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影視行業授信風控模式分析

時間:2022-04-01 04:38:10

導語:商業銀行影視行業授信風控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業銀行影視行業授信風控模式分析

摘要:影視行業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藍海行業,融資需求不斷增長,但該行業內企業規模小、資產輕、淘汰率高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商業銀行對其開展授信,本文從影視行業的發展現狀出發,歸納整理該行業的風險特征,并據此提出適應商業銀行風險偏好的風控模式。

關鍵詞:商業銀行;影視行業;風險控制

影視行業隸屬于現代服務業中文化創意類子行業,在國家經濟“十三五”規劃中被視為重中之重,近年來發展迅速,被視為經濟發展和業務開拓的“新藍?!?。但該行業內企業規模小、資產輕、淘汰率高的問題不容忽視,如何在大力發展影視行業授信的同時,確保信貸資產的安全,是商業銀行面臨的一大困境。本文在梳理影視行業的發展現狀、發展模式及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歸納出該行業的風險特征,并據此提出適應商業銀行風險偏好的風控模式。

一、國內影視行業基本現狀

結合行業自身特點和業內慣例,本文從電影、電視劇以及網絡劇三個維度來衡量影視行業的市場規模。整體來看,影視行業近年來呈現出從千億級別向數千億級別規模邁進的趨勢。一是電影票房收入邁入“450”時代,單片票房記錄不斷刷新。自2001年《關于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以來,中國電影市場發行放映改革全面展開,已步入快速發展階段。2014年中國電影票房達296億元人民幣,截止到2015年10月31日,票房總額累計達37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預計2015年全年內地電影票房市場有望突破450億元,未來幾年還將保持中高速的增長,2020年電影市場預計將達到15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980億元),躍升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與不斷擴大的電影總票房相適應,單片高票房記錄被不斷刷新,今年七月份《煎餅俠》、《捉妖記》等以網絡文學改編的電影受到市場追捧,創下了單周票房1.77億的電影史上最高紀錄。三是網劇迎來爆發式增長,話題劇層出不窮。近年來,網絡劇以其方便、快捷、可互動的特點,廣受年輕網民親睞,發展迅速。如《盜墓筆記》登錄愛奇藝平臺后,觀看劇次已達10億級別,引發正版劇付費熱潮。同時,除了專門制作的網絡劇,通過新媒體平臺實現與電視臺同步播放電視劇,也可以取得一石二鳥的收獲。如在湖南衛視播出以來收視率超越其它眾多黃金強檔的電視劇《花千骨》,截至10月在相應視頻網站上也同樣獲得150億次的超高點擊播放量。2014年網劇市場規模約15億元,預計2017年網劇市場規??蛇_200億元。

二、影視行業發展趨勢

(一)行業規模將持續擴大

受益于國民經濟增長、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人民群眾文化娛樂消費支出比重的增加,社會消費結構逐步向教育、科技、影視文化、旅游等領域轉移,為影視文化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泛的市場需求。從歷史數據來看,影視文化行業與其他行業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在經濟低迷的時期仍能體現出較強的抗衰退性特征。特別是在當前經濟發展增速放緩的形勢下,影視文化產業具有反周期調節與逆勢而上的逆周期特點,將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二)行業發展進入歷史性機遇期

國家政策持續利好。2014年以來,國家層面陸續頒布關于文化產業的系列政策性文件、行業法規及財稅實施細則,整體政策環境不斷優化?;ヂ摼W助推行業發展?;ヂ摼W+為影視文化行業注入新的動力,提供了包括:熱門IP、線上銷售、股權眾籌、BAT、網劇平臺等全新的發展方向,全行業正在加速向互聯網渠道遷移。資本追逐熱情高漲。2014年是影視文化產業并購的井噴年,大量資本涌入文化產業,投資熱情延續到2015年,截止2015年6月末,影視文化產業市場投融資及并購事件共有85起,涉及金額約250億元。

