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趣味教學論文4篇
時間:2022-12-09 10:56:47
導語:高中語文趣味教學論文4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一、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和模式的影響,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依然殘留著一些問題,阻礙著新課標的徹底貫徹,制約著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無法滿足培養現代人才的需要。根據筆者的調查與研究,當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一)灌輸式課堂教學,學生學習主動性低下
教師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在高中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打擊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狀態,教學效率低下,與新課標的教學理念背道而馳,無法達成新課標提出的目標與要求。
(二)教條化教學模式,學生參與度不高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單調、陳舊的教條化教學模式,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流程化地、呆板地展現給學生,不僅制約著學生的語文思維,而且降低了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三)理論化教學,偏離學習的本質方向
教師的教學內容,理論知識過多,缺乏必要的感性知識,使得學生學到的知識都是抽象的、孤立的理論性知識,學生只學會了簡單的讀和寫,卻不能將理論知識在生活中運用,這偏離了學習語文的本質方向。
二、高中語文課堂趣味教學的必要性
(一)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
由于高中學生必須要面對高考的壓力和繁重的學習負擔,教師側重于對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其興趣的培養。為了順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增加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二)現代教育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現代教育體制改革,倡導的是素質教育。高中語文教學的目標,不僅要使學生具備必需的讀寫技能,而且還要使學生具備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而要實現這些目標,就要增加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現代教育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高中語文趣味性教學的實施策略
在高中語文教學的課堂上,實施趣味性教學,可以活躍課堂的學習氣氛,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它有助于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對于促進語文教育的發展也有重大的意義。那么,如何實施高中語文的趣味性教學呢?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在此提出一些建議,以作拋磚引玉。
(一)使用趣味性的教學語言,營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
實施高中語文的趣味性教學,首先要從教學語言風格的轉變開始。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學時使用的語言往往比較嚴肅、古板,這對在新時代環境下成長的高中生來講,是枯燥乏味的。時間長了,容易降低學習興趣,造成成績下降。高中學生思想比較活躍。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摒棄一些比較陳舊的模式化語言,多嘗試使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從課堂的開始便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學生,教師應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少使用或不使用偏激性的語言。通過運用教學語言的技巧,可以發揮教學語言的藝術魅力,營造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學生對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也會提高,從而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
(二)采用創新的、有效的教學方式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大膽地探索,勇于創新,借鑒語文教學的成功經驗,采用一些已被證明有效的、創新的教學模式。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采用強制灌輸式教學。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教育的要求了。因此,教師在實施語文趣味性教學時,可以進行創新并靈活運用教學方式。例如,對于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靈活講解,也可以創設情境進行教學,還可以組織趣味性競賽活動等。通過新穎、有效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趣味性教學的優勢,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三)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
多媒體技術已經廣泛地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由于其能夠運用影像、聲音等把教學內容直觀、生動地表達出來,深受學生喜愛。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內容豐富的課件,增添課堂趣味,加強教學效果。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把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信息播放出來,這既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也可以彌補單調枯燥的教學語言的不足,同時又能增強教學趣味,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質量。
作者:茍世晗 單位:貴州省遵義縣第一中學
第二篇
一、語言充滿趣味,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堂
