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營銀行的發展及其監管

時間:2022-05-26 10:04:14

導語:我國民營銀行的發展及其監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民營銀行的發展及其監管

摘要:民營銀行的設立是我國金融改革的重大舉措,許多學者將其作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國民營行的發展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民營銀行信用差、自身競爭力弱、相應配套制度還未建立且法律缺位,這些都是民營銀行發展所面臨的巨大阻礙。從法律方面解決這些問題則要求監管部門建立嚴格的市場準入、完善存款保險制度并盡快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為民營銀行的發展提供條件。

關鍵詞:民營銀行;信用風險;法律監管

一、我國民營銀行發展現狀

自2013年7月5日國務院《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中提出了“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等金融機構”后,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又指出,“在加強監管前提下,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這一系列的政策,徹底放開了我國民營銀行的大閘。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5年1月-12月共有146家民營銀行核名,而2016年1、2月共有33家民營銀行核名,充分顯示了企業申辦民營銀行的熱潮。然而與民營銀行申辦熱潮相對應的是相關法律的欠缺、制度不完善,以及民營銀行本身存在的困境。

二、民營銀行的發展障礙

(一)民營銀行信用困境

建國以來我國銀行一直被國有資本壟斷,有國家信用作為擔保,普通民眾不用擔心儲蓄安全。盡管近年來各大行進行了公司制改革,從法律層面上看,國家再無信用擔保的義務,但是民眾對國家信用的期待并沒有改變,而且國有銀行資金雄厚,民眾并不擔心破產問題。而民營銀行本身資金實力不如國有銀行,民眾在存款儲蓄和交易往來過程中難免有所顧慮。

(二)民營銀行競爭力弱

民營銀行競爭力和現存銀行相比并沒有明顯優勢。現存銀行在網點設置、業務服務和技術水平方面已經十分成熟,而且已經有了相對穩定的客戶群。而民營銀行才處于起步階段,其市場占有率、資產規模、營業網點及品牌效應遠不及現有銀行。銀行業屬于高負債經營,其自有資本占總資產的比例很低,自有資本的多寡決定了民營銀行抗風險能力。民營銀行資金少,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而且破產幾率高。在我國現在銀行市場退出機制不確定,存款保險制度尚未有效實施的情況下,民眾更傾向于選擇資金雄厚的大行。

(三)缺乏法律法規

現階段,我國已經審批了一部分民營銀行,但相應的法律法規仍是空白。民營銀行作為一個高風險的行業,如果缺乏法律的規制和管理則極易帶來一系列風險。因此,對于民營銀行市場準入、管理機構、風險監管、市場退出等制度需要立法加以確定。

三、法律對

(一)建立嚴格的市場準入

我國雖然開放了民營銀行,但是由于其高風險性并且關乎千千萬萬存款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其放開的過程中必須穩步前進,不能因為急于求進造成風險事端。俄羅斯1991年全面開放金融業,只要達到最低注冊資本即可注冊民營銀行,導致短期內民營銀行林立,到1997年國有銀行只占三成,民營銀行接近七成,但其中半數其資產總額在20萬美元一下。隨之而來的是激烈的行業競爭、不良資產率提升,在面對金融危機時大量民營銀行破產造成了嚴重的市場動蕩。因而我國民營銀行設立之初就應當提高民營銀行的準入標準,對其資本規模、運營能力和企業信用進行嚴格考核,控制數量,以免造成行業甚至經濟動蕩。

(二)構建利率市場化和存款保險制度

利率市場化是民營銀行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利率市場化一方面能夠對金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滿足民眾的投資性需求的同時解決中小型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另一方面,銀行能夠根據不同的客戶類型,采取不同的貸款利率,有助于銀行不良資產率的降低。我國利率市場化在2015年年底之前已經基本完成,無論是存款利率還是貸款利率管制都已經取消,金融機構都有了利率自主定價權。利率市場化是民營銀行順利發展的必備條件,必須大力推進。存款保險制度為民營銀行提供了風險杠桿。民營銀行作為自擔風險、自負盈虧的企業,一旦發生破產倒閉將會損害存款人的利益。為了民營銀行健康有序發展同時增強民眾對民營銀行的信心,存款保險制度勢在必行。

(三)制定專門立法

任何重大制度的推行都是以法律為基石?,F如今我國已經有多家企業獲得工商總局的核準,同時大量企業和資本涌入民營銀行的浪潮,但是相關立法仍是空白,不利于民營銀行健康有序發展和現實問題的解決。我國應當在民營銀行試點的基礎上借鑒國外民營銀行立法的經驗,盡快制定出《民營銀行法》。四、結語民營銀行的推出是我國多年以來翹首以盼的結果,不但能夠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和民眾投資熱的矛盾,還能不斷完善我國的金融市場,打破國家對銀行的壟斷,增強銀行間的競爭。然而我國民營銀行的發展仍存在許多問題:社會信用體系還未建立,相應得配套制度還未實施,立法仍是空白,外部監管缺位。因此,我們在為民營銀行的設立歡呼的同時也應當認識到民營銀行的發展仍然任重而道遠。

作者:張惜 單位:重慶大學法學院

參考文獻:

[1]盧福財.民營銀行的現實問題剖析及發展路徑———基于頂層設計下的漸進式視角[J].財經科學,2014(1).

[2]柴瑞娟.民營銀行:發展障礙及其法律對策———以民營銀行開閘為時代背景[J].法學評論,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