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船舶供應企業發展對策詮釋
時間:2022-05-03 04:18:00
導語:國有船舶供應企業發展對策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要:本文通過對國有船舶供應企業的SWOT分析,提出大多國有船舶供應企業從總體上宜采取發展型戰略的戰略指導思想。在發展型戰略的指導思想下我國船舶供應企業可以采取市場滲透戰略包括成本領先戰略和差異化戰略,多元化經營戰略,聯合經營戰略,國際化戰略等。
關鍵詞:船舶供應企業SWOT分析發展戰略
船舶供應企業是指為到港船舶提供備件、化學品、油漆、滑油、燃油、淡水及食品供應、各種船舶勞務工程服務、免稅品經銷等業務的企業。在航運界,船舶供應企業的地位如同人體中心臟的作用,各個船舶公司如同布滿肌體的其他器官,船舶供應企業和船舶公司的關系就如同心臟向整個機體內部供血的供需關系。因此,它能夠保障水路運輸正常、合理、高效運行,雖然它的經營規模相對較小,但是它在航運界起著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1我國國有船舶供應企業SWOT分析
SWOT分析是對企業內外部條件的各方面內容進行歸納和概括,分析組織的優劣勢、面臨的機會和威脅的一種方法。借助SWOT分析,企業可以根據企業發展狀況確定企業的戰略方向。
1.1我國國有船舶供應企業的市場機會
(1)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機會
21世紀的中國航運業形勢樂觀,這對于船舶供應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機遇。由于經濟貿易復蘇趨勢繼續,市場需求將繼續增加。有關預測表明,隨著進出口貿易的增長,外貿海運量增幅將在8%~10%。到2005年,中國外貿海運量已由1998年的3.83億噸增加到6.56億噸,大大增加了貿易公司,航運企業和船舶供應企業的機會。
(2)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
經濟全球化帶動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特別是我國對外貿易,2007年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1738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23.5%。而我國進出口貨物大部分是靠船舶運輸,給我國船舶供應公司帶來快速發展的機會。
(3)中國加入WTO帶來的機會
隨著我國加入WTO,我國的船舶供應市場必然會慢慢的開放,外國的船舶供應公司將進入我國,這將為我國企業帶來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科學技術。同時也可以為我國船供企業進軍國外市場帶來機會。
(4)科技進步帶來的機會
通過物流信息化管理,可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使信息產業的現代憧憬完全落地,使高效的電子商務從可能變成現實。供應鏈管理的崛起,正在改寫當今世界的商業運作方式,物流及相關行業正面臨著歷史性的商業機會。經濟全球化、網絡化、專業化的發展趨勢,把所有企業都變成為“全球制造、全球銷售”這個龐大網絡上的一個個節點。在這個“全球供應鏈生存”的時代,唯有那些貫通了上下游產業、聯通了國內外市場的企業,擁有先進的物流信息技術作為后盾的企業才有望贏得全球供應鏈上的成功。
1.2我國國有船舶供應企業的市場威脅
(1)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威脅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當日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自此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屢創新高截至2008年1月2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兌7.2996元人民幣,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幅度達到10%。分析人民幣升值的深層原因:既有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國際貿易的長期順差,資本項目下的管制,同樣也有人民幣長期盯住美元匯率,使人民幣匯率長期低估,從購買力平價理論和國際形勢來看,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是大勢所趨,人民幣的升值和再升值與其對我國的經濟產生全方位的影響。
人民幣的升值對我國船供企業的影響很大,主要體現在船舶在我國采購物料、備件等產品的成本上升。而在船供市場上我國企業最大的優勢就是價格低。因此必然導致一部分客戶的流失。
(2)國外船供企業進入我國市場
我國加入WTO后,船供市場放開,外國船供企業特別是東南亞以及香港和臺灣地區的供應商大量涌入,加劇了我國船供市場的競爭,這些企業成立的歷史較長,管理水平先進,給我國船供企業帶來了很大威脅。
(3)我國船供市場不規范
