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零售企業經營管理分析

時間:2022-07-23 11:17:38

導語:商業零售企業經營管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業零售企業經營管理分析

摘要:互聯網相關技術的發展,為傳統零售企業帶來了發展的契機,也帶來了重大的沖擊,傳統的商業零售經營模式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零售企業必須進行經營管理方面的優化。目前,零售企業開展線上、線下協同業務的現象十分普遍,借助電商平臺和物流供應鏈完成線上的零售,借助營銷站點和供應鏈完成線下的零售,最大程度上提升企業的業務能力和經營價值。本文從商業零售企業經營管理情況的分析入手,分析并探討對商業零售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優化策略,希望可以為零售行業在互聯網時代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商業零售企業;經營管理;分析;優化決策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市場迅速繁榮,商業零售企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零售企業作為社會再生產的中間環節,在商品與消費者之間形成了有效聯合,幫助商品實現了從生產環節到銷售環節的過渡,體現了商品的價值。零售企業在我國的國內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拉動內需的重要渠道之一,是支撐工業、農業、制造業穩定發展的基礎。隨著互聯網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零售行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零售企業的地位開始動搖,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我國工業、農業、制造業的穩定,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穩定性,因此,零售企業必須優化自己的經營管理模式。

一、當前我國商業零售企業經營管理現狀

(一)企業經營管理情況的分析法。企業經營管理情況的分析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去進行,一個是與企業自身同期或歷史最佳水平進行比較,一個是與企業的同業之間進行環比。與自身過往進行的比較能夠看到企業在經營管理上的成長,與同業之間的環比能夠使企業看到與行業、市場之間的差距,幫助企業明確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利潤額和利潤率是兩個十分重要的數據指標,能夠有效反映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首先是利潤額,利潤額是反映企業實際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與企業的規模、資金占用等方面的數據息息相關,也是企業資金周轉率、資金利潤率、銷售利潤率等管理性指標的計算基礎,因此,利潤額對于企業經營管理而言十分重要。企業經營利潤額低,可能是費用成本高造成的,可能是銷售工作不力造成的,也可能是毛利率低造成的,因此,企業發現利潤額降低時可以進行針對性的處理,解決實際問題。其次是資金利潤率,資金利潤率是反映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綜合性指標,能夠反映出其他經營指標之間的關系。資金利潤率看起來只與資金和利潤掛鉤,但實際上其背后與費用、銷售脫離不開關系。費用、銷售、資金、利潤之間是相互消長的關系,企業的資金利潤率不高或降低與其中一項或幾項指標的變化都存在關系,對于企業經營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二)我國零售行業整體規模發展情況。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國內零售行業也處于持續發展的狀態下,交易規模、交易量逐漸增加。且隨著我國公路、鐵路的逐年修建,國內物流網絡迅速鋪開,零售行業的經營渠道越來越多地向著中心區域外發展。再加上電商平臺的不斷繁榮,網絡零售成為我國零售行業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且在銷售額上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多。但從傳統的實體零售企業角度來看,受到網絡電商平臺的沖擊,零售銷售利潤率在不斷走低,其中以中型企業受到的沖擊最大,利潤下降幅度明顯。從電商平臺的角度來看,天貓、淘寶、京東、唯品會等線上零售行業的發展態勢較傳統零售企業好很多,已經連續多年實現銷售額的增長。且由于目前絕大多數的80后、90后、00后選擇網上購物,消費能力遠超于習慣線下購物的70后,還有部分70后被子女帶動也喜歡上了網上購物,線上零售行業對于國民經濟的貢獻已經被公眾所認可。線上購物行為的大眾化,還成功帶動了互聯網金融行業、物流業的發展,衍生出多個新興行業,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貢獻力量。(三)我國零售物流系統建設尚不完善。改革開放至今的40年時間內,我國商業零售行業實現了長足的進步,但無論從年度銷售總額還是從全國零售額占比上來看,我國的線下零售企業的發展都遠遠不足,作為零售企業經營管理基礎的物流系統建設也尚不完善。根據調查可知,我國線下零售企業的產品配送主要依賴供貨方和第三方專業物流企業,專屬于零售企業的獨立物流系統只發揮了很少一部分作用,產品配送量約為產品總配送量的十分之一,這樣的物流系統現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零售企業的發展。線下零售企業物流體系的不完善,還限制了零售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當代消費者已經開始逐步習慣于線上購物和配送到家的專業物流機構,線下如聯華超市等零售企業還需要消費者自己前去購物、購物量超過額定方可配送到家,與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相脫節,進一步沖擊了線下零售企業的經營銷售。(四)傳統零售企業的線上零售業務發展較慢互聯網的發展和電商平臺的繁榮都讓傳統零售企業法人、管理人們看到了企業生存的機會,也有相當部分的線下零售企業開始接觸線上業務,開辟屬于企業自己的線上零售業務線。但從企業對線上零售業務的投資、宣傳、信息化建設上來看,零售企業對于線上零售業務的發展決心還不夠強烈,投資程度、宣傳程度、建設程度都比較低,這與傳統零售企業的生存需求、發展需求不成比例,也與國外同業有著較大的差距。