在一堂課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知識的傳播者,語言是知識的載體,它不但把知識帶給學生,也把教師的情緒轉達給了學生。教師有些漫不經心的話語,在學生聽起來就可能十分激動,對學生的情緒造成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積極的、樂觀的,也可能是消極的、叛逆的。生動、有趣的語言能夠發揮出教師的自身魅力,讓學生受到教師的感染,從而更加主動地沉浸在知識的海洋當中??菰铩⑾麡O的語言會讓學生感覺課堂十分乏味,雖然有豐富的知識點,但是這種強塞式的灌輸并不能真正讓學生吸收知識,反而感覺十分排斥,難以接受,這樣的氛圍怎么能讓學生學到知識呢?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盡量讓語言充滿趣味性和生動性,讓學生認為每一堂語文課都是十分幽默且豐盛的,讓學生感到教師的激情。教師可以引用名人名言、詩詞、古典故事等,讓學生感受到教師豐富的文化知識,對教師產生崇拜之情,這種崇拜感會讓學生欽佩教師,更加希望從教師身上獲取知識。另外,在上課時要用趣味性的語言活躍課堂,在提問題或解題時,趣味性的語言能讓學生感到氣氛的輕松,不會因為老師提問題而感到緊張,還會積極思考,主動回答。例如,在做寫作方面的指導時,教師可以多用比喻、抒情等手法來講課,比如“我很崇拜你”,這一句話簡單平淡,并不會給人留下太深的印象,可以換成“我對你的崇拜猶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這樣就會讓學生印象深刻。
二、圖文并茂讓學生感興趣
多媒體的應用在當前教學中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的方式,它方法簡單,應用范圍廣,對于教學來說起到了不小的幫助。教師在講課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與課本有關的圖片或音樂,比如,在學習《雨巷》這首詩時,可以根據詩中的景色,找一些合適的圖片來播放,并配以溫柔的音樂,讓學生可以感受到詩中描述的心情。圖片和音樂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思考,還可以刺激學生的興奮感,加深學生對本課的記憶,是非常有效的教學工具。圖片讓文字具體化,音樂讓文字形象化,學生通過眼睛和耳朵的調動,增強大腦的記憶,讓學生減少緊張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還能感到身心的愉悅。再例如,學習《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時候,主要任務就是讓學生感受到蘇詞的豪放,理解詩人為國效力的抱負以及壯志未酬的苦悶,但是實際上,學生很少能朗讀出那種“人生如夢”的思想感情,為此,教師就一定要播放朗讀的音頻給學生聽,讓學生從音頻中找到豪放的氣勢,還可以通過《滾滾長江東逝水》或《百家講壇》等視頻的播放,讓學生得到更深切的感受,在自己朗讀時,才能夠達到鏗鏘有力、激昂高亢的效果。
三、讓課堂貼近生活
學生處于青春期,本身具有非常豐富的想象力,如果把課本知識和生活情景結合起來,就可以讓學生找到語文知識的實用性,從而興趣高漲,課堂氛圍也會輕松快樂。尤其是一些古詩詞或者文言文,本身枯燥難懂,但結合生活以后,學生非常容易就可以理解。例如,在學習《孔雀東南飛》的時候,教師可以挑選幾名同學扮演文中的角色,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讓學生感受文中人的情感,還可以用自己的想法設計一個劇本,加入現代元素來演一出舞臺劇,這樣一來,不但讓學生領悟了文中內容,還提升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結語:如果課堂了無生趣,那么教室就會變成一潭死水,學生也會抗拒語文學習。讓高中語文課堂充滿趣味性,是每一位語文老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教師要從完善自身做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提升自身地教學技能,多措并舉,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構建起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學模式。
作者:葉怡之 單位:湖北省公安縣第二中學
第三篇
一、趣味教學的特色
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教給學生大量的語文基礎知識,而是讓語文學習喚醒學生的學習激情,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由被動的角色轉變為主動的角色。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把教學精力放到如何營造趣味課堂,讓學生在充滿樂趣的課堂上學好語文。實施趣味教學策略需要教師因材施教,根據每一個學生個體的不同,知識體系的不同來采取不同的方式教學。所以,趣味教學的特點也不僅僅只是趣味性,還有實用性、創新性、非固定性和綜合性。高中語文趣味課堂的策略要求,語文教學內容或教學形式要對學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引發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由單純地聽講的模式改為探索的模式,由單純記憶的方式改為系統聯想的方式。在趣味教學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情感表達和情感體驗。讓每一個學生根據自身的特色,找到合適的學習方式,在快樂中學習??傮w來說,趣味教學的特色是讓學生在相對輕松、充滿樂趣的課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發現學習的樂趣并養成積極探索的習慣。
二、趣味教學在語文課堂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語文是對語言以及文字的學習,同時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與繼承。在過去的語文教學方式中就是教師在講臺上授課,學生在講臺下聽?,F在新課改要求教師要做到“以人為本”,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充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所以,教師在高中語文課堂上應該嘗試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充分提高課堂的趣味性,讓課堂充滿生氣,將學生的情緒調動到最適合學習的狀態。
(1)趣味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學習新課時,可以通過向學生提問,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新課的學習,這會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在思想上保持積極性。比如很多教師在講《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文時,會讓學生先讀一遍課文,然后提問幾個問題:一、《劉姥姥進大觀園》這一節的意義是什么?二、文本有什么藝術價值?三、劉姥姥人物形象的特點是什么?在學生通篇讀完這一課文時,因課文篇幅長,不免會在閱讀過程中精力渙散,再考慮這些問題時,文章內容早已記不清晰。另一方面,文章并非全是白話文,還有大量詩詞,學生未必可以全部理解。這個時候,建議教師可以先把《紅樓夢》的主題背景和特點告訴學生,然后提出問題,再給學生放一段《劉姥姥進大觀園》的視頻。影像資料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學生帶著問題看視頻,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并且對重點情節記憶更加深刻。在看完視頻之后,若對教師提問的問題還是把握不清,可以再從課本中查找,這時再閱讀課文,會發現更細微的細節,想要深入了解的興趣也會促使學生充分閱讀課文。
(2)推陳出新,提高學習效率
語文課本中的內容多樣,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以提高課堂的多樣性和實用性,讓高中語文課堂充滿趣味的同時,使學生也可以掌握知識。在高中語文教材中,有一篇話劇《雷雨》。與其讓學生通過讀劇本來感受經典話劇的魅力,不如讓學生自己來表演。學生在準備期間需要考慮到各個角色之間的配合和道具背景等的改變,這樣學生準備期間可以感受到話劇各個要素之間協調配合的重要性,也會讓學生了解到排練一場話劇是十分不容易的。這種開放性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充分進入到角色和文本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和聯想力來充實課文的內容。教學方式由給予式和填充式改為探究式,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拓寬了學生的學習視野。
