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藝術類館藏資源開發與利用

時間:2022-12-29 09:28:09

導語:圖書館藝術類館藏資源開發與利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圖書館藝術類館藏資源開發與利用

[摘要]信息服務社會化為圖書館藝術類館藏資源開發利用提供了發展的契機。提出了現階段圖書館藝術類館藏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必要性,以中國美術學院圖書館為例,研究了信息服務社會化視角下圖書館藝術類館藏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策略。

[關鍵詞]信息服務;社會化;圖書館;藝術類;館藏資源

圖書館擁有豐富的館藏信息資源,如多元化的參考咨詢知識庫、豐富的信息服務推送渠道、完善的知識創新服務體系等,能夠強有力地支持社會各領域的發展。近年來,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飛躍,圖書館不僅能實現特色館藏資源的精準定位服務,還能在用戶需求導向下提高特色館藏資源的實用性和適用性。但現階段,大多數圖書館對于藝術類館藏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并不能夠滿足用戶的現實需求,缺乏有針對性的信息服務。因此有必要在信息服務社會化視角下開展研究,進而挖掘藝術類館藏資源的核心優勢并完善其功能服務體系,為我國文藝事業發展提供助力。

1信息服務社會化為館藏資源開發與利用提供契機

信息服務社會化為信息的傳播提供了新思路,不僅滿足了不同領域的信息需求,更為藝術類館藏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隨著時代的發展,用戶需求的變化,圖書館在管理方式、服務內容等方面發生了一系列的改變,這些變革和提升能夠在整體上推動館藏資源的開發和利用。1.1條件與環境帶來了管理革新。為實現信息服務社會化,圖書館需要轉變管理觀念,進行管理革新。首先,圖書館需建立市場觀念并參與競爭。在實施管理活動中不僅要通過引入私人組織以達成信息資源和信息服務的市場化供給,還要通過合同簽訂和公開招標等形式將競爭引入公共服務領域。最重要的是,圖書館一定要積極主動地融入到信息咨詢和信息服務市場中,參與行業競爭。其次,圖書館需建立服務理念并提供服務。要樹立“顧客至上,服務公眾;以用為本,主動服務”的服務理念,實現開放式管理,從而完成圖書館服務方式的轉變,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最后,圖書館需建立效益觀念并關注服務績效。圖書館的經費來源多是財政撥款,這就導致圖書館在管理過程中不注重投入與產出比例、資源利用率和經濟效益。必須建立科學有效的績效評估機制以推進信息服務社會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和發展[1]。1.2機遇與挑戰推動服務效能提升?,F階段,隨著我國文化藝術事業的不斷發展,圖書館急需開發和利用專業館藏資源,各館的藝術類館藏資源也需要面向用戶進行信息交互、資源供給、內容創新和流程重組,其所對應的服務逐漸轉化為多元化的綜合服務,從而全面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2]。在信息服務社會化視角下,圖書館只有為用戶提供更加全面、多元的服務,才能促進自身更好的發展,緊跟時代潮流。1.3內容與進程變化的效率實現。圖書館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后,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和革新。圖書館可采用新公共管理方法,根據交易成本理論,重視管理活動的產出和結果,關注信息服務的效率和質量,追求信息資源的完善,實現資金的有效利用。在信息服務社會化的過程中,圖書館不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還能對市場情況的變化做出有效的反應,除此之外,圖書館在提高人員管理素質的同時還要科學地衡量他們的工作業績,這一系列的變化能夠全方位地提高圖書館的使用效率。

2館藏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必要性

2.1用戶需求與日俱增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信息資源也有多元化的需求,這就需要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以期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樣化的信息需求。用戶的多樣性,意味著他們類型不同、需求層次不同,這樣就使得他們在信息內容、信息類型、信息深度、信息層次等方面有很大的差異。同時各個圖書館都有本館特色,有的以學術類館藏為主,有的以藝術類館藏為主,有的以社會通俗類館藏為主,只有圖書館界聯合開放,合作交流,才能真正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從而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信息需求。2.2技術手段不斷變革近年來,隨著政府加強在信息技術方面的資金投入,我國的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網絡技術、信息數字化技術、聲像技術等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的圖書館也迎來歷史上發展最迅猛的時期。為了方便廣大用戶能有效地檢索到圖書館的信息資料,多數圖書館都建立了電子閱覽室、數字圖書館、聯機數據庫、圖書目錄庫、地址目錄庫、科學實驗數據庫和網絡信息中心等。同時為了盡快適應信息環境,更好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服務讀者群體,各圖書館都大力開放,將本館的信息資源輸送到局域網中以服務廣大用戶群體,滿足其信息需求[3]。2.3面向群體多元覆蓋當今信息時代,圖書館的服務范圍擴大到社會全體公民,主要表現為:其一,圖書館滿足各級領導的信息需求。各級領導在進行決策時,不僅需要具有全局性、方向性的綜合信息,還對具有調查性、分析性、針對性、操作性和獨創性的決策信息有強烈需求。其二,圖書館滿足科研人員的信息需求??蒲腥藛T的工作就是認識和揭示自然發展規律、社會發展規律和人類思維規律,因此,科研人員需要時時掌握其研究領域的最新科技動態、國內外前沿學術理論研究成果和研究進展。其三,圖書館滿足企業用戶的信息需求。企業的信息需求是在企業總目標的驅動下,由不同層次的用戶所表現出來的不同層次需求。因此,企業迫切需要科技信息、經濟信息、市場信息以及各種預測性信息。