船供市場被地方保護主義分割:許多地方政府發文,對本地區的船舶供應市場進行約束。只有指定的船舶供應企業可以在指定港口從事船舶供應業務,跨地區經營往往會被地方政府禁止。有的地方政府還要求,船舶供應公司必須與政府指定的廠家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船供企業的發展。
(4)競爭無序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加入WTO后,船舶服務行業開始慢慢地放開,行業的進入壁壘較低,進入成本十分低,所以導致船舶服務行業呈現出完全競爭市場的競爭態勢。眾多的公司及其產品十分相似,退出壁壘低,國外有實力的供應商也紛紛進入中國船舶服務市場。這眾多船舶服務公司規模大小不一,成立時間不一,業績好壞不一,競爭能力也不一樣。原有國有企業的職工和部分航運界的人士跳出也從事船舶服務業,就上海地區大大小小的船舶服務企業就有近四百家??梢哉f在這一行業屬于密集競爭行業。
1.3我國國有船舶供應企業的優勢
(1)成本優勢
國有船供企業在人力資源和原材料采購成本在國際上處于較低水平,因此,我國船供企業在價格上有很強的競爭力。
(2)地理優勢
中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萬多公里,分布著眾多的港口,世界上最長河流之一的長江橫貫中國中部,沿江有許多的港口都可??窟h洋輪船。我國船供企業開展業務的地理優勢明顯。
(3)本土優勢
我國船舶供應企業熟悉國內市場,了解本土文化,熟悉國內相關政策。由于我國船供企業的長期經營已經形成了長期、穩定的供貨資源以及部分相對穩定的船公司作為客戶,供貨鏈條已形成并相對保持穩定。船供企業亦與口岸相關的監督和管理部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有利于供應工作的開展。
1.4我國國有船舶供應企業的劣勢
(1)企業管理水平低下
我國船舶供應企業的管理層有著明顯的管理知識缺乏、管理水平過低、無人指導、無人研究的狀況,同時現今的船供企業管理策略早已經與世界脫軌,存在許多管理上的問題。
(2)企業營銷水平落后
我國船供企業大多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以前受到國家政策的保護。企業所承攬的客戶大部分是依靠國家文件、國家支持和各種關系而促成的,自然缺乏自身提高服務效率、提升客戶服務水平、升級服務設備從而吸引客戶的主動性。長期以來的封閉式、保護式發展,使得我國的船供企業缺乏先進的營銷手段去適應國際市場競爭。因此進入WTO后,營銷手段的落后將使我國船舶供應企業在與國外同類企業的競爭中處于劣勢。
(3)企業經營負擔過重
國有船舶供應公司,同絕大多數國有企業一樣,存在著人員負擔過重的問題。各公司退休職工多、退休費、醫療費及其他支出等費用支出額大,給企業造成很大經濟負擔。
1.5我國國有船舶供應企業SWOT綜合分析
根據上面對企業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表1:
2國有船舶供應企業發展戰略選擇
根據上述分析,國有船供企業目前所處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和技術環境中機會大于威脅,我們可以認為大多數國有船供企業都應該實施發展型戰略,確立自己在這個行業中的地位。以下是關于戰略選擇的幾點建議。
2.1市場滲透戰略
市場滲透戰略是指實現市場逐步擴張的拓展戰略。該戰略可以通過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能力、增加產品功能、改進產品用途、拓寬銷售渠道、開發新市場、降低產品成本、集中資源優勢等單一策略或組合策略來開展,其戰略核心體現在兩個方面:利用現有產品開辟新市場實現滲透、向現有市場提供新產品實現滲透。
對于國有船舶供應企業來說實施市場滲透戰略主要就是要開發新的客戶和新市場,同時要保護好老客戶和已占有市場。船供公司的主要客戶是船舶,有流動性大,位置不固定的特點,因此在客戶管理上比較困難。船舶供應公司應該建立顧客的數據庫,確認并建立現在和潛在顧客的資料,建立長期服務。對不同的客戶進行不同的管理,把客戶看成獨立的有著獨立需求和愛好的個體,讓客戶感覺到他們受到企業特別的對待,提供特殊服務,使之有滿足感;追蹤客戶對船供服務的滿意度,了解成果與成本的關系;競爭性地運用關系營銷,不僅要看到本企業的做法,還要看競爭對手是如何做的。
開發新市場包括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船舶航線一般是不固定的,在不同的港口???。如果船供公司的市場網絡覆蓋面廣,公司就會有較強的競爭力。
市場滲透戰略主要包括: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集中化戰略三種最有競爭力的戰略形式。國有船舶供應公司主要可以運用成本領先戰略和差異化戰略。
(1)成本領先戰略
成本領先戰略也稱為低成本戰略,是指企業通過有效途徑降低成本,使企業的全部成本低于競爭對手的成本,甚至是在同行業中最低的成本,從而獲取競爭優勢的一種戰略。
國有船舶供應企業可以充分利用低勞動力成本的優勢。同時國有船舶供應企業相對于其它類型的船供企業來說規模較大,因此采購規模和物流成本相對較小。國有船供企業可以利用自己的規模優勢來降低成本,從而取得競爭優勢。
(2)差異化戰略
差異化戰略是將產品或公司提供的服務差別化,樹立起一些全產業范圍中具有獨特性的東西。實現差異化戰略可以有許多方式,船舶供應公司主要可實行服務差異化。在送貨,為船員方面給予區別其它競爭對手的服務,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