二、對商業零售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優化策略

(一)開啟全渠道零售模式,建立多邊平臺。全渠道零售模式和多邊平臺都是指零售企業在經營銷售過程中為了要滿足消費者的不同消費需求、消費體驗而建立的零售體系結構。全渠道零售模式是一種將各個銷售渠道協調、統一的零售模式,它的建立能夠全方位滿足不同銷售平臺的產品、服務需求,是多邊平臺發揮出經營銷售作用的支撐力量,是為消費者帶來便利、服務、娛樂體驗的基礎。多邊平臺是一種為了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消費需求而建立的錯位經營平臺,多邊平臺的零售模式能夠有效降低零售企業的經營管理成本,節約零售所需的時間,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客戶,為消費者提供一定的娛樂體驗,是當下最適合零售企業經營管理的平臺模式。多邊平臺主要由提供服務、管理、推廣的三部分組成,這三個部分也是零售企業關鍵的業務,以蘇寧電器為例,蘇寧APP、京東蘇寧、天貓蘇寧都是蘇寧電器的線上電商平臺,實體店鋪則是蘇寧電器的線下平臺,線上和線下的平臺都能夠為客戶提供零售服務、售后服務,也同時承擔了產品推廣責任,有效保證了蘇寧電器商業模式的完整和多邊性。(二)促進線上與線下渠道的融合。線上與線下渠道的融合是我國商業零售企業經營管理的大勢所趨,在進行線上線下渠道融合的過程中,企業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幾點:第一,要對線上線下渠道的作用、定位進行明確。線上和線下渠道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在具體的作用方面也有傾向,零售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必須要對線上、線下渠道進行準確定位,才能充分發揮出渠道的優勢和作用,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的生存能力。線上渠道的經營成本較低,能夠有效提高產品的性價比,全方位突出產品的特色和優勢,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更大,能夠有效滿足地處天南海北的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線下渠道的服務體驗較好,能夠使消費者近距離接觸產品,節約消費者等待物流的時間,即買即用的體驗感更佳。第二,線上、線下渠道融合過程中要注重顧客的體驗感。客戶是零售企業的主要服務對象,客戶的需求和體驗感是零售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的服務重點,滿足客戶的需求才能吸引更多、更穩定的客戶,提高客戶的體驗感才能在消費者群體中打響口碑和品牌,才能促進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因此,不論是線上渠道還是線下渠道,零售企業都要以客戶的需求滿足和體驗感提升為基準,促進客戶的自愿消費,借此來促進自身的發展,提高企業自身的生存能力。(三)建立更加完善的物流供應體系。對于商業零售企業而言,全渠道銷售模式、多邊平臺、線上線下渠道融合都需要更加完善的物流供應體系作為支撐,有了速度更快、質量更高的物流配送體系,才能夠有效實現不同渠道、平臺之間的協調發展,才能夠有效滿足客戶的需求,穩定客戶群體,因此,建立完善的物流供應體系十分重要。完善的物流供應體系能夠有效提升商品流通的速度,提升商品的價值,便于零售企業對于商品的追蹤管理,提高各渠道站點倉儲空間的利用率,最大程度上優化零售企業的資源配置。倉儲庫存的利用率提升,能夠使企業在保證市場商品配給的前提下減低庫存的成本,降低企業的經營管理成本,提升企業的利潤額,有利于企業在市場中的生存和發展。商品價值的提升能夠有效提高商品的性價比,借此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完善的物流供應體系還能夠將商品更快地送到消費者手中,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打出企業自己的品牌。品牌和口碑對于企業來講十分重要,能夠通過客戶口口相傳得到贊美,能夠在客戶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能夠有效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這與投入大筆宣傳費用的廣告一樣重要,只是需要企業通過服務、物流、平臺、渠道來爭取。(四)借助互聯網建立柔性化的企業組織結構。傳統商業零售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通常是垂直的、一體的,這樣的組織結構不利于企業的多階層發展,管理效率也比較低下,不利于零售企業在市場中的生存和發展?;ヂ摼W的出現為零售企業提供了優化升級的機會,當代零售企業與合作伙伴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信息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溝通,訂單可以網絡提交,合同簽訂可以電子簽名,資金收支可以網上支付,產品物流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跟蹤管理,這些都能夠大幅度降低企業的經營管理成本,提高雙方企業的利潤空間。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和企業自身的發展需求,企業要建立更加柔性化的組織架構,借助互聯網增加企業各部門之間的聯系和凝聚力,提高企業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效率,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提高商品的性價比,用定制的個性化服務體驗來吸引消費者,增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五)重視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21世紀是人才的世紀,商業零售企業的生存、發展都離不開人才,企業的線上經營渠道拓展、線上線下渠道融合等工作都離不開專業人才,因此,零售企業要重視對人才的培養。在互聯網時代,各類人才層出不窮,但并不一定滿足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需要,零售企業想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要從人才引進和培養雙方入手,培養適合企業自身的人才,尤其要重視對網絡銷售人員、信息管理人員、渠道拓展人員、售后服務人員、物流人員的培養,更好地滿足企業發展和客戶消費需要,保證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

對于零售企業來講,經營管理渠道的網絡化、信息化是大勢所趨,市場和時代的發展決定了行業的走向,企業要順應這種趨勢并積極優化自身,爭取走在行業的前端。零售企業要充分利用線上渠道拓展客戶群體,利用線下實體店提高客戶的體驗感,建立獨立的物流配送體系作為多邊平臺、全渠道銷售的支撐,滿足客戶的消費物流需求。除此外,零售企業要根據自身發展需求對組織架構、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優化,充分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在電商平臺的沖擊浪潮中站穩腳跟,這樣才能真正地生存下去。

參考文獻:

[1]徐楊.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商業零售企業經營現狀與發展方向[J].商業經濟研究,2019(06):109-111.

[2]李映輝.電子商務環境下零售企業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9(08):111-114.

[3]謝啟.實體零售與網絡零售業務協同發展決策管理體系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9(17):111-113.

[4]毛壽寬.對商業零售企業經營管理情況的分析法和優化決策法的探討[J].商業研究,1988(05):10-13.

作者:徐楊 單位:太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