3藝術類館藏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圖書館藝術類館藏資源開發與利用需要從社會化視角切入并以其為出發點,以點帶面地輻射發展,這樣能夠從服務角度全面提高社會化、大眾化、標準化和規?;男畔①Y源使用效率,進而實現藝術類館藏資源的開發和利用。3.1信息服務社會化視角下藝術類館藏資源的開發。3.1.1專精化藝術類館藏資源的信息展現。藝術院校圖書館在收集館藏時要充分考慮本校專業設置的獨特性和教學科研活動的特殊性。藝術類院校的專業設置多以戲劇與影視、美術、設計、音樂為主(如表1),因此,館藏資源建設可以通過搜集并整合具有影響力的人物的相關資料(如文獻、作品、圖片、影音資料等),建立起特色藝術館藏。例如,山東藝術學院專門在圖書館內修建了“于希寧繪畫藝術紀念館”,以紀念已故著名花鳥畫藝術大師、美術教育家于希寧先生。3.1.2系統化藝術類館藏資源的服務實現。圖書館的藝術類館藏資源是有限的,但是其服務的廣度和深度是無限的。藝術院校圖書館只有清醒地認識自身劣勢和優勢,才能主動擴寬自己的館藏資源服務范圍,減少館藏資源和用戶需求之間的矛盾。正因如此,中國美術學院圖書館建立了以用戶為中心的系統服務方式。首先,用戶將自己的信息需求傳遞給中國美術學院圖書館,圖書館按照用戶的需求調整制度安排、資源平臺和機構人員,并向用戶提供其所需的服務方式以滿足其信息需求;同時,中國美術學院圖書館通過一系列的有償服務降低成本。需要強調的是,當前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包括集團用戶與個人用戶兩個層次,圖書館可通過利用自身的人才、技術和設備等優勢與擁有信息資源的集團用戶共同建設數字資源平臺,以擴寬自己的服務路徑(如圖2)[4]。3.1.3多元化藝術類館藏資源的交互表現。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應用,圖書館在藝術類館藏資源的建設和信息服務方式等方面均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館藏資源不僅包括紙質文獻、電子文獻等不同介質的文獻載體,還包括網絡上的虛擬信息資源。另外,印刷型文獻的不斷電子化,也使得電子文獻大量增加,館藏資源呈現出實體館藏與虛擬館藏的多元模式。隨著數據庫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用戶可通過電子計算機縮微、音視頻、移動網絡、新媒體渠道等現代化手段充分利用圖書館館藏資源。因此,信息化時代圖書館必須采取多種方式凸顯本館的特色。3.2信息服務社會化視角下藝術類館藏資源的利用。3.2.1信息資源服務的渠道拓展和業務創新。長期以來,高校師生是美術學院圖書館的主要服務對象,因此,圖書館對社會上的用戶需求缺乏了解,提供的服務也與需求脫節,從而導致館藏資源的利用率低迷[5]。信息服務社會化要求高校圖書館建立新的公共管理理念,并在此基礎上調整思路,建設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信息服務方式,主動走出館門和校園,積極提供信息服務,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為此,圖書館需要做出以下努力:一方面,圖書館要增強社會調研,了解用戶信息需求,結合本館的實際情況,積極主動向用戶提供適當的信息服務。另一方面,圖書館要利用市場營銷等經濟手段向社會群眾進行宣傳,進而縮短圖書館與用戶之間的距離,提升圖書館的社會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公眾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3.2.2信息技術手段的多元應用和精準匹配。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變革和發展,圖書館不再是向用戶提供信息服務的唯一場所,這就要求圖書館創新服務方式,拓展服務內容,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信息服務模式,提升市場競爭力。為此,圖書館必須引入如下服務方式,例如,利用各種電子傳播系統向用戶提供館藏信息;利用知識網絡系統向用戶提供知識信息;利用商業文獻傳播系統擴寬自己的服務覆蓋;利用電子圖書系統向用戶提供移動閱讀服務。通過應用多樣化技術手段提升服務質量,圖書館才能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3.2.3藝術類館藏資源的交互創新和內容嵌入。目前,中國美術學院圖書館對于藝術類館藏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正處于摸索階段,可以預計,在今后的開發建設過程中,圖書館一定會遇到許多新問題和新挑戰,比如資源共享問題、交互創新問題和服務互通問題等。為此,圖書館需要通過多館合作、區域共建等發展模式來實現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最大化。多館合作的方式不僅能充分地實現資源共享和技術互利,還能避免信息資源的重復開發,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服務的質量。另外,圖書館還應該進一步加強與本地政府機關的合作及與本地企業的聯系,建立彼此之間的信息資源互享平臺,進而開發并有效利用圖書館館藏資源,實現內容創新[6]。

4結語

信息服務社會化視角下,圖書館藝術類館藏資源開發與利用并非是單一類別信息的查找和研究,而是將藝術類館藏資源的內容、功能、服務和運管模式進行整合,并且在服務階段更趨向于藝術領域內學科知識的整合與創新,保證藝術類館藏資源的開發實現專精化、系統化和多元化,從而實現在資源利用方面的全方位共建共享,進而完成藝術類館藏資源的交互創新和內容嵌入。

參考文獻:

[1]陳繼蘭.信息服務社會化視角下的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以新公共管理為切入點[J].圖書館學研究,2010(7):37-40.

[2]彭小平,何琳.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社會化問題的研究[J].圖書館,2010(3):131-132.

[3]郭萬召.高校圖書館為政府提供信息服務淺析[J].圖書館論壇,2006(5):203-205.

[4]王姝,魏群義,沈敏.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社會化模式探討[J].圖書情報工作,2010(9):74-77.

[5]張建國,田秋菊.我國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的冷思考[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9(2):19-22.

[6]茆意宏.我國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2):35-41.

作者:陸波 單位:中國美術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