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探索
時間:2022-09-05 09:57:32
導語: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業銀行金融壟斷能力下降風險:從現階段我國經濟金融的發展情況來看,商業銀行具有較強的經濟壟斷能力。在商業銀行和國家政策的雙重支持下,我國各個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服務供給才能保持平穩的發展狀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將持續撼動商業銀行的經濟壟斷地位,互聯網進軍金融行業后對商業銀行的金融來源和經濟流通渠道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增加了商業銀行金融壟斷能力下降的風險[1]。消費者對商業銀行的依賴性降低風險:科技的進步引起了時代的變革,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在快節奏的工作節奏下,商業銀行的金融用戶逐漸向互聯網金融轉移。商業銀行用戶的遷移表明了傳統金融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持續下降的經營現狀,商業銀行用戶數量的降低是互聯網金融在發展過程中對商業銀行造成的必然結果。商業銀行的傳統用戶是商業銀行運營的根本和基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為商業銀行帶來了消費者依賴性降低的風險。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需求下降風險:現今階段中人們的空余時間被極大的壓縮,而互聯網金融為人們提供了較大的便利,在這種便利下,商業銀行的傳統用戶降低了去往商業銀行的頻率,導致了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路徑逐漸變得狹窄。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通過將募集到的用戶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市場,在獲取收益后按照比例將收益分配給理財投資人,實現了經濟運轉,用戶依賴性的降低直接導致了商業銀行經濟運轉風險的增加。
2提高商業銀行風險承擔能力的措施
商業銀行經營理念的轉變:上文中提到互聯網金融增加了商業銀行金融壟斷能力下降的風險,為降低這一經濟風險為商業銀行帶來的不良影響,商業銀行應該在經營理念上有所調整。以下對商業銀行經營理念的轉變提出相關建議:第一,商業銀行結合自身體運營特點吸取互聯網金融的成功經驗,構建系統完善的電子商務平臺,完善傳統與科技結合的新型商業銀行經濟運營體系;第二,利用當前新媒體的信息傳播優勢,擴大商業銀行開辟的電子商務平臺的使用率,鞏固原有客戶基礎,完善客戶服務系統;第三,采用與時俱進的理念對電子商務平臺進行更新和維護,促進商業銀行的長期發展。商業銀行構建的電子商務平臺實現了用戶信息的匯集完善了商業銀行的經濟管理系統,推動了商業銀行的轉型和升級[2]。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建立合作關系: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國際經濟形式處于瞬息萬變的狀態中,在這種經濟大環境下,我國致力于降低金融風險,將保持經濟的平穩發展作為了當前工作的重點。因此,商業銀行要想尋求長期發展就不應將思路放在與互聯網技術進行對抗上,而應和互聯網企業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在經濟大環境中通過互幫互助實現共同發展。以下對商業銀行與互聯網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提出相關建議:商業銀行應該對資源進行整合,完善資源數據庫,明確商業銀行的未來發展趨勢和現階段工作中存在的缺陷,為和互聯網企業的合作建立基礎。商業銀行還應根據整合資源反饋的信息尋求合適的互聯網企業,商討合作機制,在雙方共同參與下構建完善的互聯網平臺,通過互聯網平臺的信息反饋,采取相關措施,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利用大數據加強信息分析能力:現階段商業銀行中理財產品的銷售遭遇了困境,互聯網金融增加了商業銀行的經濟運轉風險,為降低這一風險對商業銀行造成的不良影響,商業銀行應從全局出發構建理財產品的全新營銷方式。大數據技術通過匯集大量的信息能探尋事物的客觀規律,這一技術為商業銀行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思路。商業銀行可以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等相關互聯網技術為大數據的匯集提供基礎,接著通過信息處理技術,對匯集的大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處理,以此獲知商業銀行用戶的信用水平、用戶興趣趨向和其他相關信息,從而與其他正規金融機構聯合為用戶設計符合其需求的理財產品,提升商業銀行的經濟運轉能力,降低風險系數。
3提升商業銀行的風險抵御能力
現今社會中,以支付寶為首的互聯網金融持續發展,僅2016年一年,中國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就已經達到了47.1萬億元,在驚人的互聯網金融數據下,商業銀行面臨的經濟金融風險持續擴大,做好金融風險的防控工作,是商業銀行的發展關鍵。在商業銀行內部,管理人員應該加強風險管理力度,提升商業銀行的風險抵御能力;在商業銀行外部,政府應積極行使監管職能,規范互聯網金融行為,降低金融風險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4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科學技術的水平不斷提升,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基礎的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迎來了春天,同期增加了商業銀行的經濟風險,通過分析風險來源,并對其采取相關應對措施,能保持我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
【參考文獻】
[1]劉忠璐.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研究[J].財貿經濟,2016(04):71-85+115.
[2]郭品,沈悅.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理論解讀與實證檢驗[J].財貿經濟,2015(10):102-116.
作者:是界 單位:東南大學
- 上一篇:商業銀行參與PPP項目路徑及建議
- 下一篇:銀行業服務經濟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