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時代小學語文課堂j教學研究
時間:2022-04-06 09:31:13
導語:讀圖時代小學語文課堂j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全球逐漸信息化、網絡化,人們的學習生活等各方面都開始向“讀圖時代”邁進。讀圖時代開始影響一代人,現在尤其對青少年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無數彩色圖片被插入到小學教材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閱讀方式發生轉變,在很大程度上對學校的傳統教育模式產生了沖擊。本文在分析讀圖時代對教育影響的基礎上,提出了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如何應對讀圖時代的到來,并借此希望讀圖時代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效,從而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以適應和順應讀圖時代的潮流。
關鍵詞:“讀圖時代”;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在網絡已經家喻戶曉的今天,人們無意識的闖入“讀圖時代”并受其影響,這直接改變了青少年的閱讀方式,語文教材中的大量的彩色圖片對傳統教育模式產生了沖擊,要求其發生改變。
1“讀圖時代”的特征
讀圖的意思是讀者由閱讀圖像和圖畫為主代替原來的閱讀傳統文字的閱讀方式,并且相比較傳統的讀字模式,“讀圖”有著自己獨特的特征:
1.1內容更加形象、直觀:對于文字體現的內容或者知識,看起來比較乏味、枯燥,學生容易產生厭煩心理,而用圖像表達起來更加形象,學生可以很容易的明白所要表達的中心內容。并且圖像可以迎合學生的心理,縮短課本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仿佛置身于課本所表達的世界中,學生可以得到更加直觀的感受。
1.2表達的概括、廣泛:一整片課文內容可以用一個圖片來表達,說明圖像表達具有很強的概括性,這是傳統文字比不了的,并且圖像是一種很通用的表達方式,不會受到語言和環境的限制,很容易被任何人看懂,具有更加廣泛的傳播范圍。
1.3傳播的方便、快捷:讀圖相對于讀文、讀字來說,更加顯著的一個優勢是傳播的更加方便、快捷,它更能適應競爭日趨激烈的現代社會中,人們的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據心理學研究結果得知,人類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中有83%來自視覺,而符號、圖形、標示更能觸動人類的視覺,刺激人類的記憶。所以相對于其他的閱讀方式,讀圖更加能夠調動人類的神經感官,喚起學生的視覺神經,將其應用在教學中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讀圖時代對于小學生語文學習產生的影響
2.1讀圖時代下影響了小學生想象力的激發:在如今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插入了很多的彩圖,使得小學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這些彩頁和插圖上,減少了對課文上純文字內容的課文的閱讀,甚至都不再閱讀這類文章,這直接影響了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能力的培養。而且學生在習慣了閱讀帶有圖片的文章,很直觀的獲取了信息,減少了思考的機會,阻礙了學生想象力的發揮,長期在這樣環境下會使學生變得懶惰,不愿意去想象、創造,思維方式變得快速、直接,影響了學生正常的語文學習,對文字更加不會深刻的去理解和探索。
2.2讀圖時代下阻礙了小學生思維能力轉換的培養:文字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思維的二次轉化的能力,但是讀圖卻阻礙了學生這方面的發展,學生只是對直觀性較強的圖片興趣,直接接受圖片傳授的信息,思維停留在感性的層面上,而不會去思考這個深層次的含義,理性思維得不到培養。小學階段是培養文字理解能力的基礎階段,也是學生思維能力的萌芽階段,讀圖直接限制了小學生思維的發展,對于學生以后語言學習和思維能力的轉換起了一個不好的開端。
3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適應讀圖時代的方式方法
3.1借助插圖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其年齡小,語言信息量小,在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常常邏輯不清晰甚至句子不連貫,寫作時更是不會組織語言,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應該被高度重視。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并適應讀圖時代的到來,教師可以利用插圖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也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觀看他們比較喜歡的圖片信息,然后再鼓勵他們運用自己的語言敘述一下圖片中描述的現象或者表達的看法,最后再通課本中的文字像比較,看看區別在什么地方,從而使學生了解自己的表達誤區和理解誤區出現在哪些地方,從而積極的改善。
3.2把插圖和課文結合,共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傳統的語文教材中,展現課文內容的主要方式以白紙黑字為主,但是在讀圖時代的沖擊下,新版語文教材中也開始插入出越來越多的彩圖,為了使這些彩圖不會產生反面的作用,教師就要充分結合課文和插圖來一起培養學會的想象力。比如,可以在讓學生把課文和插圖都閱讀一遍,然后把兩者聯系起來,把靜態的圖片通過文字敘述的內容想象成一個動態的情景短片,或者讓學生比較插圖表達的內容和文字表達的內容是否吻合,可以在圖片原有的基礎上按照文章內容進行適當的補充,增加學生想象力的深度和層次。在觀察彩圖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想象隱藏在圖片背后的故事,使插圖在學生的腦海中活動起來,這樣可以促進學生想象力的發展、開拓思維,以減少讀圖時代的不利影響。
3.3引導和指點科學合理的讀圖方式:“讀圖”對于學生獲取信息來說是非??旖莺头奖愕?,但是如果沒有使用正確的讀圖方式,圖片的優勢不會得到體現。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及時正確的引導,指點學生正確的也都帶有彩圖課文,并像安排作業時的為學生布置一些任務,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讀圖習慣,把圖片習慣性的轉換成自己的語言并拓展其表達的內容,使圖片的優勢的被充分的發揮起來,并被教師和學生科學使用,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都得到提升。
3.4培養小學生思維由感性向理性的轉換:小學生由于受到年齡的影響,思維方式主要以感性為主,小學階段的學習主要是培養小學生思維由感性向理性的轉換。而插圖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彌補小學生生活經驗不足的缺陷,使枯燥的文字變得生動有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減輕學生學習文字知識的壓力,但是插圖學習并不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它是對教材中的課文起到解釋補充的作用,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插圖來為學生設置相應的問題,通過引導學生思考研究,使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鍛煉和培養,思維模式便不會只是停留在感性的一面,開始向理性思維轉換??傊?,教師應該科學合理的來引導學生的讀圖習慣,使讀圖和讀文字實現有效結合,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和學習習慣,從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轉換能力,為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典型堅實的基礎,同時改變讀圖時代帶給學生的不利影響,科學合理的利用課文中的插圖,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
作者:付秀珍 單位: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北關小學
參考文獻:
[1]吳金芳.“讀圖時代”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新課程導學[J].2014,(8):43.
[2]王啟霞.讀圖時代背景下實施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啟迪[J].2014,(11):33.
- 上一篇:小學數學六年級高效課堂教學研究
- 下一篇:“一對一”數字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分析