(3)師生換位,增強學生主體意識
在講授新課時,趣味教學策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高中語文的課堂上,新課占的比重要比復習課所占比重要小。趣味教學策略在復習課中也應有很好的教學效果,才能很好地被教師和學生接受。在復習課時,可以讓學生充當教師的角色,從備課到講課,帶領整個班級的同學復習基礎知識。這就要求學生在備課時,要把所學知識系統地整理并在講課時連貫的講出來。學生在充當教師角色時,責任感增加,對自己的要求也會提高,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必然也會提高。師生換位,增強學生主體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高中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充分讓學生感受語文的魅力。高中語文課堂的趣味教學,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增強教師的教學效果,極大地發揮學生主體意識,促進高中語文教學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作者:王春斌 單位: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第二中學
第四篇
一、應試環境下高中語文趣味培養的尷尬
(一)教師的趣味教學意識不足
教師的教學意識,對于其教學行為有著直接的影響。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沒有意識到趣味教學的重視性,也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大多數教師將自己視為教學的主體,認為只有自己的教學實力在課堂中得到全面地展現,才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這些教師往往認為課堂教學活動是嚴肅的,趣味教學是對語文教學工作的褻瀆。教師對于趣味教學的理解不正確,讓趣味教學的實施存在困難。
(二)教師的趣味教學方法不足
趣味教學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要提高語文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就應當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雖然新課程改革已經實施了一段時間,但是傳統教學模式仍然是我國語文教學的主要形式。教師會利用灌輸式教學法開展教學,將學生視為知識的接受器,引導學生在課堂中死記硬背。一些教師為了滿足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盲目地打造趣味課堂。一些教師會在課堂中講一些與課堂內容無關的笑話,雖然讓課堂氛圍更有趣味性,但卻沒有作用于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也讓教學活動偏離了軌道。
(三)師生關系過于死板
師生關系,對于趣味高中語文課堂的打造有著重要的影響。良好的師生關系,會讓課堂教學氛圍更加輕松,也會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輕松。然而,許多教師不能放下權威者的架子,一直在課堂活動中做學生的控制者。部分教師享受自己在課堂中發號施令的感覺,認為壓抑學生的自由就能提高教學效率,導致了師生關系的惡化。惡劣的師生關系讓趣味課堂的打造沒有可能,更影響了學生的語文學習心態。
二、應試環境下高中語文趣味培養的方法
應試環境給高中語文教學改革帶來了不小的阻力,做好高中語文教學,提高語文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才能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教師要開發多樣化的趣味教學方法,具體如下:
(一)利用趣味化語言打造趣味語文課堂
教師的教學語言,是教學的重要元素。語文學科知識會通過教師的語言傳遞到學生那里,教師在課堂中的一應試環境下高中語文趣味培養的尷尬境地江蘇省泰興中學張艷舉一動,一言一語,都會對學生的情緒與學習效果產生影響。有趣的教學語言會讓教師本人的魅力彰顯出來,更會對學生的情緒產生影響,渲染良好的課堂氛圍。而枯燥的教學語言,則不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會讓學生覺得課堂知識難以消化,更會產生厭學情緒。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需要教師對傳統的教學語言進行趣味性改造,用語言讓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首先,教師要利用詩詞或者幽默故事的引入,讓自己的語言形成一種風格,促進教學語言的流暢與和諧,讓學生感受語文學科的魅力。其次,教師要適當地融入一些趣味性的語言,促進學生思維開拓,讓學生對自己產生依賴。比如在講解《邊城》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錢鐘書先生的婚姻圍墻理論調節課堂氛圍,促進教學趣味化。
(二)利用形象資源打造趣味語文課堂
將更多形象的資源應用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會讓課堂教學內容得以豐富,也會激發學生的思維。在教學現代化發展的今天,教師可以利用圖片以及音樂這些生動的資源,拓展自己的教學途徑,也開拓學生的眼界。教師可以利用圖片促進文本的形象化,讓學生在豐富的學習資源上進行趣味學習。在語文課堂中,教師更可以利用音樂作品去渲染氛圍,營造良好的情境,讓學生深入到語文學習中,促進教學趣味性的提高。比如在講解《聽聽那冷雨》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劉德華的《冷雨》,渲染相對凄涼的閱讀氛圍,促進學生感受文章中情感,促進學生語文學習的深入。
(三)利用激勵行為打造趣味語文課堂
在高中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獲得教師行為上的鼓勵。教師趣味性的教學語言以及形象的教學資源,都是知識方式。教師也要關注自己的教學行為,用行為給予學生精神上的鼓勵。當代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多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在平等交流中了解學生的需求。在課堂中,用自己的眼神以及肢體動用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肯定,建立學習信心,感受課堂趣味。
三、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新一代的高中語文教師,應當意識到在趣味課堂構建的重要性。如果課堂教學活動沒有趣味,那教學氛圍就會十分低沉,課堂就如一潭死水般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新課程標準中對高中語文學科地位進行了再次肯定,語文學習是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重要學科,對于學生語言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表達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影響。面對應試環境中的諸多阻礙,教師要勇于創新自己的教學思想,加強教學方法的改進,促進高中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
作者:張艷 單位:江蘇省泰興中學
- 上一篇:高中數學創新教學論文6篇
- 下一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論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