及其家屬承擔,但在醫療侵權案件中,醫院一方往往處于優勢地位,患者則相對弱勢。第一,患方缺乏醫學方面的專業知識,醫學本就是專業性強的一門學科,未經過專業訓練的患者,在證明醫院有過錯方面會因為專業知識的缺乏而難以證明。其次,醫院單方面制作病歷、診斷證明、手術授權書等證據,證據的偏向很嚴重,如果存在損害的后果,則可能存在訴訟情況,其中患者無法提供證據,因為醫院在數據中具有主動性。最后,就算患者拿到了病歷等資料,真實性也不確定,患者一方申請醫療鑒定,費用高負擔重。因此,將一定的舉證責任轉嫁給醫院是合理的。

二、舉證責任的倒置

“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定”第4條第1(8)款明確規定:由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醫療機構承擔著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缺乏因果關系以及沒有醫療過錯的舉證責任?!笔菄鴥鹊谝淮我运痉ń忉尩男问揭幎怂囊械膬蓚€要件實施舉證責任倒置的制度,倒置是相對于正置而言的,它改變了患者需要同時證明這四種要素的情況。因此,患者認為反轉的責任在于他不必承擔任何舉證責任的想法是錯誤的。然后,醫生從另一側證明了另外兩個要素,即醫療行為沒有過錯,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沒有因果關系。①所以這一制度倒置的不僅僅是舉證責任,它還包含了失去案件風險的倒置。則承擔舉證不能的敗訴后果。一項新制度的產生有它好的一面,但是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也存在著非常多的問題。舉證責任的倒置利益是減輕醫療侵權訴訟中患者的舉證責任,增加醫生舉證責任,維護患者的合法權益。避免了患者和醫務人員之間因為信息不對稱在醫療行為上而產生的糾紛,有效的制裁違法行為。在實際運用中,這項制度還促進醫院加強了自身的管理,體現在為了讓患者對自己所患疾病的現狀及治療情況,病歷上的字跡變得清晰;醫生在治療前履行通知義務,以保護患者的知情權和同意權;加大科研研究力度,增加科研投資,購進先進的醫療設備,醫生不斷學習掌握醫學知識與技術,提高治愈率等等。但有利便有弊,弊端之一便是濫訴,患者舉證責任減輕,使得患者訴訟的門檻降低許多,稍有不順便提起訴訟,造成司法資源的嚴重浪費。醫學界的特征之一是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即使患者治愈,仍然有2到5的診斷與初始診斷不一致。住院人數超過5000萬人次。誤診和虐待的住院病人數為100-250萬2,舉證責任減輕了病人的舉證責任。但是并沒有做到公平分配,在實際的運用中出現了防御性治療和保守治療的問題,防御性治療是醫生為了保護自己保證自己無過錯,讓患者進行大量繁瑣的檢查,全面但許多檢查是沒有必要的,造成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保守治療是醫生在診治的過程中,采用最不容易犯錯最保守也就是最安全的方法進行治療,目的是避免出錯,但是這種治療方法只治療了表面的病癥,并沒有治本。而且保守治療會極大的阻礙醫療技術的創新與進步,醫療技術的阻礙不前,最終還是患者受傷害。

三、法律建議

在實際的審判過程中,最為嚴重的一個問題是以鑒代判,法官往往直接根據鑒定書的結果來判案,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司法鑒定機構缺乏基層,司法鑒定機構中沒有上級機構只能上訴;且市場化導致的商業化和鑒定機構本身知識的不專業,導致案件的上訴率非常高。在立法上,我們可以借鑒德國的“表見證明規則”和法國的專家咨詢制度,即降低證明標準,專家將對專業問題的看法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給法官,讓法官在獲得專業知識的情況下進行判案。還可以建立匿名選擇鑒定機構的方法解決商業化問題。在社會層面,可以推廣醫療責任保險制度,通過增強醫院的賠償能力的角度來減輕醫生在診治過程中的壓力,解決糾紛。希望可以通過醫學界和法學界的共同努力緩解醫患關系,共同創建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梁華研.淺憶我國醫療侵權訴訟的舉證責任倒置制度[J].傳承,2010(6).

[2]張拓.對于醫療侵權訴訟中侵權責任分配的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6.9中.

[3]范維.對醫療侵權訴訟中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的思考[J].法制博覽,2015(08):100-101.

[4]董春華.輸血致害責任舉證規則實證研究[J].法學論壇,2015,30(05):116-125.

作者:李夢婷 單位:重慶工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