2.2多元化經營戰略
船舶供應企業的主營業務是向運營于國際航線上的在港船舶提供物資、物料、配件、食品、免稅香煙等服務,我國的船供企業經過幾十年的運作,在這些業務上具有豐富的經驗,又有相對穩定的客戶源,與相關的口岸監督、管理部門也協調多年,因此早就形成了比較穩定的供貨鏈條。目前船供企業的主營收入又占據了總收入的絕大部分,因此今后企業發展的戰略重點還是要放在自身所熟悉的主業上。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必須看到現有的固定市場畢竟是有限的,而且隨著我國經濟進一步對外開放和經濟運行的市場化進展,以及我國加入世貿組織,遠洋船供市場的行政保護必將不斷削弱,國內外同類資本和其他資本也必然進入這個市場,參與競爭,現有企業的專業優勢將會隨之淡化。因此我國的遠洋船供企業應該在立足本業,用足、用好現有政策,發揮自身優勢,鞏固、深化固有市場的同時,還必須開拓外部市場,實行多元化經營。
開展多元化經營是船供企業自身做強做大的一種便捷途徑。需要強調的是,進行多元化經營必須要從本企業的實際出發,盡可能利用企業現有的資源和特長,圍繞著遠洋運輸供應及其派生市場著手,不應舍近求遠跨領域競爭,將多元化發展成專業性的多元化。例如船舶供應企業屬于物資供應部門,而作為物資供應部門往往都有自己的倉庫、堆場、運輸車輛、裝卸設備等硬件設施,因此可以加大企業倉儲、配送的經營力度;由于我國遠洋船供企業往往都依托于本系統船舶或外輪為服務對象,因此可以精心組織生產船員服裝及對外加工,這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對船員的服務質量,而且為擴大生產規模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目前我國的船供企業往往都給一些國際知名品牌油漆作,但供銷合同還是由船東與油漆供應商簽訂,船供企業只是從中獲取費,企業今后可以利用自身的信譽和周到的服務由商轉變為代銷商,從而作為船供企業發展的新亮點。另外燃油供應、汽車修配等產業均可以成為我國船供企業多元經營的利潤增長點。
2.3聯合經營戰略
聯合經營戰略,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的經營實體橫向聯合成立一個經營實體或企業集團的戰略,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形式。實施該戰略有利于實現企業資源的有效組合與合理調配,增加經營資本規模,實現優勢互補,增強集合競爭力,加快拓展速度,促進規?;洕陌l展。
針對目前同一地區多家船舶物料供應公司并存,資源浪費嚴重的情況,可以大膽地提出一種聯營經營的辦法,幾家供應船舶物料的公司聯合經營。聯營可以分幾種:一種就是生產經營聯營,大家通過協議,將供應的船進行分配,這樣各自根據自己供應的品種去采購物料,減少以前全面采購的浪費。一種就是采購聯營,大家集中一起采購,由集團去面對幾個供貨商,一來可以爭取優惠的價錢,二來可以要求廠家開發以前沒有的產品,這樣大家的成本均可下降,且為以后零庫存采購奠定了基礎。
2.4國際化戰略
國際化戰略是指在本國市場以外銷售公司產品或服務的戰略。通過進入國際市場,企業能夠有效地擴大潛在市場的規模,取得規模經濟、降低生產成本。
國有船供企業要想出國門,加入到國際船舶供應市場。必須加入國際船舶供應商協會(ISSA)、國際海事采購協會(IMPA)等國際范圍的知名的船舶供應商協會,拓展自己的市場,增加自身企業國際知名度,讓更多的客戶來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加入國際船舶供應商協會之后,有利于與國際行業標準接軌,利用國際標準促進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船舶供應企業經營的規范化發展。同時,通過與世界上其他供應商的密切聯系,可以掌握船舶供應市場的最新信息,最新動態,從而為我國國有船供企業融入世界船舶供應市場構筑一條良好渠道。
3結論
現在,我國船舶供應行業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發展潛力,但這一市場也是競爭激烈的、充滿風險的市場。因此,對于我國船舶供應企業來說,根據自身的經營實力,資金規模等具體條件,制定適宜的發展戰略將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對我國船舶供應企業來說,優勢和劣勢同在,機遇與挑戰并存。要想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圖發展,必須制定適宜的企業戰略,使企業在多變的市場中以行業領先者的身份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王海斌.市場營銷管理.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11.
[2]孫強,胡占友.采購與供應鏈規范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年.
[3]曾嘉,金橋,申金升.港口供應鏈模式下連云港現代物流發展分析.港口物流,2007.6.
[4]王貞.船舶物資流通企業走向何處.船舶物資與市場,2005.1.
[5]鄭國金.論國際船舶的發展策略.交通建設與管理,2007.2.
- 上一篇:詮釋公文處理法規建設問題的幾點思考
- 下一篇:談企業型社區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