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藝術蘊藏的宗教文化
時間:2022-08-21 04:36:39
導語:陶瓷藝術蘊藏的宗教文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中“宗教”的問題,實際上是“宗教”在“藝術”中的比例問題。宗教與藝術之所以相互融合,恰恰是藝術的神秘性所致,往往宗教先利用藝術為之服務,藝術逐成了宣揚宗教的工具。原始人把大自然的巨大威力和星象的變化認為是神靈的作用,便尋求各種途徑與神靈對話,因而產生了巫術,史學家們認為它是原始宗教和藝術共同的雛形。遠古人類在心驚膽戰地認識自然的過程中,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來做巫術活動,創造了很多的神靈符號,像我們今天看到的各種巖畫,如:陰山巖畫、花山巖畫、賀蘭山巖畫等。隨著心理需求的發展,人們對于藝術的追求比重開始大于對宗教的膜拜,最終發展成以審美為主要目的的藝術,從而擺脫了宗教的束縛,也擯棄了宗教意識,成為宣揚人自身生命態度的載體,再到后來“人文主義”的復活,藝術最終從對上天的關注轉向了對人的關注,人的世界取代了神的世界,藝術從宗教中脫離出來。宗教藝術成為了獨特的藝術。
中國傳統陶瓷在其漫長的發展歷程中,留下了儒教文化深深的烙印。儒家思想貫穿于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已滲透進國人的骨子里,對中國人的倫理道德觀、審美觀、生活方式等方面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儒教的基本教義是:敬天、奉祖、孝親、忠信、仁義、崇禮、性善。儒教最根本的思想是禮和樂。中國傳統陶瓷中的日用瓷中有很多反映儒教文化的器皿與陳設品,我們可以看到儒教文化中的吉祥、和合、中庸等思想。如丹鳳朝陽(鳳凰、太陽)、龍鳳呈祥(龍鳳紋)、六合同春(鹿、鶴、梅花)、多壽多福(蝙蝠、桃子)等祥瑞題材。孔子提出“仁”的學說,儒家思想往往以玉比喻人的許多美德,孔子曾論玉說:“夫玉者,君子比德焉”。宋代的龍泉青瓷達到了青瓷釉色與質地之美頂峰,是巧奪天工的人工制造的青玉。龍泉窯的類玉青瓷是儒教文化思想的一個典型代表。所以類玉瓷器一直以來都深受古人的尊崇。
二、中國傳統陶瓷藝術中的道教文化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其對于中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生活方式等都有比較大的影響,道教崇尚“天人合一”,認為“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人們崇尚自然、追求寧靜、超然物外。中國豐富的傳統陶瓷藝術中蘊含有大量道教文化,在中國傳統陶瓷發展的不同階段皆有所體現。
首先,在意蘊上,宋代的陶瓷藝術深受其影響。宋瓷改唐三彩的富麗華美之風,追求一種淡泊、平淡的風格,簡潔優美,很少有繁縟的裝飾,主要以單色釉為主,這充分體現了宋代陶瓷沉靜雅素的美學品質。宋代人喜歡賞玩最具“天人合一”境界的宋汝瓷。以道家之“大象無形,大音希聲”等理念為指引,以“五色使人目盲”等思想為評判的標準。
其次,在造型上,中國傳統陶瓷藝術中有各種道教文化器物,如葫蘆瓶、香爐、八卦瓶、八卦碗等。另外,還有很多道家人物瓷雕、塑像,如八仙、南極仙翁、福祿壽三星等。特別是明代,由于嘉靖皇帝對道教的尊崇,這時出現了大量帶有道教文化色彩的陶瓷禮器。在嘉靖時期的《江西大志》中有這樣的記載:“嘉靖七年以前,案毀不可考。十年磁碟、鐘一萬一千,爵二百。十五年青花白地福壽康寧花鐘一千八百,十六年爵盞二百七十”。
再次,在裝飾上,很多中國傳統陶瓷藝術器物上帶有明顯的道教色彩。如人物有八仙過海、麻姑獻壽等;植物有仙桃、靈芝、萬年松等;動物有云鶴、飛馬、白鹿、麒麟等;除此之外,還有祥云、八卦等??傊?,道教素材經常作為中國傳統陶瓷創作的題材,從中也可以看出道教對中國傳統陶瓷藝術也有一定的影響。
三、中國傳統陶瓷藝術中的佛教文化
在中國傳統陶瓷塑像中,有很多是表現佛教人物的,如菩薩、如來、觀音、羅漢、天王、金剛等題材的。他們形態各異、氣度非凡,或法相莊嚴、或面目猙獰。其表現的手法和形態有一定的時代特色,如魏晉的佛像“秀骨清像”而唐代的佛像“豐腴端莊”,體現出不同的時代風貌。這主要是由于佛教傳入我國后逐漸被漢化、世俗化所致。明代的何朝宗、張壽山等以善制瓷雕佛像而聞名于世。我國傳統陶瓷藝術造型中也出現有各式各樣的佛教器物,如:寶相花扁壺、蓮花尊、僧帽壺、蓮花盅、蓮瓣碗、塔形罐、凈瓶、舍利盒等。這些都是與佛教有關的陶瓷日用器皿、佛教專用器物或裝飾品。佛教文化中的菩提、忍冬、蓮花、寶相花、垂云紋等是傳統陶瓷上常用的裝飾紋樣。尤其是蓮花,被尊為“佛門圣花”,自佛教傳入我國,便以蓮花作為佛教標志,代表“凈土”,象征“純潔”,寓意“吉祥”。蓮花因此在佛教藝術中成了主要裝飾題材,特別是從南北朝起開始成為瓷器極為盛行的紋飾。具有代表性的有江蘇南京出土南朝青瓷蓮花尊,河北封子繪和祖氏墓出土的四件仰俯蓮花尊,它們無論是在裝飾手法、制作工藝還是燒制技術方面都具有極其高超的水平。
總之,中國的陶瓷發展史,為我們留下了光輝燦爛的陶瓷藝術,在這些輝煌的陶瓷藝術中也留下了不同宗教文化的烙印。我們只有真正了解宗教文化對中國傳統陶瓷所產生的影響和促進作用,才能比較客觀地、深層次地理解我國傳統陶瓷藝術的歷史文化內涵,從而繼往開來,振興陶瓷藝術。
- 上一篇:中國古代畫學創作論中的存在之思
- 下一篇:新古典主義對室內裝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