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審美情懷研究
時間:2022-05-24 09:04:07
導語:大學語文審美情懷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大學語文》教學中,深刻理解與準確把握其人文性與工具性,可以促動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必定依賴于其人文素養與綜合運用能力的整體提升。結合關于“少數民族地區高職《大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情懷的培養”的課題內容,立足于大理、立足于我校,一學期中筆者做了教學摸索、教學滲透、收集整理,通過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塑造大學生的審美情懷、高原情懷孕育高原之美———學生創造的美、大理之美孕育職教學生職業素養之美,三方面來論證少數民族地區高職《大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情懷培養的必然性?!笆濉币巹澋母母镄螒B對審美教育在語文教育教學中地位與作用的表述和闡釋,使得在實施審美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得到更進一步的凸顯,與此同時,大學語文中的審美教育目的與方向也更明確。高職《大學語文》的審美教育不僅是一種素質教育,同時也是一種情感教育。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大學語文學科的教育教學改革也不斷得到深化,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滲入也越來越受到關注與重視。本文以我校為例進行調研,以點概面,以局部現整體,透視少數民族地區民族職教的審美教育,可以培養人豐富而健康的情感,訓練人的感知力,豐富人的想象力,力求拓展人的精神空間。審美教育和審美情懷的培養恰好是培養人的創新求異能力的最好溫床,審美情懷強調體驗的豐富性和差異性,藝術創造強調獨創性和個性,它們使人的創新求異追求得到極大的滿足和發展。審美教育通過審美活動中的種種創新求異現象,能夠充分有效地培養人的自覺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1少數民族地區高職大學生審美情懷培養的必然性
1.1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塑造大學生的審美情懷。我們使用的教材是王樹青主編的最新版大學語文教材,兼顧主題教學模式,把審美情懷穿插建構于主題教學中,是筆者教學的核心理念和課程的價值觀。教學中改革傳統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推行現代化教學手段,組合使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完成教學中審美情懷的培養。通過啟發式教學法、講授法、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實踐法完成教學牽引和審美情懷建構,在審美追求上力求燃燒自己的同時點燃別人,閃耀著主題之智。如《道德經三章》《滕王閣序》屬于歷史學領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李白《月下獨酌》蘇軾《水調歌頭》屬于民族經典,是我們解讀出那邦家之光的密碼。張若虛、李白、蘇軾都占站到了詩詞的巔峰地位,以古為鏡,以引導培養學生的文化修養,高雅的審美情趣,綜合的人文素質,最終達到打造理想自我的目的。每一篇文章,都可以將它們歸屬到各自的文化領域,同時通過閱讀這些文章我們可以獲得審美上的享受,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大學語文的教學具有文化、審美價值。但同時,任何一篇文章它承擔著一種傳遞的功能,或者傳遞一種文化,或者傳遞一種信息,從這個意義上說,更具有媒介、社會職能價值。教學中審美情懷的培養渴望“超越”的理念:立足課堂,超越課堂;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受教于教師,超越予教師。這三個“超越”以簡明的語言,道明了傳統與現代、課內與課外、教材與資源、教師與學生的關系。通過大學語文教學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在教學中對大學生進行審美教育,要注意塑造美的心靈、陶冶美的情感、提高美的感受能力、培養美的實踐能力。同時,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審美修養,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熏陶和藝術感染。于學生而言,在大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世界觀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1.2高原情懷孕育高原之美———學生創造的美。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中筆者選擇筆者所在的大理,大理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總面積29459km2,地域遼闊,資源豐富,山川秀麗,四季如春,是祖國大西南一塊正開發的寶地。全州轄1市11縣,是一個居住著漢、白、彝、回、傈僳、藏、納西等26個民族的地區,少數民族人口約占50%,其中白族居多,是一個以白族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是聞名于世的電影“五朵金花”的故鄉,這里有著多民族的氣息,更有著濃郁獨特的白族風情。