(三)行業集中度將逐步提高

電影制作及電影發行領域長期存在格局分散,單家企業市場占有率低的問題。2013年,電視劇內容制作公司TOP10占據市場規模整體的47.7%,占據制作集數的15.67%。進入2014年之后,伴隨著電視劇市場作品數目的收縮和渠道對視頻內容的投資收益比考量的提升,市場的集中度開始呈現上升趨勢。2014年全年,前8大制作商的制作集數占到整體的11.20%,較2013年提升7.2%,但整體仍較為分散。隨著行業內并購熱潮的持續升溫,市場集中度會越來越高,80%以上的資源會掌握在10%的影視企業中。目前如華誼兄弟、上海文廣、華錄百納、光線傳媒等行業龍頭已初具規模。

(四)跨界延伸和互聯網化是未來發展方向

在IP多元衍生趨勢下,影視企業紛紛拓展業務布局,向游戲、文學、動漫等領域延伸,從單一化的影視制作公司轉向為打造多元化影視傳媒集團。2014年,以跨界延伸為目的的文化產業并購案達到159起,涉及資金達到1000億元。

三、影視行業風險特征

(一)監管風險格外顯著

目前,國家對具有意識形態特殊屬性的影視行業的監管較為嚴格,電視劇市場未完全市場化,仍受政府調控和管制。2015年電視劇市場由于受到“一劇兩星”政策影響,投放量整體下滑。某新三板掛牌影視公司原計劃發行的兩部抗日劇受到廣電總局整治過度娛樂化抗日題材電視劇的影響,被迫推遲發行,造成當年主營業務收入為零。這就要求企業實際控制人有較強把握題材的能力,需要對市場有敏銳的嗅覺。

(二)產品投產后現金流不穩定

單個影視作品周期較長,從啟動投資到拍攝到實現銷售收入并回籠資金往往需要1.5年以上的周期,且普遍存在跨期現象。在影視作品攝制和發行過程中,資金持續流出直至發行結束,而影視作品發行結束后資金的回籠往往在某幾個時點發生,呈明顯的間歇性。如果個別劇目未能按原定計劃發行,則極有可能造成企業現金流的緊張。

(三)風險緩釋措施缺乏

影視行業,與傳統企業最大的區別是以創意、劇本、渠道、知識產權為其核心競爭力和主要資產。上述特征決定了影視企業通常規模較小,且資產主要體現為存貨及應收賬款(平均占比超過60%),因此無法提供房產或其他資產作為抵質押物。存貨主要為影視劇、在制劇目以及劇本,其變現渠道單一,評估價值難以把握,作為風險緩釋手段效力偏弱。應收賬款相對質量較好,但又由于下游電視臺處于強勢地位,不愿配合操作而無法實現應收賬款的封閉管理,從而極大地削弱了應收賬款質押對風險的緩釋程度。

(四)行業競爭激烈

影視行業的競爭異常激烈,一是市場參與數量眾多,供給面存在嚴重的相對過剩。我國共有制作機構數量超過6000家,每年制作的電影電視劇超過一萬集(部),但真正能夠實現電視臺播出或院線上映的不足8000集(部),播出率僅為54%;二是盈利能力分化日趨嚴重,馬太效應顯著。高成本、高投資的“砸錢”行為,導致了“贏者通吃”的局面,在目前中國從事電視劇制作的機構中,能夠實現盈利的僅有三分之一;三是市場集中度低,議價能力弱。以電影產業為例,2014年排名前十五位的電影制片機構市場占比合計為30%,其中占比最大的中影占比僅為4%,市場集中度極低,而同期發行市場上,僅排名前兩位的發行公司中影和華夏市場的占比就達到了55%。這種上下游集中度的極大不一致,使得制作企業在交易中處于弱勢地位,極大地削弱了影視作品本身的議價能力。

四、影視行業授信風險控制思路

從影視行業發展趨勢和行業風險特征來看,風險控制要從優選客戶入手,之后再據此制定有針對性的風險控制措施,以全流程管控彌補擔保方式不足。具體思路如下:

