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藝術美術課堂研究
時間:2022-11-15 09:48:52
導語:民間藝術美術課堂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民間藝術具有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等特點,是美術創作的重要靈感來源。將民間藝術應用在美術創作中,能夠為美術創作注入鮮活的生命力,讓美術創作更具有文化特征。如何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有效地融入民間藝術,是教師應該重視的問題。該文闡述民間藝術的特點和學習價值,針對在美術課堂中有效融入民間藝術的創新實踐,提出相應的建議,以期促進美術教育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民間藝術;美術課堂;教學實踐;創新
民間藝術具有鮮明的特點,如清新明快、活潑健康、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等,體現了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審美觀念和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民間藝術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和人格精神的重要反映,對現代美術創作具有重要的影響。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要注重應用民間藝術,將民間藝術的美術價值和文化價值有效融入美術教學,全面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教師應該不斷進行教學實踐創新,將民間藝術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一、在民間藝術教育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美術創作者必須具有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風格,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因此,在民間藝術教育中,教師要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能夠通過創新在創作中提煉民間藝術元素,推動民間藝術的發展。教師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學習、鑒賞民間藝術,激發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學會主動欣賞民間藝術,分析其獨特的藝術價值。教師應借助現代創意和美術教學形式,將民間藝術引入課堂教學。教師應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中相互交流,共同合作,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民間藝術的理解,最終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注重挖掘民間藝術作為美術課堂教學內容
教師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應加強創新,注重對民間藝術的挖掘,不斷豐富美術課堂教學的資源。教師應選擇雕刻、繪畫等藝術為基礎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賞析民間工藝品的藝術制作流程。教師應讓學生從審美和技藝等方面賞析、研究民間藝術,讓學生能親身感受、真正領悟民間藝術的特點,從而豐富美術課堂教學的內容。學生在鑒賞民間藝術的過程中,能夠培養良好的藝術洞察力,進而提升造型能力,將民間藝術的元素融入美術創作思維。同時,學生從技術、文化等方面學習民間藝術的特點,并將這些元素運用在創作中,能夠充分體現民間藝術與美術教學相結合的優勢,并且進一步促使學生提高創作水平,豐富創作內涵,最終使教師獲得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民間藝術融合美術教學課堂的創新實踐
美術教學注重對學生靈感與創新意識的培養,而課堂教學離不開實踐創新,教師應認真組織學生開展實踐鍛煉。現代民間藝術重視寫意造型理念,藝術家按照實踐、審美、創作等要求,提高作品的情感表現力,讓作品更加具有藝術氣息,給人帶來視覺上的沖擊,產生藝術價值。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挖掘民間藝術,了解民間藝術中的文化內涵,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如,春節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鑒賞年畫民間藝術,觀察、思考其造型和構圖的特點,學生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根據不同的年畫風格,用自己的語言闡述對其的印象,從而了解年畫的創作寓意。此外,還有很多民間藝術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教師要善于在民間藝術中挖掘教學資源,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藝術氣息,幫助學生提高欣賞藝術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和創作水平。
將民間藝術融入美術課堂教學,是弘揚我國民間藝術的一種重要途徑,也是實現美術課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民間藝術與美術課堂教學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發展。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課堂教學創新,將民間藝術有效融入美術課堂教學,真正展現現代民間藝術的文化特征,提升美術作品的歷史文化價值。
參考文獻:
[1]張莫愁.淺析高中美術課程中進行地方傳統文化藝術教育的意義.教育界,2016(13).
[2]張睿.走進小課堂,見證民俗藝術大發展——以臉譜藝術為例.美術教育研究,2017(8).
[3]汪琴.淺議怎樣將民俗藝術融入美術課堂.知識文庫,2016(1).
作者:劉軍 單位:咸寧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公共藝術教育體系構建探索
- 下一篇:小學美術民間藝術實踐與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