大理歷史深遠,素有“文獻名邦”美名。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給大理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四季花常開,自然風光綺麗多姿,蒼山如屏,洱海如鏡,蝴蝶泉深幽詭秘,風、花、雪、月四大奇景等等,無一不深深吸引著古今中外的游客,深深吸引著立足于古城中的莘莘學子,也孕育著他們的高原情懷,高原情懷孕育高原之美,最美大理造就最美情懷。從范仲淹的“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景、情、美皆融也,到當今的“充滿才德的人類,詩意的棲居在這片土地”。從古到今,“審美”一直是人類無意識下不變的話題,可以說審美活動是人類文化創造的重要形式,也是人類自由精神的一種表現。在校級、州級、省級的各項活動中,我們的學生穿著自己用廢紙設計的時裝,自信的閃耀在舞臺;專注地給寵物美容、給動物看病、解剖;巧奪天工使普通的材料變成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把花卉植物在手下呈現鬼斧神工;用藝術之美傳承我們的大理魂韻等等。他們的創美之能力一次次的折服了我們,也使他們走出了學校,走出了大理,一次次的站在了領獎臺上,筆者期待著他們將走向更高的平臺。在美的世界中,用審美的維度,了解審美是如何生成的,去明白人生的意義,從而讓生活的意義自身顯現出來。作為大學生,社會流動的新生力量,我們更應該正確的培養審美觀審美情懷,用美的眼睛去發現生活的美好,去看待周圍發生的一切,用積極向上的態度去對待未來的挑戰。1.3大理之美孕育職業素養之美。古老的小鎮,大理石鋪成的小路,鐫滿了千年光陰的故事;悠悠古韻里,風吹過雨落下,抑揚頓挫都盛滿了歲月的浮沉,城墻鼓樓,白墻青瓦,任憑春秋更迭、花開花落,卻絲毫未打破古鎮里生活的靜謐;這就是大理的古鎮,這里有述說不盡的光陰的故事……這民族氣息濃厚的小城不經意中感染著我們的學子,使民族情懷在自然渾成中深深的注入學子的幽思情懷,大理情懷給予每一個學子一份不折不扣的民族情懷。今天知識經濟時代,又是創新的時代,所以要求我們的學生提升自己審美素養,確立正確的三觀,學好知識,培養好技能,塑造好職業素養,以便于將來投身于時代大潮。在這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只有不斷努力,在職業素養中塑造最美自己,對未來充滿信心,并決心為之奮斗,充分發揮自己所學,挖掘自己,開發自己,在發展中成長,在過程中檢驗,才能完成從一個學生到合格職業人,到優秀職業人之間的轉變,從而在未來人生路上成就自己美麗人生蛻變。
2少數民族地區高職大學生審美情懷培養的必然性的個人反思
現狀:教學中,教師的出發點是為了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審美情懷,現實中,多數學生學學語文的目的也不僅僅是為了拿一個學分。結合二者的出發點來看,教師結合時代所驅,學生迎合了時展所需;由此我們的教育目的卻是為了培養面向社會具有高素養、強技能、政治思想堅定,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時代感和服務意識的高技能最美職業人。在大學語文審美教學中,我們不應該只是教給學生一些枯燥無用的理論,或者只是教師審美觀念的一個簡單傳授。更重要的是要我們的就是要善于引導學生自己能夠認識美、發現美且能創造美。只有這樣,我們的大學語文審美教育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完成,我們的大學語文教育才算得上是全面而成功的!從大學語文教育的內容來看,只有那些客觀真實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對象,才具有審美教育的價值。換句話來說,在語文教學內容上,并不是所有的課程內容都具有審美教育的價值。如何選取具有審美價值的內容,這要求我們的教師具有辨別的能力。作品審美意蘊的最高層次,它不是由作品的形式和內容直接流露和顯示出來的,而是由讀者超越作品的感性形象的表層涵義,對其意蘊的尋覓和追求而得到的。思想的解放,也帶來了審美意識的覺醒。反之,審美意識的覺醒會進一步促進人的創造,也會促使人的進一步創新。從審美的根本問題來看,審美是為了培養什么人的問題,大學語文審美教育的目標是在不脫離國家大的教育方針的基礎上,培養打造最美職業人、優秀職業人。
3結語
教學中審美情懷培養希望是一支火把,點燃了教學改革之火和教師創造之火。在能力范圍內盡量做到繼承國學,弘揚民族文化,豐富大學生的校園文化意識,增強高職教大學生的民族意識和審美意識力求做到創新。
參考文獻
[1]楊周偉.朝圣魂歸———南詔大理國[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
[2]克羅齊.美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
[3]金春平.審美情懷與人文精神的雙重觀照———淺談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文學教育[J].語文學刊,2015(2):148-149,151.
[4]駱正林.通過經典閱讀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與審美情懷———以新聞與傳播學科為例[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5(5):112-118,146.
作者:秦秀清 王樹青 單位:1.大理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2.大理護理職業學院
- 上一篇:大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研究
- 下一篇:小學語文實踐作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