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國內信用證業務風險及對策

時間:2022-03-26 09:38:44

導語:商業銀行國內信用證業務風險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業銀行國內信用證業務風險及對策

摘要:國內信用證在國內貿易結算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幾年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商業銀行辦理國內信用證業務還存在諸多問題和風險。本文結合實際案例,分析國內信用證業務的相關風險環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希望對國內信用證業務健康穩定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商業銀行;國內信用證;業務風險

國內信用證(簡稱信用證)有著融資方便、結算靈活、信用支持等優勢,在國內貿易結算中應用的較為廣泛。信用證主要是開證行根據申請人的申請開出,依靠滿足信用證條款的單據支付的付款承諾。商業銀行近年來也大力開展信用證業務,但是其中出現了很多風險問題,需要引起重視,結合實際情況采取相應解決措施。只有這樣商業銀行才能更加順利的開展信用證業務,促進自身的快速健康發展。

一、商業銀行辦理國內信用證業務存在的風險

(一)案例分析。案例一:建設銀行某分行客戶A向通知行中國銀行某分行的客戶B開立一張遠期信用證,受益人客戶B在向通知行提交單據的時候,申請信用證議付。通知行在單據審核無誤后發出委托收款,付款日期為2014年12月22日。開證申請人在收到通知后同意到期付款。通知行便給予受益人辦理議付,而議付日期選擇為2014年12月20日。議付后的托收賬戶為該議付生成的貸款賬號。在到2014年12月20日時,議付行沒注意查詢資金是否已經到帳還清,2014年12月22日開證行為開證人進行信用證付款時,發現托收賬戶異常,無法付款,立即通知議付行,才發現議付貸款已經出現逾期。案例二:某議付行給信用證的受益人辦理議付時未對單證進行認真審查,增值稅發票只通過表面的信息核實,未發現不符點立即給受益人辦理了議付融資。議付完成后再將單據寄回開證行索取托收金額,開證行進行單據審核時發現,該增值稅發票已經在網上登記質押,質押權人為另一家銀行機構。經進一步與開證人核實,該筆發票并不是本筆信用證項下的發票單據,開證人拒絕付款。意味著,議付行已為受益人辦理的該筆議付融資還款來源需要受益人自己籌集資金還款,并且該筆議付為虛假背景的交易,而該筆信用證項下的正確單據已經無法交單。

(二)存在的風險。

1.開證申請環節的風險。目前信用證開證申請時,只要客戶有需求,且能提供相關貿易合同、完整填寫開證申請書等相關資料即可。而貿易合同通常是貨物需求方和供貨雙方已經簽訂好的合同,相關人員簽名,加蓋企業公章。銀行人員只能通過貿易合同判斷企業是否具有真實交易背景。

2.單證審查環節的風險。國內信用證的承上啟下過程是買賣雙方交易達成后,受益人向通知行提交單據,申請委托收款向開證人索取貨款環節。這一環節的審單過程是最關鍵同時也是風險出現最密集的環節。一是單據本身的缺陷?,F階段安全性問題阻礙了國內信用證的發展,在地域影響下,航空、鐵路、公路是主要的貿易運輸方式,少有海洋運輸。二是貿易真實性難以判斷。由于對承運人和檢驗方的資信缺乏了解,其簽署的運輸單據或檢驗單據的真實性難以保障。三是道德風險。部分企業利用關聯企業虛假貿易開證,以虛假貿易、互開增值稅發票、編造單據等方式,非法套取銀行資金。

3.賣方融資環節的風險?!秶鴥刃庞米C管理辦法》規定,已議付的信用證,委托收款的收款賬號必須為議付時所生成的貸款賬號或者是銀行的內部賬戶,不能為客戶的一般結算賬戶。

二、防范國內信用證風險的對策建議

(一)完善相關制度。商業銀行必須對國內信用證業務流程和相關文本進行規范,在對《國內信用證結算辦法》、業務流程、風險環節及風險控制策略分析后,制定一套科學有效的內部規章制度及配套操作手冊,從制度上為國內信用證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遵循了解客戶的原則。一是嚴把準入關。商業銀行應進一步加強國內信用證授信客戶的準入關,嚴格遵循了解客戶的原則嚴把授信關。二是嚴格實行授信擔保制度,不包括開證保證金,風險敞口要由申請人提供抵押或保證擔保,控制風險。三是實行信用證業務風險預警制度,及時掌握客戶經理管理情況,只要出現異常交易,就會進行預警,這樣能及時解決風險。

(三)認真核查貿易背景的真實性。一是掌握企業實際需求。要掌握貨品采購規模多大,融資周轉多久等,將信用證授信額度正確測算出來。二是根據企業需要,審查資金與貨物流向,了解交易價格、采購頻率、購貨數量等情況。

(四)嚴格審核相關單據。商業銀行應核查增值稅發票,避免出現短期消票的問題,核實是否增值稅發票已經質押情況。根據第三方的承運單和運輸發票,對貨物轉移狀況進行核實;相關單據內,需要提供一式兩聯的增值稅發票,發票內要注明信用證號與合同號等對應信息。

(五)重點關注關聯企業之間的貿易關系。主要防范關聯企業虛開增值稅發票、重復提供增值稅發票等欺詐行為,尤其是要重視關聯交易的定價政策,審查企業是否以不等價交換的方式開展關聯交易,是否利用關聯企業將信用證項下融資挪用于房地產開發建設、短貸長用用于企業工程改造等,核實是否有其他應收賬款數額較大、大量資金被關聯企業占用、同時缺少明確的實際用途等情況。

(六)抓好培訓和交流。一是加強相關規章制度的學習。國內信用證結算方式操作很繁瑣,要抓好員工培訓工作,讓員工掌握相關制度、流程及風險情況。二是定期開展對營銷人員、單證處理人員的培訓,提升他們的業務技能,避免發生合規操作風險;三是抓好業務間的溝通交流,相互借鑒風險防范經驗。

作者:尹志水 單位:建設銀行廣西河池分行

參考文獻:

[1]孫勇剛,孫英雋.國內信用證下的銀行風險及防范[J].中國集體經濟,2013(01)

[2]梁會麗.發展國內信用證業務的若干思考[J].河北金融,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