(一)關注盈利能力

借助政府平臺,掌握企業歷年盈利能力情況,以此實現對客戶的第一次篩選。

(二)持續跟蹤管理

對于通過第一輪篩選進入目標客戶名單的企業,進行為期1年到2年的跟蹤管理。

(三)監管現金流+控制交易流

要求企業質押應收賬款并在授信銀行開立結算賬戶,控制企業現金流及交易流,把握實質風險。

(四)依據企業需求定制授信方案

依據企業實際需求不同可以將產品細分為影視制作貸款、并購貸款、項目配套流動資金貸款等,滿足企業的多元化資金需求。

五、商業銀行影視行業授信風控模式建議

根據影視行業特點,建議對客戶采取“鎖定范圍、名單準入、分類管理、注重現金流量、深化行業龍頭”的風險控制模式。

(一)采取“試點式”區域選擇策略

無論是關注盈利能力、持續跟蹤管理還是監管現金流+控制交易流都必須以充分了解行業,充分了解企業為前提,因此在區域選擇上,不宜大范圍推廣,建議首先要借重區位優勢,以影視行業集聚區為試點開展授信業務,例如率先在大部分影視企業總部云集的北京、上海以及產業鏈完善,云集全國90%以上影視企業的橫店地區試點開展業務。

(二)實行“名單制”管理模式

依據企業歷年獲得的納稅返還規模制定基本準入標準,原則上準入上年納稅額超500萬元客戶,重點支持處于上市關鍵階段的企業。在準入基礎上,再按企業規模、過往作品、或有負債、實際控制人四個維度對客戶分類,并提出差異化的授信支持意見和業務合作方案,最終形成目標客戶名單。

(三)嘗試以非標準化應收賬款質押作為風險監控手段

影視制作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影視劇播放權銷售收入。其下游通常為省級衛視等優質企業,普遍信用良好,付款實力有保障,但普遍談判地位較高,配合度較低,配合企業依照商業銀行現有標準應收賬款質押流程操作幾乎無法實現。商業銀行可考慮在充分判斷企業整體經營情況和把握實質風險基礎上,通過接受非標準化操作的應收賬款質押+約定以指定銀行賬戶為唯一回款賬戶的方式實現對企業經營情況的監控。

(四)形成以“關注盈利能力+監管現金流+控制交易流”的全流程管控為主要風險緩釋手段的的審批模式

以“關注盈利能力+監管現金流+控制交易流”為風險控制核心手段,根據歷史盈利情況篩選客戶,采用現金流+交易流監控控制掌握企業經營動向,在傳統應收賬款質押模式上以非標準化應收賬款融資為主要風險緩釋手段,影視文化專項資金獎勵返還作為補充還款來源,從而推動商業銀行影視文化行業金融服務的發展。

(五)試水“商行+投行”“、表內+表外”綜合融資服務模式

基于在增發、并購過程中存在“融資”“融智”需求的已上市影視企業,商業銀行應考慮使用并購貸款、并購基金、定增基金、員工持股計劃等多元化產品,充分發揮表內資金及理財資金募集優勢,通過與私募股權投資公司、證券公司合作,搭建基金架構,為已上市影視公司資本運作提供結構設計、融資支持等專業化服務,提高重點客戶的產品覆蓋率。通過提供多元化的綜合性融資服務,提高客戶黏性,加深對客戶整體情況的了解,避免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風險。

作者:鄭胤冠 單位:中信銀行杭州分行風險管理部

參考文獻:

[1]酈彬,孔令超,朱俊春.國信證券新興消費業研究系列之二:影視消費業,看似成長,實為周期[R].2015(08)

[2]徐藝.國聯證券傳媒娛樂研究報告[R].2015(11)

[3]中國影視產業研究中心.關于電影產業投資的幾個基本數據特征[R].2015(03)

[4]中國產業信息.2015年我國電視劇市場現狀分析[R].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